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阶段面向三农问题的教学改革出路探析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中,城镇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三农问题,同时也与三农问题产生矛盾。此种情况下,制定行之有效的农村教学改革措施,不仅可以服务于“三农”,还可以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对此,本文从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意义展开,就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城镇化阶段面向三农问题的教学改革出路,希望对于促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镇化;三农问题;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9-0117-02
  一、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意义
  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政府正在积极努力地推进城镇化。推进城镇化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意义非凡。其一,推进城镇化可以积极推动工业化的进程。尽管我国经济有很大程度的进步,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但这依旧不能够有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矛盾,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有很大影响。而城镇化的推进,可以促进工业化发展,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其二,让更多的农民实现身份、职业、观念的转化。城镇化的推进,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民,农民的生活环境、身份、职业、观念等得到全新的转换,缩短了国民的差距,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有很大作用。其三,提高资源利用率。将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相应的农村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可以进行规模化、集体化经营,提高我国经济效益,进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二、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
  我国城镇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三农问题,同时也与三农问题产生矛盾。具体表现为:
  1.我国城镇化对“三农”问题的促进作用。(1)城镇化进程增加了农民就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从农村到城市的逐步深入,城镇化进程加快,这大大刺激了农民就业,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有效缓解了劳动力与土地、农民增产与增收之间的矛盾。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显示,截止到2009年末,我国农民工人数高达2.29亿,比2008年增长了436万人。这充分的说明了,我国城镇化阶段中,农民就业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2)城镇化进程提高了农民收入。在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我国政府实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使得大量农民外出务农,改变了传统的“农民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的状态,这使得农民收入有很大程度的改观。农民从事非农业工作以后,农民从单一的经济渠道获得经济转化为多渠道经济获得,大大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进而有效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2.城镇化与“三农”问题现实矛盾。(1)非农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减弱。改革开放以来,过度的农村工业化以及地方行政主体利益导向,致使小城镇工业发展乏力。此种情况下,我国非农业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不仅不利于促进我国工业化的进程,还使得非农业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所减弱。(2)城镇化进程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是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大多数青壮年进行非农业工作,留守在农村的多为老人和小孩,无法有效地进行农业发展,致使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及农业结构优化受到制约。其二是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中,农民逐渐转化为城市居民,在城市中就业,并享有城市福利待遇。除此之外,农民还享有农村土地规模化、集中化经营的补偿,使得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多,甚至超过城市居民,这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目的有所背离。
  三、城镇化阶段面向三农问题的教学改革之路的分析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农业经济改革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现阶段,农村教育不配套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一大阻碍。所以,在城镇化阶段面向三农问题,探索教学改革之路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促使农村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可以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
  1.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的农村教学政策。制定行之有效的农村教学策略是真正实现农村教学的有效措施。有效的农村教学策略的实施可以改变当前教学现状,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创造条件。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教学特点。所以,在制定农村教学政策时一定要因地制宜,制定适合的、有效的、合理的农村教学政策。总体上来看,需要采取的农村教学策略有:(1)调整农村教育布局。我国农村教育历来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予以布局,这一观念已陈旧落后。从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整体情况来看,农村教育布局应当结合当地人口特点、人口规模、学校分布情况等,适当的调整学校的设置,以镇为中心,来分布学校设置位置,尽量做到方便当地学生上学。总之,合理的、科学的分布农村教育是有效开展农村教学的先决条件,强化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尤为必要。(2)深化农村基础教学改革。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三农问题尚待解决。此种情况下,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不仅要适应农村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还要面临解决转移大量劳动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严峻任务。所以,农村基础教学改革一定要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其一,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为主导,以坚持服务三农为准则,以合理构建社会需求、知识体系、学生发展为教学改革方向。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科学地、规范地进行农村基础教学改革,提高农村基础教学水平,发挥农村基础教学的作用,推动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其二,依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相关内容对农村基础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构建多样化、合理化、科学化、有效化的农村基础教学课程、教学结构、教学内容,促使农村基础教学改革可以符合农村的发展,真正实现服务三农,推动农村城镇化。