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问题意识 启迪数学思维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fan555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科学史上每一项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数学家哈尔莫斯也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和发展。可见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一种求知的状态,是发明创造的起点。小学低年级是培养问题意识的最好时期,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呢?
  一、营造积极课堂氛围—— 创设“问题”环境
  在我们的课堂上,你不难发现,学生年龄越小,提问的积极性越高。可时间一长,学生似乎变得沉默了,不敢说也不敢问了。这虽说是受到年龄特征的制约,但更多的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是善于创建积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课中积极提倡:答错了允许学生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必要时允许不举手发表意见。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都应予以鼓励。
  二、创设丰富多彩情境——提供“问题”场景
  学生的问题意识源于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好奇心以及对事理的探究。教师要不断创设各类情境,让学生在各类情境中提出问题。
  1.以生活情境激趣,让学生在“趣”中“问”
  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就是给学生提供让问题意识萌芽的合适的土壤,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课中,教师可采用生活情境展现、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把枯燥的数字、符号变成学生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新奇、兴趣和疑问。如在学习位置与顺序这一内容时,我们创设了“森林运动会”的情境;在加减混合运算时,我结合了“乘车”的情境;在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我又安排了“美丽的田野”的情境……通过这类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探索故事中蕴藏的丰富的数学问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以问题情境设疑,让学生在“疑”中“问”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如,在捆小棒的教学中,在学生明确老师手上有11根小棒后,我随手又拿了几根小棒放到手上,问:“你能估计出老师手上有几根小棒?”有猜10根,也有猜16根……我没有马上说出答案,而是问学生:“你们能确定谁一定是错的,为什么?”之后,我又抛出“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一条件,让学生继续猜,学生在努力寻找答案的同时,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也随之提高。
  三、教给提问思维方式——提升“问题”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强调: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而培养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学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提技巧,进而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
  1.模拟性提问
  提问题,对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提数学问题,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可谓是云里雾里,不知从何入手。因此在开学初,我一般采用先自己提数学问题,以规范数学用语,然后让学生仿照着提一提。如在教学有几枝铅笔时,刚开始学生不知道怎么提出问题,于是我先引导学生说出左边有3枝铅笔,右边有2枝铅笔,我做了一个合起来的动作,说“一共有几只铅笔?”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稍加训练后,就已经能像模像样地仿照提出问题了,再出示类似的图画时,学生就能自己说出问题了。如“左边有1个桃,右边有3个桃,一共有几个桃?”“停车站有3辆车,又开来1辆车,一共有几辆车?”……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注重了学科间的知识整合。
  2.信息性问题
  让学生看主题图搜索数学信息,提出相关数学问题。如在“美丽的田野”教学中,我出示情境图后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树上有5只小鸟,飞来12只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小河里的鸭子比草地上的鸭子多几只?” “草地上一共有11只山羊,白山羊有6只,黑山羊有几只?”……这样能培养学生平时注意收集数学信息的好习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
  3.开放性提问
  经过一段时间的问题意识的训练后,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时候,就可以用开放性提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在教学跳伞表演后,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道算式:12-5,问学生:“这个算式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学生的想像力非常丰富。现摘录如下: “圆形有12个,三角形有5个,圆形比三角形多几个?”“电脑有5台,电风扇有12台,电脑比电风扇少几台?”“妈妈给我买了12个苹果,我吃了5个,还剩几个?”……由此可见,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模仿性提问和信息性提问训练后,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也说明学生已逐步把枯燥的算式融入了生活中,把数学与生活相联系,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特征。
  四、坚持不懈,不断强化——形成“问题”习惯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问题意识时,我们不能就此罢手,不再关注学生这方面的表现,而是应该坚持不懈,不断强化。在教学时,我们不能错过任何一个问题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提问,对同伴的意见进行质疑,大胆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培养。数学课上,他们已习惯了“老师,我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对同学的想法有异议时,能大胆的说:“我不同意你的想法,我觉得……”的质疑。如在学习“9加几”的课中,学生体会到凑十法可以使计算又对又快,于是,就有学生提出:“8加几是不是也是用凑十法计算?”“该如何凑十?”……
  当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长期训练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为本”,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当代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大学培养思辨能力的主要方式是融合模式。剑桥商务英语中级证书是受社会广泛认可的英语能力证书。在商务英语中级考试
【目的】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血液科常见、难治性疾病,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的恶化,化学药物的滥用,发病率逐年增加。本文观察并探讨补肾活血汤临床疗效,为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再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打铁还需自身硬,而为了能达到“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和效果,中国共产党面临日益复杂和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必须借鉴国外一些政党在自身建设
本文在总结中医及西医对高血压病认识的基础上,对风头眩(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浊证从微生态学角度着手,认为高血压与微生态菌群失调有关。用二子降逆汤治疗风头眩痰浊证,对改善患者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就新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发现模式,浅谈了一些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和感受,旨在倡导同行们应在数学课堂上采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来推动中学数学课改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主探究发现学习教学应用   《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新课标》中我们知道它倡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坚持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理气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疗效。 方法:将60例DG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健脾和胃理气法为主,予中药汤剂(基本方为:党参、白术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哮喘的潜在形式,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一个月,常伴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表
尿路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UTI)广义来说是指尿路内有大量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尿路炎症,以细菌性最为常见,临床上尿感这个术语专指尿路的细菌性感染。本病以尿频、尿急、尿
目的:观察透刺法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悬颅透悬厘、率谷透天冲、合谷透劳宫、外关透内关,结合
摘要: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多媒体教学直观、多变、省时等优势,可激发学习兴趣,加大课堂容量,有利于教师控制上课进程,非常适合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课堂数学  如何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通过近年多媒体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