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内陆开放高地“大”起来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创新开放模式,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这一要求,对重庆具有重要的指导性。
  最近五年来,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的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崛起,进出口总额由2007年的74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53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由11亿美元增加到106亿美元。市委、市政府要求扩大内陆开放,拓展开放空间,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建立完善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到2017年,进出口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成为国内重要的内外资集聚地。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战略目标,对外开放必须有更大的手笔。具体地说,要在七个“大”字上做文章,让内陆开放高地“大”起来。
  构建大格局,促进外资外贸外经外包增量提质。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利用外资,不断完善“三会一通报”制度,建立工业、国土、国资、金融领域引资协调机制,加快出台鼓励跨国公司在渝设立功能性机构暂行规定,开展外资私募基金无项目结汇等外资试点;“三管齐下”发展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建立关贸、检贸、税贸、汇贸、信贸、银贸联席会议制度,实施“553”计划,建设生物医药等五个国家级出口基地、汽车检测等五个公共服务平台、展示交易等三大境外营销网络;推动央企、国企、民营企业三足鼎立“走出去”,鼓励企业围绕国内紧缺资源、装备、品牌和先进技术,开展海外投资、跨国并购和境外上市;加快推进服务外包“十百千万工程”,引导大学生创业创新创富。
  打造大平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融合发展。依托两江新区、保税港区,带动库区、“两翼”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两江新区国际开放功能完善,充分利用保税区政策,创新推进保税物流、加工贸易、离岸贸易、服务贸易一体化发展;引进标杆公司福特,推动形成“1+6+1000”汽车产业集群,吸引惠普等企业垂直整合,形成“5+6+700”笔电产业集群,引进贝克休斯等推进页岩气装备制造项目;推动中韩、中日、台湾等产业园建设,推进华侨城、国贸中心等十大城市集群外资项目,促进产城融合。
  创建大基地,推动农业现代化标准化发展。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扩大开放是现代农业上规模、上效益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立足区域特色,发展蔬菜、柑橘、渔业等优势产业,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国外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谋划引进新加坡食品园等,发挥“三化”统筹示范带动效应,推进重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动国家级苎麻、八个市级农产品出口标准化示范区,以及42个标准化农产品出口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助推苎麻、榨菜、桑蚕丝、中药材等出口,促进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农民增收;加快完善西部最大的双福国际农贸城集散功能。
  建设大口岸,打造全球商品集散分拨中心。积极优化口岸通关服务,推行保税港区“区内注册、区外运作、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检验检疫直通放行的快捷口岸通关,形成大通关、大物流、大经贸格局;推动建立沿线中东欧16国经贸合作机制;推动欧洲分拨中心纳入境外经贸合作区规划;成为内地首个中欧安智贸试点城市;推进铁路枢纽站直通口岸及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建设;引进UPS、DHL等国际货代物流企业,进一步拓展周边省市市场,提高经由重庆转口的外地货物占比。
  构建大通道,促进内陆沿边联动发展。促进“一江两翼三洋”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推动渝新欧五定班列实现每日一班、常态化运行,加强渝新欧回程货源组织;组织推动渝沪“五定”快班轮、重庆至四川“水水中转”集装箱班轮航线稳定、高效运行;促进渝深铁海联运常态运行,推进渝昆缅越、渝桂越国际铁路集装箱试运,维护国家能源战略及周边安全;加快建立沿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协作机制,南向与广西凭祥、云南瑞丽,西向与新疆霍尔果斯,北向与内蒙满洲里、二连浩特等共建加工出口基地,扩大进出口规模。
  服务大民生,助力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要打开大门搞建设、办事业。在重大工程、环保项目上,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让群众参与决策和利益分配的机制;在文化建设方面,引进国外大型综艺节目,推动铜梁火龙、火锅餐饮、杂技等文化产品走出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推动中加合作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卫生项目,加快引进丹麦福利养老产业,吸收借鉴国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先进社会管理模式;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与益可、摩根大通等签署碳排放权交易,引进英国诺实科技公司等共建中英低碳产业园。
