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a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胆囊结石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我科接受的56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案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实施的是开腹手术模式和腹腔镜咀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析。乙组的各项指标参数明显。乙组和甲组的并发敲生几率分析。分别是3.5%和10.7%。结论:对于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咀囊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能减少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胆结石:腹腔镜咀囊切除术:开腹手术;效果分析
  [中国分类号]R6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4-073-01
  胆囊结石的发生几率比较高,手术切除胆囊是当前的首选方式,手术方式: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下胆囊切除术。为了分析胆囊结石给予腹腔镜辅助下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选择近一年来我科56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案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下膽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近一年我科接受的56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案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下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两组分别是28例患者,甲组和乙组的患者的男女比例和年龄等基本一致,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后得知,两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符合临床研究要求,因此可以对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和研究。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给予的是开腹方式进行治疗,患者选择仰卧位姿势,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患者右上腹经腹直肌做57cm的切口,对患者的胆囊、肝脏以及其他组织等进行探查,检查后,顺行或逆行切除患者的胆囊,逐层关闭腹腔。
  乙组给予的是腹腔镜辅助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选择平卧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选取肚脐上缘为进镜孔,切开皮肤约lcm,建立气腹,在剑突下2cm稍偏右处、右腹直肌外缘肋缘下约2cm处,在可视下分别置入1.0cm,0.5cm戳卡。调整体位:头高足低15°~20°角及身体左倾15°~30°角位置,对患者的胆囊管和动脉等进行分离、生物夹夹闭并离断,顺行剥离胆囊,剥离后对出血点进行止血操作,取出胆囊后缝合。
  1.3评价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进行分析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O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0.05.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析,乙组的各项指标参数明显,如表一: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感染现象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分析,乙组和甲组出现切口感染以及脂肪液化的案例分别是1例和3例,乙组和甲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分别是3.5%和10.7%,对比后差异明显,乙组效果突出。
  3讨论
  胆囊结石是胆道系统常见的一种病症,造成胆囊结石的原因比较多,部分患者由于不爱运动,日积月累后导致胆囊肌的收缩能力下降,容易出现胆汁淤积和其他异常反应,此外很多患者不愿意吃早餐,容易导致胆汁浓缩,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胆囊结石诊断明确,凡是具有手术指征均应实施手术治疗。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析,乙组的各项指标参数明显。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分析,分别是3.5%和10.7%。说明对于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手术效果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不存在其他异常反应,术后恢复快,病人易接受。
  刘利军等报道中,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次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乙组的效果明显,和其他文献报道相比,结果基本一致,可行性高。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式有明显的优势,能减少并发症,值得实施和推广。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论述了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学语言的精准性,可从板书语言的精准性、简述语言的精准陛、对数学概念理解的精准性等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摘要】目的:治疗痔疮出血患者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评定自动痔疮套扎术的疗效。方法:选择痔疮出血患者78例,时间:2014年1月~2017年12月,分别行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保守治疗,不同治疗方式的对应组别名称:研究组、对照组。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临床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痔疮出血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44%)、生活质量(90.13±2.16分)经SPS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常由于大量胰酶进入血液循环致动静脉系统功能异常,造成全身各脏器缺血缺氧.本病大脑组织的病理改变为出血灶、软化灶及神经细胞中毒性水肿,其临床表现为一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8月进行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进
为探讨肠神经发育不良症(IND)的有效诊断方法,对45例术前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HD)的慢性肠梗阻患儿行巨结肠根治手术,并对其结肠痉挛段标本进行突触素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实验.
[摘要]目的:探讨依那西昔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58例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参照组:应用甲氨蝶呤联合氨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依那西昔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ASDAJ与BASFI评分相比较,不存在较大差距。无统计學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AsDAI与BASFI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讦分优于参照组(P<0.0
[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与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社区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社区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9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均行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8患儿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48例患儿应用布地奈德与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结果: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总有效率对比中,研究组95.83%高于对
大学英语移动网络交互学习是建立在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发展兴起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其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英语的能力,让学生学习英语不受时间、地点
1999~2002年,我们采用利多卡因经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治疗6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下简称哮喘)患儿,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4例均为哮喘急性发作期住院患儿,符合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199
幽门螺杆菌(HP)在消化性溃疡中的致病作用已被公认.近年来,我们用奥美拉唑加丽珠胃三联药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并与其他三种治疗方案对比.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