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路径与思考

来源 :语文世界(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erorn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利用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学习空间,创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式’学习生态,为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服务”。“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学习任务群之一,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与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笔者以《诗经》整本書阅读为抓手,试图找到一条比较有效的教学之路。本文就开展的路径做一点探讨。

一、《诗经》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基本路径


  (一)内容阐述
  1.以自媒体为媒介
  指学生能够根据《诗经》中选取的篇目,把网络、QQ、微信等三大平台作为途径或手段,进行《诗经》整本书的阅读活动,使活动的形式变得开放、有趣,进而从这些活动中感受《诗经》的美,同时使学生的读写视野得以拓展,语文思维得以发展,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2.以“读、写、秀”为抓手
  “读、写、秀”既是教学的三个环节,也是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在此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均是活动的主体,但教师还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读是基础,写是创造,读和写是“秀”的先决条件,“秀”的目的就是展示学生的读与写。
  (二)基本路径
  整个教学活动经历了四个环节,除去教师前期的准备阶段,从展开到结束历时四周半。
  1.前期准备,分门别类
  《诗经》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其诗简洁而不简单,众“美”纷呈。孔子以“思无邪”三字高度概括。本活动以“美”为线,把《诗经》分为八类,每一类里精选几首代表性作品供学生挑选。具体如下。
  (1)温柔敦厚之美
  ①后妃之德:《周南·关雎》
  ②后妃之本:《周南·葛覃》
  ③后妃之志:《周南·卷耳》
  ④后妃之致:《周南·桃夭》
  ⑤后妃之品:《周南·樛木》
  ⑥后妃之美:《周南·芣苢》
  (2)爱情之美
  ①真爱不必得到:《周南·汉广》
  ②永以为好:《卫风·木瓜》
  ③忐忑约会之美:《邶风·静女》
  ④相思之美:《王风·采葛》
  ⑤懂得之美:《郑风·子衿》
  ⑥求不得之苦:《秦风·蒹葭》
  (3)婚姻之态
  ①琴瑟和鸣:《齐风·鸡鸣》
  ②默契感恩:《郑风·女曰鸡鸣》
  ③风雨相伴:《郑风·风雨》
  ④思夫:《卫风·伯兮》
  ⑤轻慢:《邶风·终风》
  ⑥怨尤:《卫风·氓》
  (4)君子之儒
  ①君子典范:《卫风·淇奥》
  ②孤独之苦:《王风·黍离》
  ③生不逢时:《王风·兔爰》
  ④岁暮自勉:《唐风·蟋蟀》
  (5)归隐之选
  ①归隐之源:《邶风·式微》
  ②决绝弃世:《小雅·鹤鸣》
  ③独卧高山:《卫风·考槃》
  ④逍遥兼忧:《魏风·园有桃》
  ⑤悠闲自在:《魏风·十亩之间》
  ⑥寻找乐土:《魏风·硕鼠》
  (6)生活之味
  ①健康喜乐:《豳风·七月》
  ②宴饮之乐:《小雅·鹿鸣》
  ③流民之伤:《小雅·鸿雁》
  ④耕种于田:《周颂·噫嘻》
  ⑤丰收酿酒:《周颂·丰年》
  ⑥艰苦劳动:《魏风·伐檀》
  (7)战争之苦
  ①卫国豪情:《秦风·无衣》
  ②东征平叛:《豳风·东山》
  ③赞美戎装:《秦风·小戎》
  ④厌战思乡:《小雅·采薇》
  ⑤徭役繁重:《魏风·陟岵》
  (8)礼乐之俗
  ①祭祀之礼:《小雅·楚茨》
  ②嫁娶之礼:《召南·鹊巢》
  ③丧葬之礼:《秦风·黄鸟》
  ④宴饮之礼:《小雅·宾之初筵》
