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公平与效率关系浅析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xinghu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平与效率这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公平体现着人类美好的主观愿望,效率则体现着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二者之间的和谐和统一成为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当中,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以达到二者之间的和谐和统一,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分有利和必要的。
  公平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其内容受到具体的社会现状的制约。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公平问题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问题,是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一个概念,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其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主要有这样几种:1.平均主义公平观。一种手工业和小农经济的产物,追求平均,“均贫富”。太平天国的“无处不饱暖,无处不均匀”就是其典型的代表。2.等级主义公平观。这是一种以严格的等级制度为基础的公平观。这种公平观认为人天生就是不平等的,什么样的等级(或出身),就应该做与这个等级(或出身)相适应的事情,受到与之相适应的待遇,而不能有“越轨”,这样就是公平。3.资产阶级公平观。包括功利主义公平观和自由主义公平观。功利主义公平观是一种建立在西方功利主义思想上的公平观念。它主张以实现国家和全国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公平的目的,主张按照贡献来分配。自由主义公平观,其核心就是给予不同民族、不同身份、不同出身、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人以同等的竞争机会,也就是机会平等或起点平等。资产阶级这两种形态的公平观,其共同的起源都是来自个人的权利的平等以及个人的自由层面的平等。从人权宣言开始直到当代的资本主義社会,权利的平等以及个人的自由层面的平等是贯穿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史的始终的。这一种权利的平等、个人的自由是抛开了一切个人的差别,把人的所有具体属性统统抽象掉,最后在纯粹的“人”的基础上来探讨的。也就是说,整个资产阶级公平观的理论基础是纯粹的“人”的概念,而不是现实的人。4.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与资产阶级公平观相反,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认为只有在社会经济领域内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即消灭了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也就是说只有消灭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建立公有制,消灭了阶级本身,无产阶级才能在实际上取得平等的权利。马克思主义公平观是建立在现实的人的基础上的,这里的现实的人是处于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当中的个人,而不再是资产阶级公平观当中的只有“人”的抽象概念的人,从而从根本上克服了资产阶级公平观的理论先天缺陷。
  效率是一个属于经济学范畴的概念。经济学家们认为效率指的是投入与产出的比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效率问题是生产力发展问题。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效率是指人类价值活动过程劳动输入与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由此可以看出,效率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准。效率高,则生产力发展快,效率低,则生产力发展慢,甚至停滞。所以说,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追求效率的过程。所不同的就是在近代以前,这种追求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到了近代一直到现代,这种追求已经成为了一种自觉的行为。
  在人类追求效率的过程中,贯穿着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把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效率问题是生产力发展问题,公平问题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问题。那么,“效率最基本的(不是全部)是指生产效率,是生产力的外在表现;公平主要的是指社会公平,是生产关系的外在表现。”公平与效率之间体现的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辨证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那么,公平与效率之间也具有这样一种辨证关系:效率决定公平,公平对效率具有反作用。
  具体来说,首先,效率决定公平。公平是人类美好的主观愿望,但是这种愿望的实现需要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效率的实现。原始共产主义的那种公平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从公平的三种表现形式,我们可以看出,公平的本质是要求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不论是财富还是机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分配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由于市场本身所具有的缺陷,如竞争(无论是公平竞争还是不公平竞争)所带来的优胜劣汰必然产生的贫富差距,使市场在实现公平的过程中丧失了作用。自然的,实现分配公平的责任就落在了政府的身上。政府不仅可以通过各种调控手段来间接地缩小贫富差距,还可以通过政府的二次分配来保障因为种种原因所形成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这一切,只有在生产力达到了一定水平,社会物质财富有了一定的积累,才能够实现。
