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框架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er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更好地适应农业技术发展需要。第6代创新模型揭示了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的基本规律,基于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理论分析,提出基于第6代创新模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框架,明确创新的基本要素、基本过程、主要内容、创新形式、战略因素和能动要素,并指出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创新路径,丰富了知识经济时代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的理论研究内容。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模型;创新框架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200115062
  收稿日期:2019-11-20
  作者简介:王钧,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农业技术经济;侯锦琴,女,硕士。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高教管理。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实现向现实生产力转换的“桥梁”。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发展壮大,农户、农村、农业经营主体等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构成和需求方式也不断变化。因此,在新形势下,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实现农村产业振兴,必须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需求的变化,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水平,进而实现农村和农业的全面振兴。
  诸多学者和实践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建议,各地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涌现了多种创新成果。如高道才、林志强针对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的体制不完善、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应该遵循“政府主导、社会介入,市场决定、民办公助,资源协同、系统集成”的基本原则,实行农科教一体化的双向互动服务;卢小磊等在总结河北省4个典型创新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发展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的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在此不能一一列举。但从创新实践角度看,对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过程的研究相对不足。在实践中,应该遵循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规律,结合创新理论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实施农业技术创新。因此,本研究以创新理论和方法为工具,在分析农业技术推广机制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框架,以期为农业技术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1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和创新理论
  1.1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理论分析
  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实质是围绕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和运行机制,其主要内容应该解决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建立完善和高效运行问题。温思美、张冬梅从农业技术特性出发,认为不同的农业技术导致了不同推广组织的形成,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大致可以分为3类:以政府为主体的推广机构、企业化的农业组织、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构建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中,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以有多种组织形态;不同的农业技术有其相适应的推广组织形态,当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和农业技术相容时,推广组织的效率最高;农业技术的公共物品特性决定了政府应该主导基础研究和大面积推广,农业技术中具有可分性、排它性强而不具有公共物品特性的个性化特征是其它主体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应该和农业技术本身的特性及其推广规律性匹配。从农业技术推广机制运行层面看,利益驱动、技术带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动力源泉;从运行机理看,农业技术的公共物品属性、交易成本、合作协同是3大动力原理。因此,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必须考虑农业技术属性,遵循农业技术推广的动力原理。
  1.2创新理论发展及第6代创新模型
  创新理论为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其本身也随着时代发展而持续进化。Rothwell区分了5代创新的模型。认为第1代创新模型是技术推动型,第2代创新是需求拉动型,第3代创新则基于不同部门或者主体间的互相作用,第4代创新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基于一体化的创新,第5代创新则从一体化转向了网络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有学者提出了第6代创新模型,认为创新不仅是网络化、一体化的过程,学习也成为创新模型关注的焦点。
  第6代创新模型认为创新的潜在战略因素包括压缩时间和空间是赢得竞争的手段;价值的重要来源是无形资产;必须关注利益相關者、和战略对手结成一体化的战略关系,强调连通并关注隐性知识生产和运用。创新的基本能动因素包括结构灵活、知识共享、高层管理、沟通桥梁及文化和语言等。
  2基于第6代创新模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框架2.1创新框架的提出
  第6代创新模型基于知识和连通性,认为创新是网络化和一体化过程,创新是集体学习的结果,更加关注内部和主体间知识的产生、扩展和运用,认为:知识和知识的运用是获取竞争力的源泉,学习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社会资本是保证创新实现的机制,是联系主体内部知识和主体之间知识的纽带。
  基于第6代创新模型分析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可以认为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必然是网络化和一体化过程。农业技术推广涉及不同环节,从农业技术研发、农业技术推广渠道推广、农户采用农业技术等环节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面临不同的约束条件,要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必须将其看作一体化行为,始终关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效果,协调处于不同网络节点、不同环节的利益主体的推广行为。必须明确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来说,知识和知识的运用是形成农业技术推广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必须认识到有竞争力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必然有助于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和利用主体高效地运用相关知识,完成这一过程关键是培养和提高不同主体的学习能力,形成持续的学习机制,并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从创新核心、基本过程、主要内容、创新形式、战略因素、能动要素6个方面提出基于第6代创新模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框架如下。   2.1.1创新核心