  ⑤仪容之美:《小雅·都人士》
  2.成立小组,明确任务
  (1)成立读书小组
  要求学生寻找志同道合之人,以五人为单位,拟好小组名称及口号,确定好组长。
  (2)下达读写任务
  要求人手一本《诗经》(赵逵夫注评),小组内部从八类中确定好要研读的篇目,每类一篇。
  (3)建立读写交流群
  交流群分两个:一个是全班参与的大群,用来交流每个小组选定的篇目(尽量避免重复)及各组读写的进度及情况;一个是本小组参与的小群,用来交流小组内部读写过程中的分工、遇到的问题、各自的感受等等。
  3.利用时间,自主读写
  (1)时间保证
  规定每一类完成的时间为三天。基本固定读写的时间段。
  ①黄昏读时间段(每天下午六点三十分到六点五十分)进行自主阅读。
  ②每周一节的阅读课进行自主阅读和交流沟通(阅读阶段)。
  ③每周末假期的一个时间段进行资料查找或博览别人的阅读评论。
  (2)如何读
  “阅读是基础,没有读,就做不到有感而发,就不能触景而作。”本活动要求学生进行三读即素读、研读、情读。
  ①素读。南怀瑾先生曾说:“所谓素读就是一种朴素纯粹的读,是一种不求甚解的读,是一种声音琅琅、抑扬顿挫的读,是一种像唱歌一样的读,一种来来往往地、反反复复地读。这看似一种很笨的方法,却是培养天才的最好的方法。”梁实秋先生也说:“正是因为经过素读,我们认识了文法的要义,体会到了书词炼句的奥妙。”确实,素读是一种直扑文本、直面文本的,为读而读、想读而读的读书方法。“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诗经》很直观地体现了民俗的苦乐哀怨,通过素读,学生就能直接感受其中的真意。   ②研读。可理解为一种深入性的阅读,以获得较深入较全面的知识为目的区别于浏览性阅读、趣味性阅读等。研读《诗经》强调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接受情感熏陶。要做到这点首先需要教师进行“导读”,通过有意的初读,让学生初步学会抓住诗歌的重点字词句、主要内容和相关的问题制定层次性研读目标,形成独特的思考点。也可以针对诗歌中的疑难点,有意识地设置争议情境,让学生参与争议,既给学生参与感,又给学生发言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创新思维只有在自由自在的思维空间中才能孕育、诞生。
  ③情读。即在素读、研读的基础上对诗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后,通过登台诵读的形式(可以轻诵、可以配乐诵、可以分角色诵、可以演诵等等)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3)怎样写
  “写作是吐纳,是独立的自我情感的抒发和自我思考的呈现”,写是读的升华。首先教师要向学生传达原创的精神,不管好坏,基本要求就是出自我思我想。林明老师认为“自己创作的文章,就可以叫伟大的作品,无论写得多么差,都必须将之视若自己的亲生儿女,去珍视它、爱抚它、保护它”。余深以为然。其次教师要做好“导写”,要教给学生写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可以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评论,也可以展示名家的创作评论。每一类诗歌读完后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一次创作,写的内容可以在小群里探讨,尽量做到每人一个切入点。写完后发布在群里,进行小组内部的互评互改,然后把修改后的文稿打印上交。
  4.展示分享,秀出效果
  “秀”为网络用语,是英文单词“show”的音译,为“展示,炫耀”之意。“阅读和写作是‘秀’的先决条件,‘秀’归根到底就是阅读、写作成果和经验的展示、交流和分享。”本活动中,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形式、多个场合进行展示。每一次“秀”都有不同的亮点和作用。首先,把学生定稿的文章发布到班级阅读群,供大家阅读赏析。此“秀”让学生有辛苦劳作后的兑现感,能促进他们对作品的打磨。其次,利用课前八分钟的时间展示一篇作品,先由作者朗读介绍,再由全班同学赏析,最后由一个小组点评。此“秀”让学生有成就感,同时也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再次,从每一类作品中挑选出十篇佳作,张贴到班级佳作展示栏中,再从十篇中挑出三篇在校报上刊载。此“秀”让学生有获得感和自豪感,能很好地推动他们继续创作。