  实现大合作,加强国别地区经贸交流。与美国芝加哥、洛杉矶等城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渝设立加州州府萨克门托市经贸代表处,开通重庆与美国直航,争取将页岩气开发纳入商务部中美中加商贸联委会议题,扩大周边经济往来;积极参与中韩、中日自贸区建设;促进新加坡、荷兰等投资建立农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两江新区CEPA示范区,推动香港四大商会联手投资30亿美元打造香港新城及香港钟表珠宝生产展销基地;推进ECFA先行先试区;推动“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更名升格为“中国西部国际投资暨进口消费品交易会”,扩进口,促消费,惠民生,使其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展会和加强对外经贸交流的重要战略平台。
  (作者系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其他文献
编辑同志:  您好!  我毕业于滁州某师范大学,已经当了14年的化学老师。其实,从事这个职业并非我所愿。读高中时,美术老师曾建议我考美术院校,但家里人都劝我,说:“师范学校学费低,有补助,而且工作稳定。搞艺术吃个饱饭都难。”于是,我成了一名老师,兢兢业业地工作。  去年,我到一名差生家里家访,但家长推说有事。结果,我发现他竟是忙着在牌桌上“酣战”。我找家长谈话,家长却说:“读书有什么用?我们隔壁的
北碚区:把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打造成“学习中心”    一是进行集中学习。以十七届四中全会、市委三届六次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对农村党员、致富能手和广大群众进行集中教育,邀请领导、专家上党课或作辅导报告110余次。二是利用远程教育站点进行灵活分散的学习。适当划分从业群体,利用农闲、夜晚时间分散学习,保证学习、生产“两不误、两促进”。三是定期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聘请农业专家、致富能手、技术人员为党员
“要不是报社的同志牵线搭桥,我哪会这么快就找到新工作!”春节刚过,26岁的刘明胜就接到重庆新禹富生矿业公司的电话,告知他已被公司招聘为铲车工的消息。  闻此喜讯,刘明胜激动地拨通《武陵都市报》社会新闻部副主任曾素芳的手机,说了一大通感谢的话。“我会珍惜机会,努力工作!”刚刚遭遇失业的刘明胜真诚地说。  刘明胜原在广东一家玩具厂打工,去年底,工厂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倒闭了。在那里打了3年工的刘明胜不得
2016年5月的一天,重庆果园港。  这天清晨,暖风带着熏人欲醉的暖意,灌醉了江畔的新绿。  港外,随着汽笛悠长的尾音,一艘艘载满集装箱的巨輪迎着江上清风,缓缓驶入主航道,向长江下游进发。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来重庆考察时的一句话,让这个港口着实红了一把——在果园港考察时,看到设施齐备的港口已初具规模,总书记说:“这里大有希望!”  一句“这里大有希望”,点燃了果园港满满的信心,也让重庆升腾起
古代有见识的官员,都相当重视家庭教育,都有严格的家训,都期望后代能成才,知书达理,以维系良好的家风,延续家族的良性发展。  重言传,更重身教,力戒儿孙奢靡浪费  唐朝的卢承庆博学有才干,曾任宰相,临终时交代儿子:“我死后就穿平常的衣服入殓,不要用牲畜祭奠,坟墓的高度只要能辨认就行了,不要过于高大宽广;只用棺材,不需要棺外椁,那样太浪费了;碑文只记载官号和生卒年月,不要弄许多漂亮话在上头。”这无疑是
今天是感恩节  我在遥远的异乡  回忆往事  倍感温馨    年轻时家境贫困  从中学直到大学  是人民助学金  将我学业支撑    我用我多彩的笔  描绘绚丽的山河  我用我感恩的心  颂扬祖国和人民    我的《冉庄诗选》  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大奖  党和人民便给了我  不薄的重任和殊荣    我曾向黨多次申请  愿成为共产党的一名新兵  组织说我在党外比党内更好  我听信这指示直到六十高龄
2012年9月3日,初秋的天空如泼满青釉。南川宾馆的会议室内一片肃穆。  杨洋有些紧张地扯扯衣服下摆,收腹昂头,走向主席台。  此前,杨洋是渝中区解放碑街道团工委负责人。如今,他以南川区发改委副主任身份,在“凤栖金山·智荟南川”引进人才欢迎会上发言。  台下213名人才中,像杨洋这样“嫁接”而来的人才不在少数。  转型之忧  2011年12月12日深夜,万籁俱寂。  然而,看着案头上为党代会准备的
发展史反复证明,大城衰落往往根源于产业衰退,而大城崛起肇始于产业蝶变。金融危机在带给我们冲击的同时,也推动国内外产业转移,为重庆产业升级带来机遇,而国家扩大内需、产业振兴规划和赋予重庆的政策优势又给重庆带来跨越发展的巨大势能。    新兴产业能级提升——危机下的新跨越    在全球产业尚在金融风暴中颤栗时,重庆加速产业振兴,最早领略到了春天的气息,掀起西部信息产业新革命,成功集聚全球最大个人电脑制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即GDP)增长率来论英雄了。  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对干部起着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是干部干事创业的“指挥棒”。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是左右执政成败的关键节点。总书记的强调,就是要求各级组织部门把以前忽视的“软指
上海一家杂志社老总给表妹打电话,建议她“换个工作环境”,待遇是她现在的三倍。表妹当然没拒绝,但是,她请他们等三个月。  不是一个月后就要跟原单位合同到期了吗?表妹说,我应该给单位足够的时间去找接替我的人。  一个月之后,单位还没有招聘到合适的接替者。坦率地说,表妹也想早点离开,可她是个说话算数的人。又是一个月过去了,单位终于挑选到一个不错的小伙子。但表妹仍然没有急于离开,她觉得她有责任向小伙子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