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贫困地区脱贫的信息服务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扶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782406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2013年1月26日,时任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在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今后五年,河北将突出抓好阜平县和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燕山—太行山和黑龙港流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促进贫困地区发展速度、农民增收幅度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信息服务是指利用不同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一项活动。通过研究用户、组织用户、组织服务,将有价值的信息以文献型、电子型、网络型的载体传递给用户,帮助用户解决经济、科学、金融投资、市场、文化、政策法规等方面的问题。地区经济发展离不开信息服务的推动和保障,对于贫困地区来说,信息服务可以起到强化贫困地区群众的知识结构和智力结构、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等作用。目前,河北省贫困地区的信息服务发展极其缓慢,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信息服务,可为提升经济发展速度提供有力保障。
  一、信息服务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案例
  (一)江西彭泽县将农家书屋打造成农民文化素质的“加油站”、农村脱贫致富的“信息屋”,为农民致富提供智力支撑。该县还将乡镇综合文化站电子阅览室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共建共享,这些教育站点精心选择不同特色的种植养殖课件,开展实用知识和技术培训,成为农民致富的“向导”。据统计,这些教育点目前已延伸到141个村级点,培育了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农民,去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74元。
  (二)河北省巨鹿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信息资源开发协作网,通过上下左右立体交叉的服务体系,使得县域内形成和吸收的各种信息资源能够畅通无阻,优化组合。巨鹿近年来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念活“信息经”密切相关。
  二、河北省贫困地区信息服务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服务现状
  随着农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信息化浪潮的不断卷入使得整个农业体系变得更加依赖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开发利用程度。但是,贫困地区的社会信息化程度和民众获取利用信息的意识相对薄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河北省贫困地区多分布在坝上高原和山区,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虽然已经得到关注,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严重不足,有些地方在信息服务资源的开发上甚至是一片空白。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教育程度落后的影响,河北省贫困地区尤其是一些偏僻的农村,原有的生产方式没有得到改善,现代化农业基础脆弱,致使接受过高等教育,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无心在家务农,更多地到城市谋取生存发展。留下来的是那些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中老年农民,他们知识有限,很容易在信息化的浪潮中迷失、盲从。
  (二)信息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1.受地理因素影响,信息的传递不及时
  河北省贫困地区多分布在坝上高原和山区,4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特困片区县中有约700个行政村未通公路,交通不便导致信息传递阻塞,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难以引进。同时,这些贫困县的信息载体比较单一,缺少网络信息的使用,难以第一时间了解经济体系以及国家政策的最新动向。
  2.经济基础薄弱,信息资源未能充分开发利用
  河北省贫困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是制约其信息服务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要因素。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以及受国家一些限制开发政策的影响,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国家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贫困地区信息服务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缺少经济支撑的情况下变得举步维艰。
  3. 群众信息意识落后和人力资源匮乏,信息市场发展缓慢
  一方面,贫困地区群众信息意识不足,对于信息在经济方面的影响不够重视,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重视信息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导致大量信息资源的浪费,当地信息化发展缓慢,信息化市场得不到有效应用,市场规模较小。另一方面,贫困地区参与信息资源建设的人员严重不足,专业程度也较低,在信息的收集、生产、检测、处理和分配等各个过程中会不断地造成信息的失真或者掺杂无用、冗杂的噪声信息,导致最后的信息不准确,甚至造成误导,这是造成信息市场发展缓慢的另一重要因素。
  4.信息化市场混乱,群众得不到想要的有用信息
  河北省贫困地区的信息化市场发展失衡,有的地方根本无法接触到珍贵的市场信息;有些地区的信息出现过度的重复。有时对于出现的有用信息,群众分辨出来确实很难,文化素质较低的群众只能迷失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最后变得不再相信信息资源的作用。


  三、河北省贫困地区信息开发利用的对策
  针对河北省贫困地区信息开发利用的现状,制定以下信息服务发展策略:意识先行,政策支持、人才培养、资源建设、机构建设等,以实现信息服务贫困地区脱贫的目的。
  (一)提高群众的信息意识
  对信息的重要性要形成广泛共识。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在落实和解决信息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上下功夫,扩大信息服务面,优化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广大农民的信息意识,激发信息需求,使他们依靠信息来进行科学决策,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只有使信息服务与信息需求有效对接,才能通过信息需求的扩展进一步促进信息服务。
  (二)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国际营销学教授卢泰宏认为,信息政策是国家用于调控信息业的发展和信息活动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涉及信息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以及信息业的发展规划、组织与管理等综合性问题。信息政策是信息资源建设顺利进行,并防止信息资源建设活动中出现偏差的保障。河北省的文化、教育等有关部门应针对贫困地区发展中的信息服务制定相关的信息政策,予以政策上的支持。同时对信息资源建设环境进行把握和财政支持,达到信息资源建设充实完善,信息资源环境良好的目的。   (三)加强信息人才的培养引进
  信息服务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人员,做好河北省贫困地区的信息服务,首先要加强信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高校图书馆和各级公共图书馆拥有的信息情报人员,业务水平较高,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其在做好信息服务的同时担负起培养贫困地区信息人员的重担;另外从国内外引进高层次的信息人才,通过他们带来信息服务的创新。
  (四)搞好信息资源建设
