年,黏合家人和亲情

来源 :妇女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ylyf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中年的概念,就是年前妈妈大人们没完没了地蒸豆包、馒头、包饺子,炒瓜子,我们排队去合作社买花生和糖。
  从初一开始,各家孩子成帮结伙去邻居家拜年,大人们守在家里。还有,家里一来人,我基本上是挨个行礼,动不动还得背遍《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真正的童子功,至今不忘。
  那时,院里就是大家庭,我们一帮孩子都去给王大奶磕头拜年,平时贼厉害动不动还打王婶、唐山口音的大奶满脸含笑,一人给一毛压岁钱。
  男人们带着小孩用玻璃罐头瓶子自己做冰灯,中间插根蜡烛,有的还用红纸染上色。夜色里静静的白雪连天连地,或挂或立的冰灯芯里摇曳的蜡烛,美极了。
  那时没有电视,收音机都是奢侈品,大家打扑克,聊天、喝茶,困了,就躺在大人身后睡一觉。醒了,就有刚出锅的饺子热气腾腾。
  每家都有大盆缓着冻果冻梨冻柿子,尤其是小圆的花盖梨,酸酸甜甜,不等缓好就下肚了。
  一直到初三以后,大家才不互相串门拜年了,也能多睡会懒觉了。外面上学的工作的都回来了,一直到十五,年气才渐渐散了。过年,就是吃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穿新袄新衣,见平时难见的外地的哥哥们。真的有物质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欢乐。亲人相守相聚,没有那么多的房间,孩子们挤在一起睡,常在被窝里你挤我我挤你,“打”成一片。
  那时的过年,真的和亲人过,面对面脸对脸,感受到血脉之亲,如今过年,是和电视过,和节目过,和手机过,亲人间要借助工具传情达意,科技肯定是进步了,可以越洋视频聊天,可总觉得亲人都在机器里,身边连个抓手都没有。
  高兴的是现在年礼愿给就给,不给也没人挑,最近几年,从给红包的变成收红包的了,儿子总能给个大红包,外甥女等也都给个象征红包。
  想想,不抱怨了,要像妈妈那辈那样张罗年货过年,不得累个好歹的。
  只要亲人相守,年怎么过,都是美的。
  其实,别把过年当成负担,也别鄙视那些认认真真准备年准备“礼”的人土。
  最自由最现代的美国人过“年”的劲一点也不比咱们差,每年感恩节后的“黑色星期五”许多人头一天就来排队了。店门一开,跟抢货差不多。为啥?图气氛,图现场感,还有,图和家人熙熙攘攘人流中携手前行的快乐。
  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世俗。
  别纠结了,年还要好好过,礼,量力而出。相信多数人在意的还是团圆本身。
其他文献
今后3~5年,中国不断增长的高科技行业。不太可能挑战印度在全球外包服务业的领头羊地位。但这股力量的崛起仍不可小觑。这是印度国家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Nasscom)在考察中国的软件和服务业之后得出的结论。  Nasscom称,中国的技术市场与印度早期很相似,但中国没有提供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的机会,中国必须克服许多挑战才能对印度构成威胁。  印度国家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副总裁阿米特·尼夫萨克说,这些挑战包
[摘要]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课文以及相关的练习。在研究教材时,教师不仅要读懂人文主题——人物伟大的品质,理解它在選文中体现的角度、练习中的表现,更要读懂语文要素——从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品质和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它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在课后习题、语文园地以及习作表达中的。这一切都了然于胸,再结合学生认知的特点,就能很好地构建“教”路。只有以学生为主体,顺学
儿子比我高了。  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但我已在这一瞬间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  “你病了。”我说。“噢,这感觉就是病了?我还以为我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刚想到家里专储药品的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  “你都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为高考评价机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改革方向。高考命题在改革中不断探索创新,折射出国家对于新时代全面育人目标的要求,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情境和情境活动两类载体,实现“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拓展试题情境来源,巧设情境呈现方式和创新设问方式,已成
[摘 要]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想要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堂上的有意注意,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课堂是主阵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关键,而关注课文内容,重新打造学生关注的重力也是提升注意力的必要条件。低年级的课堂有别于中高年级,唯有把握课堂的灵魂——注意,才能使学生任意驰骋于语文学习中。  [关键词]低年级;阅读课堂;注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
《怀疑与学问》一课,位于统编本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提示明确了主题:“阅读这些文章,可以锤炼思想,提高思辨能力,增进对社会人生的理解……还要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更好地落实课文的思想价值,单元提示还提供了策略:教学中要“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议论文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那么,如何在《怀疑与学问》这一课的教学中,通过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去领会“怀
[摘 要]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鸟的天堂》,属于经典课文,所记叙的是作者巴金先生与他的朋友们先后两次游览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美丽榕树以及群鸟鸣叫的热闹情景,表达出其对于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文章的主旨为线索,深入浅出地指导学生们精读课文中的语言,结合前、后语段,体会文中那蓬勃而富有生命张力的鸟的天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生命力  [中图分类号] G6
湖南省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的母校,如今已经走过七十年的风雨历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德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立校”的办学方向,以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以常规教育为突破口,以提高质量为主线,规范办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校地处湘西土家族、苗族聚居地,语文教师们积极开发并利用本土语文课程资源,指
充满活力的课堂必定是生成的课堂,它不仅拥有生成的时间和空间,还提供生成的土壤与氧气,从而使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凸显。    一、激活读的生成点——触及情感  (一)问中读的生成  读懂文本是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制高点”,是促进课堂生成的催化剂。读通顺是读懂的前提。真正要达成读的目标与效果,除了要有读的层次、读的技巧等技术性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有读的兴趣和充分的情感体验。读书只有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现今的语文课堂情境创设“千姿百态”、合作交流“百家争鸣”、自主探究“百花齐放”、生活语文“花样百出”……所有种种都被看做是新理念的生动演绎。可浮华背后,认真审视、反思这些“热闹非凡的场面”,我们却能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华丽的臃肿:很多教师仅仅是模仿了课改的“形”,未真正领略其“神”,似乎大千世界都可以让语文课堂来承载,而承载的结果是面面俱到,又面面不到,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在语文教学“乱花渐欲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