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o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搞好语文教学对听觉障碍儿童的听、说、读、写、思维、智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牢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多体验、多感悟,引领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去应用,让语文教学焕发无限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 特殊教育 语文教学 生活与情感 技能与方法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听力障碍,主要依靠视觉、触觉、嗅觉等其他途径感知外界事物。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无法完全掌握汉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听、说、读、写”的应用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考虑学生不同身心状况的基础上找到最科学的授课方式,从而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和水平。
  一、贴近学生生活,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特教学校语文教学目的是为学生今后的生活打基础。因此,语文教学应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首先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课本选材只有贴近现实生活,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有效地缩短“学”与“用”的距离。在这一方面,许多特教专家们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无本教学、随手拾取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材料。如“让学生写日记”、“书信”、“请假条”、“留言条”等均可成为学习的材料。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模拟生活场景,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场景和形象生动地展示在智障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体验,以书本知识还原生活情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再在应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反反复复,周而复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生活参与,才能提高他们的语文应用能力。
  二、关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的力量往往构成了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只有融合了情感的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大部分人对于智力存在障碍的学生都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智力上的障碍就等同于傻、反应迟钝、好坏不分等。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智力存在缺陷的学生心理敏感度一定程度上明显高于普通学生,仅仅是因为他们往往在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往往无法精准地表达自身的情绪和想法,从而给我们造成心理上的错觉,忽视对于他们心理的抚慰和尊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运用各种语言形式表达思想,和学生交流情感。此外,还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理的成长与变化,及时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对于学生学习中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树立危机意识,提高教学技能
  从特殊学校的教育看,其承载的使命甚至比一般的正常学校要重要,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群体更特殊,他们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和健康的孩子们是有差异的,也需要自我成长甚至比身体健全的人需求更迫切。只有接受较有效的学校教育,才能使他们真正融入当前快速发展、高度发达的社会。否则,这些特殊群体中的个体可能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包袱”,会逐渐对生活失去信心。
  特殊学校的教育任务更重,教师责任当然也更大。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被称为工具性的学科,读书、识字是这些孩子们学习知识、接触社会的最重要的途径,所以语文学科在特殊教育学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教师首先要不断地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有危机感和使命感,及时地了解社会对于特殊教育的新要求,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并不断地更新和充实;在教学方法上要针对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合理地安排语文教学活动,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采取较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率高效,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四、尊重主体地位,积极调整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的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即要在关注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来说也是如此,特教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使这些身体上存在一定缺陷的个体在学校有效教育的培养下最终成为社会群体中合格的一员,成为社会的一分子。
  因此,对于特教学校的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必须本着务实的原则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真正尊重和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具体来说,要改变过去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方便学生适应社会;要改变传统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要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要主动弥补单一教学模式的不足,积极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和其生活实践密切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的实用价值。
  总之,特教战线上的教师应该牢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走近学生,让学生多体验、多感悟,引领学生发现、创造,这样才能对这些有障碍的孩子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补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缺陷,使他们在德、智、体各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起来,才能让语文教学焕发无限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现代特殊教育,2007(3).
  [2]于文.生活语文和生活数学的丰富内涵.现代特殊教育,2007(6).
  [3]谭智晖.浅谈聋校学科德育渗透工作.现代特殊教育,2003(1).
  [4]季佩玉.聋哑学校语文教材教法.中国盲文出版社,1986.
  [5]张宁生.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华夏出版社,1995.4.
  [6]罗智慧.提高聋校语文教学效率途径的思考.特殊教育,1995(1).
其他文献
初中数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初中数学一定要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几何直观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
本文归纳总结了中医药物养生和非药物养生在老人养生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和作用.中医既重视膏、丸、散、药酒、药膳、中药封包疗法、中药足浴等药物养生,也强调运动、饮食及情志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和途径,作为传授知识的手段,课堂教学具有自身的优势,是学校教学手段的首选.教学内容的讲解、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计划的实施等都需要教师
期刊
摘 要: 新课改呼唤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教育方式。老师要跟上课改步伐,适应课改需要,必须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熟悉网络并运用网络逐渐成为老师、学生的最爱。多媒体教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的可靠平台。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把信息技术用于语文教学是一次深刻的变革,使语文教学从传统走向现代。  关键词: 网络 初中语文 新鲜活力  当新课改的浪潮呼啸而来,我们意识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手段的进步,翻转课堂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已然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之内。一直以来,教育手段的推陈出新和教育理念的流传演变,都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思想,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主要依托相关的网络平台,借助微视频的使用颠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流程,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网络技术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在我国近几年的
摘 要: 新课标要求,阅读古代诗歌,能做初步的赏析。赏析即指欣赏并分析,是指读者阅读作品时的一种审美意识活动。本文主要从反复朗诵,探究古诗词之情感;品读欣赏,探究古诗词之内涵;赏析语言与技巧,探究古诗之韵味三个方面分析如何在教学多角度探究古诗魅力,全方位加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情感 内涵 韵味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行,教材中诗歌大大增强,
摘 要: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冲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樊笼,历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将翻转课堂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实现高效、高质量课堂教学目标。作者将教学实践中的尝试总结出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翻转课堂 “三步走”战略 应用思考  从春秋时期孔子讲学至今,两千多年来的中国教育模式似乎都定格于“课程—讲授—作业—考试”千篇一律般的流水线态势之下,翻转课堂教
摘 要: 所谓“激趣”就是激发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才能让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自主地投入语文课堂学习中。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贯彻落实,教师要组织多种活动进行激趣,以确保学生在主动参与中重新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为高效而精彩的语文课堂愿意学、乐意学。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音乐 问题 情境 赞扬  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主要因素,更是影响
摘 要: 教育事业一直是社各界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现在,教学质量影响将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改革,将提高教学水平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目标。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学的水平更是对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其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就是很重要的一项改革成果。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初中语文
摘 要: 有效的文本解读,适度把握可以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实现儿童精神与能力的成长。文本要深度解读,更要适度把握;文本要个性解读,更要坚守文本本真;文本要多元解读,更要尊重主流价值;文本要全面解读,更要实现重点突破。只有做到上述四点,文本解读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服务于课堂,课堂操作才能成长孩子发展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 文本解读 适度 坚守 尊重 突破  文本解读的意义在于通过有效、科学的解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