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村庄,一个人的世界

来源 :语文世界(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kkkmmm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了?
  邂逅这本书,是在五月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书柜里被人遗忘的一角。
  起初,这本书并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兴趣。因为其语言实在是平白无饰,文笔不如《精神明亮的人》一般辞藻华丽,剧情也不及《白夜行》一般跌宕起伏。就好像一个归隐山林的老者,絮絮叨叨地讲述着上个世纪的故事。你有些犯困,但不得不听。可正是这些朴实无华的语言,引领我走进了一个纯真美好的大自然的境界,让我听到了大自然真正的声音。
  那么,现在请让我们静下心来,摒弃纷扰,一起打开这本神圣的书吧。
  翻开此书,映入眼帘的便是些“牛”“马”“羊”之物,这便是刘亮程先生与众不同之处。当人们都在与动物世界保持距离时,刘亮程先生却热爱为动物而歌。
  一次他在田野中睡醒,发现自己身上多了很多被小虫子们咬得又红又痒的小疙瘩,便写道:“我想它们和我一样美美地睡了一觉。有几个小家伙,竟在我的裤子里待舒服了,不愿意出来。”对于这种人们极度厌恶的事情,刘亮程先生竟然能以近乎宠溺的口吻来叙述。除此之外,他还喜欢与虫并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和牛一起在田野中漫步,喜欢看着太阳从东边升起,再从西边落下……凡是与自然有关的事,他都无比热爱。
  这,不就是我梦中的模样吗?
  坐在时间的溪水里垂钓天上的星星,不必终日奔波于风尘。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看种子播撒信念,古树撑起苍穹……
  刘亮程先生和我一样喜欢大自然的单纯。一天,他躺在土坡上想心事,忽然发现身后的野草全开花了,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他也忍不住笑起来,进而如看见老朋友一般,前仰后合地大笑。这在现代人眼里,一定觉得他疯了吧?殊不知,这是一种真正的快乐——来源于人与自然刹那间神秘的共鸣。譬如,清晨悄悄停留在嫩叶上珍珠般的露珠,午后慵懒地散落在桌角的阳光,夜晚偷偷从窗台射进来的一抹皎洁月光,让人无限遐想,无比心安,似乎回到了久远的远方,心像婴儿刚降临人间般洁白无瑕,幸福不经意间就从心口里如甜甜的蜂蜜般缓缓淌出,漫出。
  此书中还有一段我很喜欢的文字:“这只甲壳虫没有马上死去。它挣扎了好一阵子了。只是动作越来越无力”“它一下一下往空中蹬腿时,我仿佛看见一条天上的路。时光与正午的天空就这样被它朝天的小短腿一点点地向西移了一截子。”初次看这一段文字时,我不禁感慨作者丰富的想象力,竟能把小虫子濒死前无力地蹬腿和时空与天空的变幻联系起来,又能反衬出虫子的渺小;看第二遍时,我又体会到作者那份超乎常人的耐心与对渺小虫子的悲悯。“它们来不及创造文化和艺术,来不及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这对我们人类来说是多么悲哀的事!可虫儿们依旧热爱自己短暂的生活。它们从不奢求这些自己几辈子都干不完的事,仅仅是想在濒死前再吃一口美味的青草,抑或是再爬上一个高耸的小土堆,再或许是瞅一眼夜晚灿烂的星空,便足矣,带着短暂而简洁的记忆悄然消逝。尽管被死神紧紧地压在地上,那无力却顽强的蹬腿表明了它对世间的留恋与热爱。快乐地降临于世,亦快乐地离开。而不像“我们这一群智慧的个体,在漫长的人生中寻找痛苦和煩恼”,实在是自愧不如啊。
  虫儿的生命“简洁地只剩快乐”,而我们人类的生命可没那么简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愈来愈寻不到生命的本质。学会了为奉承而不是为快乐而笑,也开始为表演而不是为悲伤而哭。我们开始背叛生命的意义而生存,似乎在不断前进,可眼前却是一片迷茫和荒芜。
  你,有试过这种感觉吗?辛苦工作十余载,却赚不到一份安定;官场交友几十年,却得不到一颗真心。终有一天,你蜷缩在人群的角落,等待着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降临。此时,一束阳光撕裂天空向你奔来,那是刘亮程先生带着他平淡如水的文字走进你的心房,用清脆的虫鸣鸟叫声叫醒你:“不必为市嚣而烦恼,大自然一直在你身边为你鼓舞,为你歌唱。”大自然总是那么温柔,用它宽阔的臂膀来安抚受伤的人们;又是如此单纯,即使天塌下来了,它也在歌唱。
  纵使它是如此深爱它的孩子们,却依旧有非分之人对它不恭不敬,破坏甚至毁灭。世界上已经有许多物种在人类的追杀下早已消失,有的“憔悴为暗淡的标本”,储存于生物学家的实验室中。“天地虽大,邂逅时难。”虫儿们因不具备记忆与文字的能力,悄声无息,所以没有可以流传的故事,只能屈服于命运。生物学家还告诉我们:生物物种现在仍然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在消失,但“好像消失在水里”,我们似乎一点察觉都没有。直到今天,我看完了《一个人的村庄》,才彻底明白“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含义。动物与人,生来平等,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我们应该像刘亮程先生一样,把地球上的所有物种视为自己的朋友或邻居。而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人类的摇篮,也是人类最宝贵的天然遗产。人类只有遵循这一自然法则,才能诗意地栖居在这个大地上。
