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策略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wk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个学生在每堂课上都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得快乐、学出意义是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益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尝试,并做了一些深入的探究与思考。
  有效教学 多媒体 图片 材料 视频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是指初中历史教师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实现初中历史课程目标而实施的促进学生进步或发展的教学措施。笔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直关注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特别针对如何“改进教学手段,合理使用多媒体”略有心得,现在与专家和同行共享。
  一、外观设置不容忽视
  1.背景配合情感基调
  不同的历史课文不仅内容不一样,而且情感基调也不一样。合适的背景可以使学生在课前、课中能够在情感上与课文很好的融为一体。因此,我在制作每一张幻灯片背景时都注意配合课文的情感基调。
  例如,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一课。本课的课题首先就容易使学生产生许多疑问。“九一八”为什么难忘?历史上的“九一八”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大事?为什么到现在还有那么多的人要纪念它?笔者在制作幻灯片时就注意了幻灯片背景的选择低调、沉重(如右图)。它使学生刚看到这一背景就大致了解,九一八事变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是血腥和灾难,从而达到较好的情景铺设作用,带着这种心情来学习本课,效果自然很好。可见,设计得当的外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字体多样简约醒目
  首先,文字的颜色应与背景的颜色有较大的反差突出背景。例如,黑色的背景就应选择白色、黄色等鲜亮颜色的文字;白色的背景就应选择黑色、深蓝等深色的文字等。
  其次,文字的大小与字体也要注意。要照顾到视力不好的同学,还有坐在后排的同学。文字的字号最好在30以上。一般课件的大部分内容用宋体,引用的材料多数用楷体,若引用的是古人的诗词、史书中的记载多用隶书,等等。
  二、巧用按钮,操作性强
  据笔者多年观察教师在开设观摩课、评优课时容易产生紧张情绪,会忘记一些事先设计好的环节,而下一张幻灯片播放时才想起漏掉的部分,再来查漏补缺。也有些教师在做了一张又一张的幻灯片后,想要加深学生对一些难点的理解,可实际授课中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这些难点,于是那一张张的幻灯片便显得多余。
  以上种种现象,几个小小的按钮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请看上边的这一组按钮,这是笔者在制作《难忘九一八》课件时在页面的最下面设置的一排按钮。这五个按钮不但简洁,而且对上课老师有很好的帮助作用。笔者将本课的授课分为五个环节:“导入”、“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思维升华”和“练习”。我仅以“导入”环节为例,“你知道近几年我国有哪些重要的纪念九一八事变的活动吗?”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不一定参与积极,于是笔者接下来呈现下一张幻灯片:三幅近两年纪念九一八事变的活动照片。紧接着抛出问题:“九一八事变”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来引入本课。也有些班级学生知识面较广,可以回答出很多。遇到这种情况,笔者无需再呈现下一张幻灯片,直接过渡到本课即可。此时,直接点击页面下方的“九一八事变”这一按钮就可以直接进入本课的下一教学环节了。
  三、选择图片,准确精当
  历史课堂教学中用到的图片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地图、历史照片、历史人物画像、历史事件绘画作品、历史漫画等多种类型。课堂教学中我们在处理这些图片时要注意以下环节:
  首先,图片的选择要准确。有些图片历史课本上或其它史书上有,我们可以直接扫描下来使用即可;但更多时候,我们需要在网络上查找我们所需要的图片。有时,同一个主题我们搜到的图片有很多,这时我们就要注意选择。我们在网络查找图片时一定要对图片的出处以及注解特别关注,反复考证过后方可采用。
  另外,对于地图的选择也要格外注意。不同朝代时期的中国版图是不完全一样的,即使是相同朝代的版图也会有所区别。
  其次,图片的使用要有价值。据笔者观察,很多历史老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习惯大量采用图片,以丰富学生的视野,使历史课堂更生动更直观。但在课堂教学中,也会有一些图片的使用价值并不高,反而会耽误学生的时间。尤其是针对非重点难点知识若过多使用图片,反而会让课堂重难点不突出。因此,课堂上图片的使用一定要得当,要体现重难点。
  四、选择材料,可读典型
