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性翻译与意象对等的冲突

来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s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象是诗歌的中心元素,是诗歌中象征的载体,是诗人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翻译诗歌必须完整再现原诗意象.根据Newmark的"中心元素"理论、Frye的象征学说以及Nida的"动态对等"理论,举例探讨了"解释性翻译"与意象对等的冲突:"解释性翻译"不仅损害了诗歌的意象,而且违背了翻译的诸多基本原则.
其他文献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探讨了加强对国有企业破产程序检察监督的必要性,提出构建破产程序检察监督机制的设想,认为包括破产申请在内的整个破产阶段,对于不当的行政干预,破产审理程序,破
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过程及特点、规律进行研究和心理学分析,认为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感知法律现象、理解法律概念、提高法律评价能力、树立法律信念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
1 材料与方法1.1 生化黄腐酸对提高蛋壳质量的影响1.1.1 试验材料选大小均匀、健康的65周龄京白939商品产蛋鸡19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96只,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
为探讨甘露聚糖酶在常规饲养水平下,对大猪生产性能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用中猪阶段结束后杜×长×大三元杂大猪72头,依据体重、性别比例相近的原则,进行分组处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教学与教材建设.比较文学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学与教材体系,既有赖于本土学者的努力,也需要借鉴"他山之玉".何云波首先提出了他心目中理想的研究生教材的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