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性栓塞化疗加放疗治疗恶性骨肿瘤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in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介入性栓塞化疗加放疗对恶性骨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44例恶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A组),主要行介入性栓塞化疗及放疗.治疗时先以碘油抗癌药乳剂、聚乙烯醇(PVA)微粒、明胶海绵粒/条或不锈钢圈栓塞肿瘤血管,然后行规范性放射治疗.对照组15例(B组),仅行放射治疗及全身静脉化疗.全部患者随访6~36个月.结果 A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X线随访肿块缩小,其中6例患者得到手术完整切除,患者6个月、12个月、36个月病灶进展复发率为3.5%、13.8%、51.7%,生存率分别为100.0%、93.1%、48.3%,其结果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远处转移率高于B组,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性栓塞化疗加放疗治疗恶性骨肿瘤,能获得较放化疗患者症状缓解及生存率较高、局部进展复发率较低的效果,是治疗恶性骨肿瘤的较好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平板探测器心血管造影机在冠脉造影时患者吸收剂量.方法应用INNOVA 2000全数字平板探测器心血管造影机,和常规机器(Advantx LCV)比较冠脉造影患者吸收剂量.结果INNOV
目的 通过观察纳洛酮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中的应用,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予以积极的控制感染,持续低流量吸氧,平喘化痰,保持气道通畅,脱水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可拉明、洛贝林持续静滴;而治疗组则加用纳洛酮.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O2
目的 探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肱骨干骨折患者101例,采用闭合或有限切口暴露骨端,复位组合式外固定器固定.结果随诊1~5年,101例患者骨折均愈合,肩肘关节功能正常,无针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骨折稳定性强、可随时调整加压、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目的 了解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关爱的情况.方法 对193例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编的家属关爱程度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分为关爱组与非关爱组,而后进
目的 分析比较加压空心钉与髓内钉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接受加压空心钉或髓内钉固定治疗且有完整资料的123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加压空心钉固定组51例,均为顺行股骨转子间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14例,Ⅱ型24例,Ⅲ型10例,Ⅳ型3例.髓内钉固定组72例,其中顺行股骨转子间骨折64例,按Eva
目的 评价用MRI监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康复后膝关节骨坏死的出现率和MRI特点.方法对99例(男22例,女77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SARS康复患者的198个膝关节进行MR检查,判断有无膝关节骨缺血坏死.结果 99例中有31例患者出现骨坏死(占31%),其中双膝多发病灶为25例,单膝发病6例;在双膝多发病例中病灶均呈对称性分布,共出现166处病灶,占发病膝关节分区的
罪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糜烂)和伴随的血栓形成被认为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启动机制。血管内超声是当前唯一临床上可利用的能够提供血管壁实时截面图像的技术,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以Seldinger’s技术完成双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造影证实后,用抗生素及携带抗生素的PVA
目的 探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9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均采用前路进行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器械固定术.术前重点施行心理护理、抗结核、加强营养支持;术后做好病情观察、预防各种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等,并对术后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随访8~30个月,30例脊神经压迫症状者术后有明显改善或消失;74例脊柱后凸恢复至5°~28°,平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SFT病例进行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位于胸腔及腹腔,大小为11.0 cm×9.5 cm×8.0 cm~10.0 cm×10.5 cm×7.2 cm.镜下肿瘤组织由梭形纤维母细胞和不同程度的胶原纤维构成,呈束状或编织状排列,局部有血管外皮瘤样形态,部分区域黏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