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企业顶岗实习运行机制的现状调查与分析①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zy0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体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阶段。以新疆职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企业顶岗实习运行机制的现状为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对我院2013级顶岗实习学生以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本院学生企业顶岗实习运行机制的现状,为学院顶岗实习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提供依据。
  [关 键 词] 高职;顶岗实习运行机制;调查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046-02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6〕16号)中指出了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为更好地了解本院学生企业顶岗实习运行机制的现状,我们对学院2013级顶岗实习学生以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本院学生企业顶岗实习运行机制的现状,为学院顶岗实习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提供依据。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本次调查对象为本校机械电子工程学院2013级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课题组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200份问卷,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75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50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专业50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25人。回收问卷共194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90份,有效回收率为95%。
  (二)访谈设计
  在开展问卷调查的同时,结合实际,对主管学生顶岗实习的我院实训中心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进行面对面交流,并通过对学生的顶岗实习问题进行实地走访,此外,还与部分学生进行电话、微信、QQ访谈,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弥补了一些无法在问卷中体现和表达的客观存在的不足,使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得到提升。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顶岗实习前期准备
  1.顶岗实习岗前培训流于形式,内容针对性不强
  81%的学生反映学校组织过顶岗实习岗前培训,91%的学生则希望在顶岗实习岗前培训内容中给予应聘技巧、实习单位信息、求职心理辅导和专业出路等方面的指导。在与学生的访谈交流中了解到,顶岗实习岗前培训大多流于形式,内容针对性不强,学生真正渴望得到的,尤其是求职心理辅导、专业出路、应聘技巧和实习单位信息等方面给予的指导帮助很少。所以顶岗实习时很多学生因没找到满意岗位而产生焦虑心理。
  2.顶岗实习目标认知的偏颇
  69%的学生明确顶岗实习是学校实践教学的一部分,而15%的学生认为顶岗实习既赚钱又就业,12%的学生认为顶岗实习可以就业,4%的学生认为顶岗实习可以赚钱。75%的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而20%的学生对顶岗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不太明确,5%的学生对顶岗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不明确。42%的学生对顶岗实习非常积极,52%的学生对顶岗实习积极,6%的学生对顶岗实习一般。
  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意义认识是正确的、积极的,非常愿意亲身经历顶岗实习这一实践教学活动,但也有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目标认知上带有消极被动的情绪,对顶岗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不太明确或不明确。尽管是少数,如不加以及时关注和引导,很可能发展为问题的导火线,影响团体的情绪稳定和实习的预期目标。
  (二)顶岗实习的过程
  1.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分散,实习管理难度大
  只有17%的学生顶岗实习与专业完全对口,36%的学生顶岗实习与专业基本没关系或没任何联系。这与上面统计显示的大部分学生是通过自己、家人和朋友关系寻求顶岗实习的单位有关。这其中一些学生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而另择其他专业的岗位实习,但更多的学生是被逼无奈,只好选择门槛低、不需要太多专业性技术知识的行业来完成实习任务。顶岗实习专业的对口度关系到顶岗实习教学的成败,顶岗实习内容与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直接影响学生岗位的操作技能,这直接影响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导致社会对学生顶岗实习实际意义的质疑。
  2.整个顶岗实习期间,部分学生频繁跳槽
  在顶岗实习期间48%的学生换过实习单位,也就是说近半实习生都不止一次更换过实习单位。更换实习单位的原因有:11%的学生是因为专业不对口,5%的学生是因为工作压力大,4%的学生是因为经常加班,10%的学生是因为待遇低,其他原因的占18%。这说明实习过程的稳定性不够。这种不稳定性既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个人的收入与发展,也妨碍了学校对学生的跟踪管理,同时还损害了原就读学校的声誉。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及诚信意识的淡薄。
  3.顶岗实习生中依然存在应付实习的不良现象
  关于企业对顶岗实习生的态度,顶岗实习学生认为实习企业对实习生和正式员工同等对待的占66%,区别对待的占15%,还有16%的学生认为实习企业对实习生重视,但不同等对待,只有3%的学生认为实习企业对实习生不重视。企业对顶岗实习生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企业对顶岗实习生的接纳度,说明实习企业对顶岗实习生的接纳度良好。
  实习单位最吸引实习生的原因中,11%的学生选择实习单位看重的是工资高,17%的学生看重的是福利待遇好,39%的学生看重的是发展空间大,而33%的学生只是因为找一份工作,这和前面的34%的学生认为实习企业对实习生和正式员工不同等对待的比例相吻合,这和只是为找一份工作应付实习的不良心态有关,应当及时妥善处理及提前预防。
  4.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不到位
  学生认为顶岗实习最有效的指导方式是现场指导,占55%。顶岗实习指导者一般是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实习单位指导师傅,他们在顶岗实习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大多数时间在企业,与企业实习单位的师傅接触时间较长,得到的帮助也比较大,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希望是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实习单位的师傅双方指导的占37%,希望学校实习教师指导的占13%。在访谈中学生表示,实习期间也希望本校实习指导教师能够去实习点,给予一些必要的指导和其他方面的帮助。因此,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也较大,学生也非常需要。
  5.顶岗实习期间实习单位提供给学生的保障低
  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有保险的占27%,提供饮食条件的占26%,提供住宿的占29%,专人负责的占18%。说明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多数实习生的饮食、住宿都是自行解决。因此,大部分学生都不住在实习单位,这造成学校和企业监管困难。而且又和企业正式员工一样上下班,安全性要比在学校时低,大多数学生又没有意外伤害保险,顶岗实习学生的人身安全存在一定風险。在顶岗实习中的人身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一定要引起学校和企业的重视,在顶岗实习中应当作为关注的重点加以考虑。