  帮助主体获取竞争力是创新的核心。帮助主体获取竞争力必须贯彻在创新始终,融入各个创新环节和各项创新内容,主体是否获取核心竞争力也应该是创新是否成功的检验标准之一。
  2.1.2基本过程
  必须遵循培养主体学习能力;帮助主体掌握并运用知识;构建主体核心竞争力,这3个环节不可偏废,也不能跨越。
  2.1.3主要内容
  创新必须围绕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构成,牢牢抓住4大内容:组织保障机制、分工协调机制、投资保障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2.1.4创新形式
  创新的实现形式包括一体化创新和网络化创新。
  2.1.5战略要素
  隐性知识、学习能力和利益相关者是创新实现的关键战略要素,关乎创新成败,必须加以关注。
  2.1.6能动要素
  知识共享和整合机制、学习激励机制是创新过程中的能动要素,必须合理运用,促进创新目标实现。
  2.2农业推广机制中相关主体的创新实现路径
  基于第6代创新模型的农业推广机制创新框架为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提供了创新的基本方向,本文认为,不同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创新的基本路径是:目标确定——利益主体分析——知识和学习能力评估——创新措施设计和实施——创新评价和反馈。
  目标确定是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的关键,有了目标,农业技术机制的创新中各个环节就有了创新工作的依据和创新的方向。从宏观角度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和效率,使农业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实现农业生产率和生产效益的最终提高。微观角度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要使每一个主体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取得其应有的利益,并不断扩大其利益。目标的确定要适合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如果确定的目标和主要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出现冲突或者不一致,应该调整目标。
  利益主体分析是在确定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的方向后,分析创新可能引起的相关利益主体及其利益的变化。在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中,有农业技术推广主体,这一类主体承担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通常是农业技术的早期掌握者或利用者,他们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因为工作或者其成果转移取得其应有的利益,必须保障这类主体的利益。农业技术推广主体通常包括政府主体和一些非政府主体,要区分其利益特征并满足其利益诉求。还有一个重要的主体是农业技术采用主体,这类主体普遍具有采用农业技术实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主管愿望,但是,其利用过程受多种利益因素影响,必须保障这类主体的使用效果,同时要解决其使用过程的有关障碍,才能顺利地引导其采用农业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中,农户是最终采用新技术的利益主体,是农业技术应用的主力军,因此,在所有相关主体的利益协调中,必须重视农户的利益。另外,在利益分析和利益协调中,必须要尽量做到利益的共赢。针对不同形式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最终是一种利益关系的协调,只有协调一致的利益,才能将冲突降到最低程度,最大程度实现多方利益多赢。
  知识和学习能力评估指在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中,将提高主体的竞争力为依据,通过帮助主体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而形成核心竞争能力,进而使其自身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对农业技术推广主体来说就是丰富其农业技术知识和推广知识,提高其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对农业技术采用主体来说就是提高其对农业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掌握和利用农业新技术的能力。要针对不同主体进行科学的知识需求和能力评估,进而拟定学习计划和激励措施,才能使主体的积极性得到激发,提高效果。
  创新措施设计和实施是在以上环节的基础上,寻求创新突破点,拟定系统化创新方案,并实施创新方案,充分激发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活力。这一环节的关键是拟定的创新计划和措施必须适合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适应不同主体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只有创新措施是适合的才会是有效的,否则创新的效果将很难达成预期目标。
  创新评价和反馈是评估创新后预期目标的达成情况,同时分析创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为下一步创新提供依据。这一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必须重视创新评价,只要通过评价才能明确创新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必须重视创新评价結果的反馈,只有通过反馈才能将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积累的经验在下一轮创新中形成方向和发展的动力。
  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的基本路径是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的过程,创新不是一次性的活动,是系统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循着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的路径,可以不断地改善和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3结论和展望
  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对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出基于第6代创新模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框架,并指出相关主体的创新路径,对于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的做出了新的启示。随着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实践不断丰富,未来结合不同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创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是本研究继续延伸的方向之一,通过实证研究补充丰富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框架可以为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提供更加有效且丰富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王朝全,郑建华.论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J].农村经济,2005(6):6-9.
  [2]温思美,张东梅.论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形成的内在机理[J].南方农村,2000(02):8-12.
  [3]刘如丽.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研究[J].北京农业,2013(6):185.
  [4]田福贵. 浅谈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J]. 南方农业, 2019(2): 140, 143.
  [5]申红芳,廖西元,王志刚,等.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参与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6.
  [6]高道才,林志强.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 93-96.
  [7]赵忠.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基于“西农”模式的考察[J]. 中国农业教育, 2017(3): 6-10, 97.
  [8]丁自立,焦春海,郭英.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经验借鉴及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 2011, 31(5): 62-64.