  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使用材料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材料的选择要具有可读性和典型性,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课文;若使用不当,不仅耽误了学生的时间,而且还会对原有知识的构建造成影响。
  在《难忘九一八》一课中,“九一八事变后为什么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这一教学环节就非常适合采用材料分析的方法。教材中对蒋介石不抵抗的原因没有做任何介绍,如果此处不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学生心理很难接受,也一定会有各种疑问,这势必对学生理解后面的知识点构成障碍。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以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些能够反映蒋介石出发点的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进而讨论分析得出原因。
  事实证明,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小组讨论,能够明显得出以下结论:(1)中日双方实力悬殊,中国战则必败;(2)担心共产党的力量在抗日斗争中发展壮大,认为“攘外必先安内”,将剿灭共产党作为第一要务;(3)交出东北,可确保其他华东华中以及江浙十八省的安全。进而认识到蒋介石是从其代表的阶级利益出发,做出不抵抗的决定。这样,学生既能历史客观地看问题,又能在阅读分析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视频选择,适当取舍
  多媒体课件确实有很大的特点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它可以全方位调动学生感官,视频播放就是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在教学实践使用视频的过程中,笔者以为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1.使用的次数不能过多。播放视频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希望通过观看视频,从视频当中提取到一些对学习课文有帮助的知识信息。一节课使用一次视频播放效果最好,实在需要也尽量不超过2次为宜。
  2.视频的选择一定要紧贴课文。对于某一事件我们从网上可以搜索到很多视频,这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选择与课本内容最为接近的。但视频播放的内容,最好是书本未涉及到的,并对学生理解知识有帮助的内容。过长的内容,一定要有适当剪辑。
  现在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率越来越高,但它对课堂实际教学究竟能产生多大效益,这还需要我们每个教育者自己去实践和探索。
其他文献
通过高压输变电设施现场的测试,剖析变电站设备和高压输电线路的噪声等级及频谱特性.利用语义细分法和等级评分法对典型输变电设施噪声进行人体感受调查试验.提出高压输变电
以某车型车内噪声声压级为目标,以单一源求逆法辨识排气噪声体积加速度,并测试排气口到车内噪声目标点的声学传递函数。计算排气管口通过空气传递路径到车内噪声的贡献量,得知任
在主动悬架与EPS集成控制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控制策略设计及其仿真计算分析基础上,为进一步验证集成控制系统车辆的抗侧倾能力,进行了车速为50km/h和60km/h的蛇行试验,试验结果
近日,科技部高新司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欧Ⅵ重型柴油机开发及应用”项目验收会。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汇报,审阅了验收资料,经质询和讨论,一
2018年10月16日,科技部组织专家对“十二五”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空间辐射测量基准源研制”项目进行了验收。该项目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
当今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教师也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对于语文教学,多媒体从各个方面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器官感受,使小学生语文教学耳目一新。多媒体教学方式充分发
针对汽车缓冲吸能式保险杠在瞬间将汽车撞击产生的动能转化成多向撞击状态,实现多点同步或异步衰减吸收的目的.基于Hypermesh 软件建立汽车缓冲吸能式保险杠正面碰撞有限元模
2003年12月,据农业部160个农区物价信息网点县调查,与上月相比,粳米、标准粉、精粉、小米和大麦市场价格小幅上涨,中晚籼米和玉米面价格略有上涨,早籼米价格基本持平;与去年同期相
研究基于Kirchhoff 公式建立起的电晕可听噪声理论预估模型在实际中的适用性.线路自身参数及所处环境参数都对电晕可听噪声产生影响,根据已有模型,分析计算导线半径、导线架
通过整理总结韩国语接续词尾“-ㄈトフト”的一系列统辞特征,结合教学经历,发现《韩国语教程2》教材中对接续词尾“-ㄈトフト”统辞特征记述的不足,并探讨其更有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