  现代人大多向往热闹繁华的都市生活,像刘亮程先生和我一样“不喜牡丹,却甚爱莲花”的人亦有多少?希望大家在城市中迷失方向时,能在刘先生的书中找到答案,善于发现每一个生命的故事,热爱且敬畏动物。能够在大自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灵魂的归宿。
其他文献
攻克文言文翻译,理解是基础,得分的关键是翻译好采分点。而采分点大都涉及特殊的文言语法现象,因此熟悉语言的运用法则对考生来讲必不可少。本文结合以往高考中的翻译句子来谈一谈抓得分点的技术要点。一、比照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来确定“谓语”的词性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裝句”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
期刊
各位同学:  下午好!首先,我祝贺大家完成学业,开启人生的新篇章!今年的毕业典礼首次采用线上和线下同时进行的方式,这当然显示了科技昌明给我们带来的远距离沟通的便利,但更充分表现了我们应对疫情的无奈。新冠病毒从去年年末对人类社会开始发动攻击以来,迄今为止并没有减缓它肆虐的强度,我们依然没有寻找到对付它的有效武器。因此,全球社会也承受了“二战”以来最为深重的灾难。这些灾难不仅仅包括生命财产的损失,而且
期刊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中文系全体教师,衷心祝贺大家在这个非常的年份,克服种种困难,学业有成,即将开启下一段生命历程,也衷心祝福大家未来的人生旅途一帆风顺,如花似锦!  而大家一起见证的这个毕业典礼,也终将载入北大中文系的史册,成为系史上特别的一页。这也许是老师们离自己的大部分毕业生距离最远的一届典礼,但或许也是距离最近的一届,因为我们全体老师的心和大家更紧密地联系
期刊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李颀的诗句常常有出人意料的地方。可惜后人有时候胶柱鼓瑟,常常将很好的诗句解释得拘泥穿凿,失掉诗歌的趣味。比如这首《送魏万之京》的第一句,方东树《昭昧詹言》里说:“言昨夜微霜游子,今朝渡河耳,却炼句入妙。”其实本来很有意趣的诗句,被他一解释反而没有那么妙了—
期刊
暖阳下 我迎芬芳 去寻黄裳的姑娘  我坐在了那座城头上  你城角躲迷藏  城角躲藏的小姑娘 你眉间添新妆  你说一个人在求凰 一个人逗情郎  踌躇模样 我狼狈更彷徨  笑靥明亮 你躲在我身旁  我说黄裳姑娘 你的幽香  我把你放心上 溢满了我心房  黄裳姑娘 柔荑自清凉  她对我赠花囊  荑草也芬芳  暖阳下的城头上 有這样一姑娘  芙蓉不及了美人妆  翠袖笼兰香  姑娘你让我心荡漾 小鹿在乱撞 
期刊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利用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学习空间,创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式’学习生态,为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服务”。“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学习任务群之一,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
期刊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上册写作指导《如何做到情景交融》认为“一篇景情自然融合的文章,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心灵的触动和情感上的共鸣”。我校为江苏省乡村中学创意写作课程基地,运用创意写作的理念和方法积极开展写作实践活动。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在写作中,可以尝试运用移情的方法来完成优秀作品的创作。一、触景生情,写出真情实感  生活中充满了快乐,但也有伤心、发怒的时
期刊
初识夏完淳,缘于小学时看到的那首《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诗中的千般无奈、万般悲慨让我深受感染。这样悲壮的诗句,竟出自一个不满17岁的少年之手。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想那日束发从军,想那日霜角辕门,想那日挟剑惊风,想那日横槊凌云……”这一曲《南仙吕》是他的自叙,从中,我仿佛看到一位白衣少年纵马黄沙,在战场上呼啸往来,以身破敌。他心怀大明的乾坤,置身于风云变
期刊
微言语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微言语  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微言语  当一切看起来无可挽回之时,我跑去看石匠重复锤击他面前的岩石一百次,而那块石头连一个裂缝都没有露出来。接下来的第一百零一次锤击之时,此石一分为二。不是因为这一次锤击,而是因为你的始终如一。微言语  生命好在无意义,才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