  [9]卢小磊,杨凤书,陶佩君. 完善河北省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实证分析[J]. 农业科技管理, 2011, 30(3): 66-69.
  [10]王钦. 模式优化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应用[J]. 江西农业, 2018(10): 130.
  [11]刘晚治,曾三峰,汪凤桂. 农业强省战略下广东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与趋势[J]. 南方农村,2013(05):23-28,62.
  [12]程新章.第六代创新模型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6(1):109-113.
  [13]Roy Rothwell. Towards the Fifth-generation Innovation Process[J].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1994,11(1):7-31.
  [14]于波,李景和.市场机制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J].吉林农业,2011(12):136.
  (责任编辑常阳阳)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东城区委办公室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精神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讲政治、有特色、在前列”的工作要求,以“和谐的组织、成长的集体、高效的机构、凝聚的团队”为目标方向,深入开展党委办公系统工作体系建设,促进全区党办部门在联系交流上形成常态,在工作制度上加强衔接,在干部培养上整体联动,切实发挥服务区委科学决策和高效运转的重要作用。  一、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
摘 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科技的支撑,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气象灾害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对此本文设计了自动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可监测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粮食丰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业气象;自动观测;设计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930037  1 概述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省提
摘 要:现阶段,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气象科普宣传与科技不断融合,气象科普传播借助新媒体不断发挥优势。气象微信公众号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准确、权威的气象信息,通俗易懂的气象科普知识,其运营、功能开发也受到了重点关注。基于此,本文以“固原气象”为例,分析了气象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和运营现状,介绍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固原气象微网站”的总体框架和功能特色。  关键词:“固原气象”;气象微信公众号;微网站  中
摘 要:现代化社会生产力相对发达,尤其农业方面,各种新型管理模式加机械的应用,农产品产量很多时候都能达到生产者的预期。然而农业生产始终离不开自然环境,气象灾害从古至今一直是农业生产的头号杀手。本文将就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健全简单探讨如何健全农村气象灾害的防御体系。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7
摘要:  城市家庭蔬菜栽培是城市居民利用现代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在阳台、屋顶等空地种植蔬菜的一种现代蔬菜栽培方式,具有娱乐身心、美化环境、丰富业余生活等作用。本文介绍了家庭蔬菜栽培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国内外发展概况,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  城市家庭;蔬菜栽培;技术应用;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630
摘要:  实验选用了早白尖5号、渝茶一号、南江1号作为实验材料,从发根能力,出圃率等方面了解不同茶叶特点,针对3种茶叶种类进行老枝生根繁育技术研究。  关键词:  茶树;老枝生根;扦插繁殖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330007  1实验开展过程  11材料  本实验所选用的材料为早白尖5号、渝茶一号、南江1号,试验所用枝条由本所良
至五月初五日午讌,抚军手朱单,饬县封送是案全卷,座客震动。余曰:“吾无私,天可见,况上官乎!”阅四日,郑君谒抚军,归述抚军言,盛赞此批得体。始知有生员上控,批发苏州府亲提,重责注劣。郑君以上官许其能大悦。——《清代民国藏书家年谱·梦榻病余录》卷上。  汪辉祖首次以刑名幕友正式受聘,到浙江长洲知县郑毓贤幕府上班,就遇上一件棘手的案子。  当地有个富婆周张氏,十九岁守寡,抚养遗腹子继郎到十八岁,当年八
摘要:  根据能值理论建立农业资源环境效应评估模型,并对涟水县高沟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有机废弃物能源化具有较高资源环境正效应和较高代际正效应。  关键词:  农业有机废弃物能源化;资源环境效应;能值  中图分类号:S2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630035    前言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全面进入化学农业模式。化学农业又称能源农业
2012年9月初,笔者先后阅读了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格式》)进行解读的三部“全书”,感到其中错讹实在太多,恐对读者产生误导,故撰文指讹纠错。因篇幅所限,只能针对书中主要错讹作概要点评,观点或许是一孔之见,权作进行学术交流,和学界同仁研讨。  三部“全书”分别是《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释义与实务全书》(人民出版社,2012
摘要: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某市生猪养殖及病死猪情况的调研分析,了解该市生猪及病死猪的产生数量、分布等信息,为后续病死猪的收集运输及最终无害化处理处理中心的选址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生猪出栏量;母猪存栏量;病死猪数量;收集运输  中图分类号:X7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33006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的消耗量日益增多,养殖业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