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酚胺症危象(附四例报告)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ian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因持续或间歇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而致病的肿瘤。是一种潜在致死因素,但在及早切除肿瘤后又能治愈的疾患。在切除肿瘤之前,发生儿茶酚胺危象并非罕见,主要表现为循环系统功能急剧变化,以高血压、休克交替出现。或表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出现室性心律、室颤或心肌梗 Pheochromocytoma is a tumor that is caused by sustained or intermittent release of large amounts of catecholamines. It is a potentially lethal factor, but it can be cured after early removal of the tumor. It is not uncommon for catecholamine crises to occur before the tumor is removed. The main manifestations are the rapid changes in circulatory function, alternating with hypertension and shock. Severe arrhythmias, ventricular rhythm,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其他文献
本院自1980—1985年行贲门癌根治术127例,为探讨提高存活率,降低死亡率,作者按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分别观察病灶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和对预后的影响。临床资料本组男102例,
446例肺癌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检资料显示:8例病变仅限于气管,余438例位于支气管树的其它部位。鳞癌308例;有282例分布在上叶及主支气管;小细胞未分化癌46例中有43例病变位于
甲状腺髓样癌中10~15%为家族性的。遗传方式常为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高,家族中发病率有高达50%者。现将我院遇到的甲状腺髓样癌家族性遗传2例报告如下。 10 to 15% of med
胸膜间皮瘤少见,术前诊断困难,恶性瘤预后差。我院1981年11月至1986年2月,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胸膜间皮瘤8例,其中良性5例,恶性3例,报告如下,并就诊断和治疗问题略加讨论。
患者:女,48岁。于1982年7月无意中发现腹部包块,伴轻压痛,并逐渐长大。同年9月就诊检查包块位于上腹部。手术中见胃小弯缘有一质地较 Patient: Female, 48 years old. In Ju
原发胆汁性肝硬化为不常见的慢性胆汁郁积性肝病,它常伴有体液及细胞免疫异常,95%以上的患者血清中可检出抗线粒体抗体,有人认为该病同肝外恶性疾患的高发性有关。为此作者研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近年来才认识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发生在肺的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罕见。我院1985年12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 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 is
太田痣又称太田氏母斑、眼上腭部褐青色痣。临床常见单侧型,而双侧型者罕见。现将近年所见2例报告于下: 例1:王某,男5岁。前额、面颊部及巩膜呈青紫色5年。患儿生后整个头面
针吸活检开始于本世纪初期,当时是作为恶性肿瘤的诊断技术出现的,近5年来才开始用于诊断单纯性甲状腺结节病人。从1980年初到1984年底在澳大利亚某医院,首先对2085例病人应
对5例眶内肿瘤患者采用新的经颅开眶入路。本手术对于眶内肿瘤、尤其当肿瘤位于眶中部、眶内侧部或眶尖部(肌锥内时),能获得清晰而宽大的视野,可在直视下暴露从球后至视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