  一是进行信息资源体系规划。根据贫困地区实际,对信息资源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定各类图书馆、信息机构在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贮存、书目报导、传递利用等方面的协调与分工合作,形成相互依存的整体化、综合化的信息资源体系。二是信息资源内容建设,包括印刷型文献、电子出版物、网络资源的开发和采集。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在已有信息资源的基础上,针对河北省贫困地区的信息需求进行采购。三是信息资源的组织加工。对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序、布局、排列、清点和保护,保持信息资源处于最佳流动状态。对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提供“一站式”服务。四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五)建立信息服务组织机构
  信息服务的完成必须依赖于完善的组织机构。河北省拥有众多的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情报研究所,应将这些信息服务中心有机联合起来,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建议以省文化厅或教育厅为领导部门,责成相关高校图书馆或公共图书馆牵头,联合各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情报研究所,建立一个由上到下、由点到面,既包括横向联合(各市公共图书馆联合、各市高校图书馆联合),又包括纵向联合(具有隶属关系的图书馆,如省、市、县、乡镇图书馆、农家书屋进行联合),最终形成网格式、全覆盖的信息服务大中心。
  (六)发挥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
  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均具有社会服务的职能,充分发挥其职能,可以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图书馆信息人员可以开展以下服务:一是搜集产品动态、科技动态等各种技术信息,编制成册发送或网上推送。二是提供经济动态、有关政策法规等贫困地区所需信息,让群众了解专业的信息。三是搜集各种致富能人和专业技术人才的信息,为贫困地区找到专家能人、引进致富项目牵线搭桥。四是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各种信息与知识的宣传与交流。
  (七)构建贫困地区信息服务平台
  针对贫困地区网络信息系统不健全,甚至严重缺乏的现状,加大网络设施建设。由政府推进,以网络建设为依托,对国内数据厂商、各级信息中心联合进行的科技信息资源进行跨系统整合, 建成贫困地区的信息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科技文献、科技成果、科技数据、标准专利、科技政策、特色科技信息及人才、产品需求等信息服务。
  (郑志军 秦荣环 史素梅 马雅君)

其他文献
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令发布后,团余姚市委迅速召开部署会,以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从“领团”“联青”“带队”三方面入手,掀起青少年党史学习热潮。高度对标“团”的要求,做到“有共性又有特性”  充分利用余姚四明山地区红色资源优势,发布余姚地域化共青团系统党史学习方案,要求各级团组织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开展至少2个自选项目,实现“有共性又有特性”。截至3月底,余姚共有1921个团组织、41085名团员参加学
期刊
“在这次的培训中,既学习了深厚的理论知识,也学习了青年工作的具体实践方法和实现路径,对我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刚刚完成为期10天的学习,中国铁建“青马工程”学员张海瑞感慨地说。  10月12日至21日,作为首批12家中央企业“青马工程”试点单位之一,中国铁建党委开展了第一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从50个单位选拔的36名青年骨干参加了首期“青马班”培训。  此次“青马班”的
期刊
“见到随处停放的共享单车,便动手把它移到集中区;看到遛狗乱拉尿,试着好言相劝;看到地上有垃圾,弯腰捡起来……久而久之,昆明便处处是春城”。团员青年杨军是一名社区志愿者,他说,“我愿意为更美更文明的昆明做志愿服务,因为这里是我的家”。  自昆明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团昆明市委作为社会志愿服务工作指挥部牵头单位,发动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营造了“人人参与、人人奉献、人人共享
期刊
团丽江市委立足自身优势,以“心理护航·健康成长”“法治护航·平安成长”“关爱护航·快乐成长”三个行动为抓手,着力打造丽江共青团“青春护航·阳光成长”系列活动品牌,切实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心理护航·健康成长”行动。团丽江市委以构建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四位一体”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体系为目标,依托丽江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紧抓青少年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与
期刊
近年来,团浙江省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提升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为导向,不断探索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以实际行动助力法治浙江建设。 8月31日至9月30日,团省委结合省情实际,联合其他部门,在全省组织开展秋季“开学法治第一课”活动。截至9月30日,全省共开展相关活动5976场次
期刊
春夏秋冬,一个都不能少。  春天里,志愿者服务队在红河大地上忙碌奔波,志愿服务精神感染着每一位受助者;夏日里,为一批批有梦想的“弄潮儿”搭建平台,帮他们投入到创新创业的时代浪潮中;秋天里,将一份份爱心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资助,帮助寒门学子圆梦;寒冬里,将暖冬物资送到贫困山区,送去一份浓浓的关爱……云南省红河州“春夏秋冬”四季品牌活动的开展传递着正能量,温暖人心。  据悉,自2014年以来,红河州工青妇
期刊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太行山作为我国东部地区的地理分界线,位于河北省与山西省交界地区,自古就被诗人们描述为一副高大、幽深、难攀爬的景象。生活在深山中的山民,祖祖辈辈靠山吃饭,或为果农,或做牧民,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也都离开课堂,返回山中,世代如此。  2013年10月,河北省石家庄市历时近三年的“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全面告捷,56所项目学校全部投用,3.6万学生告别深山区,走进了现代化新学校。全
期刊
河北省石家庄市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山区教育扶贫是一项推动教育公平,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工程的实施对于山区人民的贫困问题有着从源头铲除“穷根”的重要意义。  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在石家庄的顺利实施,是否意味着可以在全国推广?工程实施之初的设想、实施之中的困难以及现行的情况如何?教育之于扶贫的意义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局副局长赵立芬。  工程设计初衷  《中国扶贫
期刊
为抓实青少年积极参与“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团大理州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抓实洱海保护治理的背景下,团结带领广大青少年走在生态文明建设前列,精心打造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认可度的优势项目,鼓励少年儿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家庭做起,争当保护洱海的小卫士和环保宣传的小使者。洱海保护“小小志愿者”讲解活动是其中发展最成熟、最具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项目。为动员青少年积极参与洱海保护
期刊
当下,我国贫困地区不仅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还面临着生存、脱贫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有人调查研究得出,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现状,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劣—生计安全受到威胁—生计活动扩大—环境恶化加剧”的恶性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贫困地区应该如何处理农民生计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面对越来越恶化的生态环境,贫困地区将如何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被誉为“绿色诺贝尔奖”的“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