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业不再成为一种苦差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mlo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减轻课业负担。作业布置作为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本文从作业布置的目的性出发,旨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找出一条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教学之路,分别从作业布置的內容以及布置技巧两方面入手,以期对教师和学生有真正意义上的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目的;内容;技巧
  作业是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形成、学生智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知从何时起,做作业成为部分学生的苦差事。许多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很多,如抄写100个单词、做50道数学题、抄写课文1至5课,会使学生敢怒而不敢言。
  一、作业布置的目的性
  美国一位地理教师玛丽斯布置作业: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月球,回到家里以《月球的传说》为题撰写一篇科幻文。学生瞬时欢呼雀跃。可以看出,这份作业并不是简单地描述“什么是月球”,学生必须充分利用文献和资料。这样一来,学生对科学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知,提高了自身的研究能力,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智力。倘若布置重复且单一的作业,就不可能达到“学习并发展”的效果,所以,作业布置不仅要服务教学目的,还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拓展。
  二、作业布置的内容
  为达到“再学习、再发展”的效果,布置作业应注重内容的选择。
  1.开放作业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不可拘泥于传统的书面形式,还可以是口头的、操作演示、展示创作成果等形式。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主题:了解家庭用电现象后做针对性报告、协助父母制订一份用电或用水计划等。如此多样的作业,学生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也能找到发挥自己特长的题目。“坐而论道”是找不出结果的,只有自己探究实践,才会有真实的结果。
  2.开放作业情境,给学生提供学习技能的机会
  学科学习是人们工作和继续学习的基础与工具,应脱离枯燥的没有任何情境的学习。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习和解决问题。或许他们所用方法、所得结果并不相同,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会有所提高。
  三、作业布置的技巧
  作业的布置是有技巧可循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作业布置的针对性——清楚而具体
  作业的效用是让学生的任务明朗化。根据教科书及学生情况,教师须精挑习题。过难或过深的题目,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布置较难的题目须在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同时还须斟酌是否适合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
  2.作业布置的反复性——少而精
  要想巩固知识,简单地增加作业量是不科学的。应保留那些概括性强、覆盖面广的作业,减少重复性内容。不要以为学生一旦做过典型或具有代表性的题型就会了,后续要进行反复、针对性的训练,学生才会牢固地掌握知识点。
  3.作业布置的适宜性——时机、数量、难易程度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无意中看表,“糟了,快下课了,怎么办?作业还没布置呢”。于是,慌慌张张布置作业。你应该明白:这绝不是布置作业的好时机!
  其实,作业布置到底安排在课中抑或是课后并不要紧,关键是教师要腾出充裕的时间布置,保证与所学知识对应。当所学内容刚好是完成作业的前提时,此时布置作业是最佳时机。
  4.作业布置的趣味性——多样、新颖、创造性
  兴趣会引发学习动机,富有趣味的作业,学生会饶有兴趣地积极完成。填空、简答、改错等多种题型穿插变化,以新颖的方式出现,创造性的内容,都会使学生在体验形式与内容多样性的同时享受作业带来的愉悦。根据学科的特点,讲究作业布置的技巧,对于提高作业质量、保证课堂效率有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新课程实践指出,做练习、写作业是课程教学中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明确布置作业的目的、作业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探究作业布置的技巧,创新作业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才能真正意义上让作业不再是学生的一种苦差。
  参考文献:
  [1]徐速.国内数学学习心理研究的综述[J].心理科学,2003(5).
  [2]张子龙.关于作业随堂化的思考[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4).
  [3]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严润兰.教学与管理(中学版)[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不仅是人们进行交际的一种工具,还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提高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要注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传统文化积淀。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如何加强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传承;融合  中国的语言与文字中蕴含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而在历经了新课改之后的初中语文教材中,仍旧有着浓浓的传统文化韵味。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将
期刊
摘 要:学校文化建设要秉承理念,传承历史,逐步构建学校理念文化;规范措施,不断完善学校制度文化;美化环境,精心打造学校环境文化;内涵发展,形成“绿色个性”的活动文化;知情意行,彰显学校行为文化。要坚持文化育人、文化立校,引领学校特色发展,多方面努力打造精品型绿色教育示范校。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策略;特色发展  学校文化是学校最核心的价值观,是学校各项管理中最具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部分。用文化引领
期刊
摘 要:在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中便有教育惩罚,这也是我国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如果教师合理运用教育惩罚,能有效促进学生改正错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文教育观念的提出,人们对教育惩罚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对初中班级管理中教育惩罚的合理运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教育惩罚;合理运用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人文教育理念,人权意识在人们的思想中变得更加重要
期刊
2016年9月12?13日,我校承办了甘肃省酒泉市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暨观摩活动,来自各县市的19位教师参赛。教有法而无定法,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课型,不同的教师,呈现出了19节风格迥异、令人回味无穷的课。参赛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设计独出心裁,亮点层出不穷,不仅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听课教师赞叹不已。同行之间切磋教学技艺,交流教学中的困惑,此次赛教活动好比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风向标,引
期刊
自古以来写作就是语文学科的重中之重。宋朝的周敦颐曾经说过“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孔子也曾经探讨过这一问题。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意思就是言语用来表达意愿,文采用来完备语言。不说话,谁知道他的意
期刊
摘 要: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打造班级特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班集体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活动既可以使学生相互了解,彼此合作,锻炼自己的语言沟通与交往能力,同时,又能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它对于班级文化的形成、班级健康和谐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班主任应当巧妙地利用好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独具特色的班级氛围与文化。  关键词:班级活动;特色文化;和谐发展  一、中澳
期刊
摘 要:高中阶段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较为重要的阶段,必须要重视高中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本文针对高中音乐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实现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具体措施,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学;德育功能;实现路径  高中音乐教学本身具备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教学中具有审美教育的功能,同时也是高中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德育综合素质,取得其他教育
期刊
摘 要: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是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既能够有效改变课程结构单一的现状,还能够为历史教学提供众多教学素材,提升学生的自我情感体验。本文以重庆地区为例,探索历史学科运用乡土文化增强学生家国情怀的教育。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乡土文化;重庆地区;家国情怀  历史学科教学要想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体验,就必须从区域实际状况出发,运用乡土文化资源,让历史教
期刊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不要因为计算机课程不是中考的范畴而轻视,它和其他课程同等重要,不可偏废。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课做到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同等重要,而且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了如指掌呢?  笔者认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评价是关键。中学各科教师评价学生的通常做法是,仅仅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参考答案,而学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获得答案的却很少关注,这导致学生轻视学习过程,注重学习结果。成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教学理念、教育观点、教学技巧等也在不断更新和进步。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正在不断深入到课堂当中,这就要求广大一线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力求通过特色教学来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特色教学;初中英语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初中英语也势必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特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