  (三)学生对所经历的顶岗实习的满意度
  65%的学生顶岗实习后非常愿意或愿意留在实习单位继续工作。问卷调查统计图中显示,70%的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已被用人单位录用或正式试用,这与前面的数字相吻合。而10%的学生也经过这段时间通过其他途径已被其他用人单位录用,只有20%的学生没有被录用。因此,通过顶岗实习促进了学生就业率的提升。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抽样调查及访谈收集的问卷和访谈的内容进行整理并分析得出,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不够理想,应当从建立顶岗实习前期的准备机制、建立责任制实现全方位管理、建立校企培养机制、加强校企双方指导力度、建立顶岗实习评价机制等方面构建高职学生企业顶岗实习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以解决学生企业顶岗实习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金河.基于人才供应链的高职人才培养:顶岗实习学生视角的调查研究[J].物流科技,2009(11).
  [2]石锦秀.浙江省高职生顶岗实习现状调查与研究[J].社科纵横,2016(5).
其他文献
[摘 要] 《阿基拉和拼字比赛》这部影片中的小女孩在教授的帮助下通过这种方法了解到了自己的学习现状,从明确自身的目标开始,完成了自己的学习进程,从而认识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通过及时的调整,完善了自身的词汇储存量。而对元认知的理解,可以通过这部电影作为蓝本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英语词汇;《阿基拉和拼字比赛》;元认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
期刊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我国与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我国文学作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受到国际瞩目。大学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成为当前我国大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大学文学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以此提高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并同时促进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意识。  [关 键 词] 大学教育;文学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
期刊
[摘 要] 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随着大规模定制和网络协同的发展,新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信息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经济的人才培养的需求,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提出了建立“专业群”课程体系培养人才的概念。本“专业群”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方向”方式建设,“1+1.5+0.5”模式运行,信息工程系通过一系列改革,人才质量得到大规模提高。  [关 键
期刊
[摘 要] 项目教学法是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模式,让学生融入完整的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地完成知识技能的建构。下面结合专业教学对项目教学法的项目选择及教学流程设计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 键 词] 项目化教学;项目引导;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153-01  项目教学法是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
期刊
[摘 要] 下面主要分析职业教育实施美育实践的重要性,阐述了开设《茶文化与茶艺》课程的必要性和该课程的美育内涵,总结了美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探索了专业课与美育相融合的现实意义,指出开设综合性的美育实践课程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茶知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拓宽学生的就业创业渠道都有积极的作用。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酒店专业;美育;茶文化与茶艺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起着维护高校思想、意识形态安全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重大课题。当前有关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效果的科研比较多。下面从美育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视角,展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美育因素的研究。通过对思想政治课教材美育因素的发掘,并对其产生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形成思政教育和美育的有机
期刊
[摘 要] 高校课程表编排要充分研究应遵循的几个原则和要点,系统优化、合理安排编排顺序,既要实现课程表的科学性、合理性,又要刚柔并济,体现人文关怀。  [关 键 词] 高校;课程表;编排要点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165-01  随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的不断攀升,为提高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任
期刊
[摘 要] 职业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实践应用型专门人才,不仅仅是教授专业知识,还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对人全面发展的提升。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的特征决定了其对能力的要求与具体的工作情境密切相关。因此,从职业能力的内涵、载体、培养、评价等四个方面对产业转型背景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展开论述。目前高校教育存在教学形式化和概念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如何提高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 键
期刊
[摘 要] 生命科学综合性实验教学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将实践内容与实践进行充分结合,使研究生对生物科学实验的兴趣提升。并且利用教师所进行的科研项目,使综合性实验内容得到丰富,形成激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机制。分析了生命科学综合性实验教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关 键 词] 生命科学综合性实验;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
期刊
[摘 要] 在我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明确了制约校企深度合作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充分考虑企业利益诉求。通过对企业校企合作过程中在人才培养、合作院校发展和自身机制建设投入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激发校企深度合作的积极性的具体补偿策略,从而保障了校企双方深度合作中的协同育人作用。  [关 键 词] 利益相关者;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