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赏诗歌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知人论世”是鉴赏古典诗歌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诗歌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和创作本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健词:古诗词 知人论世 情感 主旨
  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之瑰宝,数千年间,它犹如飞流,穿越历史的尘埃,奔腾不息。古诗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阅读、鉴赏诗歌是中学生必备的语文素质,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那么,如何穿越历史时空理解古诗词呢?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就是一种重要的的方法。“知人论世”最早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白居易也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对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知人论世”的方法在理解作家的思想情感和创作本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知人论世”有助于体会作品寄托的情感
  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处时代有密切的关系,阅读一篇作品,要是不知道它的时代背景,孤立地看,往往很难深刻认识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意,“知人论世”能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较为客观的理解作者寄托在作品中的情感。例如,在教王安石《泊船瓜洲》时,如何让学生透过文字真正感受作者的情感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是王安石脍炙人口的诗句,大多数人都注意到了王安石锤字、炼字,“绿”字如何用得巧妙,如果只看到这一点,并未真正悟得王安石当时之情感。当时诗人第二次被起用为相,离开江宁时,内心十分喜悦,希望凭借皇帝的重用即所谓温暖的春风来开创变法的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既写了生机盎然的春景,又洋溢着奉召回京的喜悦之情。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和王安石创作此诗的时代,以及“绿”的深意,从而也就准确解读作者的情感。
  再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教参对教材进行了说明: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如果仅仅依据教参,很容易让人理解为辛弃疾通过勾勒优美的情境,向往安逸的生活。但若把词作放进宏阔的时代,读他的生平介绍,读他的《稼轩词》等等,那么我的眼前有了“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的辛弃疾;有了“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勾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感伤自己生不逢时、不得重用的辛弃疾……在這首词中刻画了“翁媪”的“醉”。一个“醉”字,点出了翁媪的微醉、陶醉,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作者的自醉,“情浓方为醉”“沉醉始见忧”,闲适非其所愿,此词也应包含着怨艾的感情,是表现其爱国思想的一种变调,是诗人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潜在情感的表露。于是对文本的体悟因历史而厚实。
  2.“知人论世”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旨内涵
  诗歌的最大特点和作用便是“言志”,古典诗歌讲究含蓄美,在抒情言志时往往含而不露,所以在理解诗歌的主旨内涵时,往往也要用到“知人论世”的方法。
  唐代诗人孟浩然虽布衣终身,但出仕的愿望十分强烈。733年,张九龄任承相,孟浩然希望得到他的引荐,写了《临洞庭湖赠张承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揖,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独有羡鱼情。”作者想渡湖苦无舟揖,只好临渊羡鱼。实际上作者的干谒之意是十分强烈的,用“欲济无舟揖”喻出仕无人引荐,用“独有羡鱼情”喻出仕的愿望,但整首诗不露干乞之痕,写作技巧确是超人一等。
  如果不注重“知人论世”,妄论古人之文,文学史上也闹出不少笑话。唐代诗人杜牧曾写下咏史名作《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人通过二乔的命运喻示国家安危、社稷存亡,表现赤壁之战的意义,宋人许彦周却不问这些,在其所著诗话中讥讽杜牧:“社稷存亡,生灵涂炭却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注:对杜牧的贬称)不识好恶。”许氏不了解诗人写作的意图及赤壁之战的背景与意义,以至对此诗产生了误解。
  总之,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一定要重视引导学生查阅必要的资料,了解诗人及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创作意图、创作动机、作品的社会影响、以及前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打开古诗词大门的钥匙。只有“知人论世”才能更深刻、更透彻的了解作家的思想情感和创作本意。
  参考文献
  [1]马婷婷.“知人论世”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6.
  [2]姬长娇.“知人论世”法在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运用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2.
  [3]王菲.知人论世法在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的运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本文以高职卓越校建设为契机,探索现代高职外语教师发展的新素质与能力要求,建构卓越外语教师评价标准体系和有效激励机制,并同时探索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高中语文是专业课里最为重点的课程之一,它是有丰富的文章组成.这些文章包括人文的性质和工具的性质.它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学生来说,学习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尤瑞克林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9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
企业战略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在这种背景下,文章首先对战略管理的意涵进行了深入探究,进而分析了战略管理与企业成
期刊
摘 要:本文将围绕当前事业单位人事考核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藉此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以期对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能够切实发挥职能实效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人事考核;考核指标  现实中,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人事考核时,存在着诸如重年度考核,轻平时考核、考核内容不具体、考核程序不规范、考核指标针对性差以及缺乏考核监督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单位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序开展。因此,下文将就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立德树人,帮助学生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庄严隆重的成人礼活动对未成年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笔者分析了高职五年一贯制学生特
摘 要:近些年,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上升,整体上带动了各领域中的大小企业的发展,而在当今的社会中,各行各业以及各领域的竞争都正处于一个白热化阶段,人才作为一种资源俨然成为了管理环节中的重要因素和环节,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本,本文将对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对策;探讨  当今,我国的综合国力正处于一个全面提升的阶段,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脑普及了,私车、公交车多了,办公的、居住的高楼拔地而起,复印机省去了人们许多抄写工作,工作进入了快节奏轨道……人们,特别是工薪层(雅称白领)和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