二、思考


  在当下,整本书阅读教学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系统成熟的教学模式和阅读方法。本文也旨在探索《诗经》整本书阅读的一个有效路径,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在读、写、秀中理解和体悟传统文化,提升和发展语文思维,学会如何构建和运用语言文字。从完成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加强学习,积蓄足够的理论水平
  笔者在开展《诗经》整本书阅读的前期有进行理论学习,但不够细,不够深,在实施之始仍有一定的模糊性。在聆听了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林明老师的讲座和阅读其著作后,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对《诗经》整本书阅讀的定位与设计,不断调整活动策略,才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
  2.重视“导读”“导写”,并渗入到学生思考、写作等方面的生成过程
  教师的“导读”“导写”是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应准备得具体而有针对性。同时要注意不能只是上完就了事,还应延展到学生的思考、创作过程中。本次活动中,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阅读及创作的要求及方法的指导后,并没有过多参与到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创作过程中去。比如,笔者告诉学生评论法后,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理解及资料收集对诗篇进行评论,而对怎样结合自己的理解与他人的看法,形成自己独有的见解与作品这个过程没有深入指导,因而学生写出来的作品明显深度不够。
  3.趁热打铁,开展拓展阅读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既是主体之一,更是统筹者。在学生阅读讨论写作交流后,要适时地给学生解读原诗,打通原诗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诗歌的思考与理解更加全面、深入和厚重。应该引导学生比较思考不同作者、不同文章对诗歌的不同解读,挖掘他们立论的逻辑起点和论证思维,从而生成自己的思想。
其他文献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这是韦应物的诗《寄全椒山中道士》。在燠热的天气里忽然想起这首诗,或许是和自己近来的心境有关。如果某一天,一首原本熟視无睹的诗忽然让你心有所动,其实就是诗境恰好契合了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所以说,审美有时候就是照见自我的过程。  这首诗打动我其实是“落叶满空山”那一句,不过,诗歌的奥妙就在于
期刊
期刊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农具的展览。城里的孩子可能都没有见过,农村的孩子大部分可能也没见过。这些农具每一样我都熟悉,小时候全用过。由此我想到乡村生活对我写作的影响。  小时候放过几年牛,有个经历很多年都忘不了。那时候我们刚买一头小牛犊,正吃奶时从母牛身边带走的。我去放牛,有天下午它吃饱了,我牵着它回家。正走着它突然开始狂奔,缰绳一下子从我手上脱开。我跟着一路狂追。小牛跑了两里后停下来,在一头母牛身边打转。
期刊
古代文化常识题是高考语文卷中的一个难点,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数据,有的试题答对率仅为29.3%。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探究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错项的设计方法,无疑有助于我们精准地作出判断。  综观近三年的相关考题,命题者在错项的设置上,主要运用了如下方法。  1.张冠李戴。指的是命题者在事物、事件的对象上设计干扰,即将甲说成是乙。比如。  (1)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
期刊
中青报:你看的第一本小说是什么?  徐则臣:小时候在农村,看的很多书都是传来传去,早就没头没尾,很多年之后才知道,哦,那是《金光大道》《艳阳天》……看的第一本完整的严肃文学长篇小说是《围城》,小时候每个假期都会重新看一遍。但我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已经把金庸所有的武侠小说都看了。  中青报:2006年,你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第二年,写了《跑步穿过中关村》,小说和你的大学经历有关吗?  徐则臣:没有
期刊
攻克文言文翻译,理解是基础,得分的关键是翻译好采分点。而采分点大都涉及特殊的文言语法现象,因此熟悉语言的运用法则对考生来讲必不可少。本文结合以往高考中的翻译句子来谈一谈抓得分点的技术要点。一、比照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来确定“谓语”的词性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裝句”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
期刊
各位同学:  下午好!首先,我祝贺大家完成学业,开启人生的新篇章!今年的毕业典礼首次采用线上和线下同时进行的方式,这当然显示了科技昌明给我们带来的远距离沟通的便利,但更充分表现了我们应对疫情的无奈。新冠病毒从去年年末对人类社会开始发动攻击以来,迄今为止并没有减缓它肆虐的强度,我们依然没有寻找到对付它的有效武器。因此,全球社会也承受了“二战”以来最为深重的灾难。这些灾难不仅仅包括生命财产的损失,而且
期刊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中文系全体教师,衷心祝贺大家在这个非常的年份,克服种种困难,学业有成,即将开启下一段生命历程,也衷心祝福大家未来的人生旅途一帆风顺,如花似锦!  而大家一起见证的这个毕业典礼,也终将载入北大中文系的史册,成为系史上特别的一页。这也许是老师们离自己的大部分毕业生距离最远的一届典礼,但或许也是距离最近的一届,因为我们全体老师的心和大家更紧密地联系
期刊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李颀的诗句常常有出人意料的地方。可惜后人有时候胶柱鼓瑟,常常将很好的诗句解释得拘泥穿凿,失掉诗歌的趣味。比如这首《送魏万之京》的第一句,方东树《昭昧詹言》里说:“言昨夜微霜游子,今朝渡河耳,却炼句入妙。”其实本来很有意趣的诗句,被他一解释反而没有那么妙了—
期刊
暖阳下 我迎芬芳 去寻黄裳的姑娘  我坐在了那座城头上  你城角躲迷藏  城角躲藏的小姑娘 你眉间添新妆  你说一个人在求凰 一个人逗情郎  踌躇模样 我狼狈更彷徨  笑靥明亮 你躲在我身旁  我说黄裳姑娘 你的幽香  我把你放心上 溢满了我心房  黄裳姑娘 柔荑自清凉  她对我赠花囊  荑草也芬芳  暖阳下的城头上 有這样一姑娘  芙蓉不及了美人妆  翠袖笼兰香  姑娘你让我心荡漾 小鹿在乱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