其三,农村基础教学改革应当时刻注意“教学育人”这一宗旨,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创新,促使农村基础教学可以有效地教育和培养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3)重视农村教学综合素质的培养。农村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在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后,教师配置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为了真正意义上实现农村教学改革,重视农村教学素质的培养是尤为必要的。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才能够科学、合理、有效地讲解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技能、开发学生智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说,重视农村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2.城镇化阶段面向三农问题的农村教学具体改革内容。(1)建立创新型教学环境。长久以来,农民的教育意识不强,这种思想直接灌输给后代,使得农村学生学习意识不强。另外,农村教学环境不佳,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使得农村学生难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长期以往,学生最终会厌倦学习。基于此种情况,农村教学改革首要的工作就是改善教学环境,创造新型的教学环境。加大教学宣传,教学投入,购入先进的教学设施及教材,改变教学现状,营造良好的农村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在学校中感受到浓重的教学氛围,被学校教学氛围所感染。(2)转变教学观念。在教育思想上,要转变单纯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将“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作为农村学校教学的观念。从此观念出发,对农村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整改,提高改善农村教学现状。结合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制定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观念,可以改变农村教师及农村学生的观念,促使教师更加重视教育工作,学生更加重视学习。(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提高农村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我国教育部的教学要求,并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层次、教学板块,对农村学生进行分级教学,促使每位学生的学习水平都得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改变农村教学现状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从培养农村学生成为祖国栋梁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性的教学,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这一情况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既有利又有弊,其中“利”表现为城镇化进程增加了农民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弊”表现为:非农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减弱、城镇化进程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此点,加强农村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农村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并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所以说,城镇化阶段面向三农问题的农村教学改革,应当切实服务于三农,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农村教学改革才具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于飞.加快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J].吉林农业,2011,(06).
  [2]文海漓.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问题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2014.
  [3]吴德新.农村教育城镇化: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津市市农村教育城镇化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教育,2003,(15).
  [4]舒联众.我国当前城镇化战略的实施路径[D].“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2011.
  [5]殷富荣.从解读农村教育到反思“三农”问题——教育破解农村发展难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3).
  [6]李恺.农村教育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研究[D].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2005.
  [7]段维龙,李晋,张建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5).
  [8]潘琴.关于贵州农村教育——对贵州农村教育的几点思考[D].“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2006.
其他文献
我国油菜含油量低,严重影响了国产菜籽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含油量是油菜育种的当务之急。拟南芥与油菜同属十字花科,利用拟南芥筛选油脂合成及调控相关的新基因并将其应用于油
混凝土表面处理能够显著改善混凝土表面渗透性,与有机表面处理相比,无机表面处理既能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又具有较强的抗老化性能,发展前景比有机表面处理更广阔。对不同无机
以嵌入式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背景,探讨了一种嵌入式电能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多CPU嵌入式设计方案和主从式CPU硬件结构,嵌入式S3C4510B(主CPU)负责电力参数计算、网络通信和系统管理,89C52(从CPU)负责电流电压的交流采样。在详细分析了系统结构后,文章还具体阐述了系统软件的模块设计。按照该方案设计的系统已得到实现,应用结果证明此种设计方案高效可靠。
如何基于学生现状,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实事求是,不好高骛远,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符合学生的教学策略。
提出用MT8870双音多频译码器将DTMF信号转换为二进制信号,并用2个74LS138译码器将它译成8位低电解有效的码并行输出,由相应电器去控制相应继电器;再由继电器控制相应家用电器
可食性包装是现代食品包装,尤其是健康食品包装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虽然我国包装行业已经认识到这种包装重要的环保与经济价值,以及其极大的市场潜力,但由于技术与设备有限,
老年人常因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由于老年人感觉及反应均较迟钝,生活能力较低下,有时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加上老年人骨折后恢复较慢,卧床时间较长,易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要采取
击键特征是一种能反映用户行为的动态特征,可作为识别用户的信息源。传统方法不仅要求收集大量击键样本来建立识别模型,并且同时需要正例样本与反例样本。但在实际应用中,需
笔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中药内服配合威灵仙外擦治疗痄腮,效果颇佳,现举例如下。
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以其重复性好,副作用小,预测性好等优点为屈光手术的新热点。我院于2005年5月31日引进世界先进的美国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给近视患者带来光明与希望。笔者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