  其次,公平反作用于效率。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要通过人的劳动来实现。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决定生产力发展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如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等,使占社会人口极少数的人占有社会总财富的大部分,而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人则占有社会财富的一小部分。虽然富人们具有很强的购买力,但是其总量有限,所以这样的社会现实会导致社会整体购买力下降,投资萎缩,社会失业率上升,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全球经济大萧条就使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下,是很难谈提高效率的。从心理学角度讲,种种研究表明,被公平对待是对劳动者最大,也是最有效的激励。这样能够发挥其最大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实现效率。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天真的人类学家》是英国人类学家奈吉尔·巴利早年在喀麦隆从事田野工作时的笔记,真实地记录了他与喀麦隆多瓦悠部落的共同生活。“天真”是他的自嘲,意指文化差异带来的巨大冲击使作者对西方自由主义观念产生了幻灭,也是巴利对当地本土文化误读的结果。当地人通过“模仿攀附”殖民国家带来的民主观念和国家机构,消解殖民话语的权威性,以扭曲和修改的方式抵抗殖民改造。文化鸿沟和前殖民国家的“他者”地位决定了当
宋佳欣 馬淑霞
1.为了丰富大家的休闲活动,莫尔夫人决定去采购一些体育用品。可鉴于大家的喜好不同,所以她挨个询问调查了大家的喜好,并得到了相关的数据。  2.为了更直观地呈现所调查的结果,莫尔夫人交待谷拉拉将数据制作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对谷拉拉来说,这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任务。  3.谷拉拉:唉,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差事。  古拉格:将这里的人数按性别分类,你可以先制作出复式统计表,再根据统计表制作相应的统计图。  
内容摘要:“活动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学习变得不再枯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它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的教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美术 活动教学法 策略研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使得教学模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教学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美术教师就要对各类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寻找
1991年像一道高高的门槛横亘着。父亲用他最后的一丝气力,试图攀越它,但是山高高路迢迢,他没能翻过去,便倒在了这一年的夏天里。以后的日子里,土地上少了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而我却没有了至爱的父亲。  那时我的日子还没有现在这么好过,娶妻生子,收入不高,囊中十二分地羞涩。我把祖屋让给大姐夫,然后由姐夫和姐姐奉养父亲。父亲临去之前一个星期,我回去看他。他拄着拐杖走来走去,精神比往时略好,当时我没想到那是
刷叶子是我老家白果树一带对打猪草的叫法,有时候也叫寻叶子。这种说法大概是从解放初流传下来的。早期,人们生活条件差,人尚且填不饱肚子,哪有多余的粮食喂猪?因此,想要养猪,只得饲以树叶、青草。当时,最常见的猪叶子要数是构树叶了。构树叶之于猪,就如同人之于米饭或馍馍,那是猪的主要口粮,猪爱吃,吃后贪睡、肯长。构树多是家养的,一般栽在房前屋后或田间地头,猪圈旁边最为常见。它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容易繁
一.引言  自人类开始把各种事迹记录在册开始,阅读的习惯便在逐步形成。古时候,阅读是贵族人家才能进行的认知活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必须进行得一种认知活动,并且这种认知活动能力从识字就开始就在不断地被训练和提高。阅读它不仅是一种心理认知活动,而且还是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于阅读的眼动研究起源于西方,欧美国家对阅读眼动的发现、观察和研究开始的最
内容摘要:学术期刊因其产品的学术特性,与一般期刊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其编辑工作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学术特征。本文借鉴王国维的治学“三重境界”说,演绎出了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三重境界”。  关键词:学术期刊 编辑工作 能力特征 “三重境界”  传统出版物中,学术期刊是唯一以记载、传播、交流、传承精深知识,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为核心宗旨的纸质媒介。内容的专业性、信息的
内容摘要:在中西方广告发展的进程当中,由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原因,其在文化要素等诸多层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尝试从中西广告文化的特点入手,对其文化要素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中西方 广告文化 对比分析  随着广告行业的不断发展,中西方在广告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更加的深入和广泛。在不断的广告行业的互动过程当中,其在各自发展中的文化特色也在不断的凸显。因此,从中西广告文化的要素入手,探讨两者之间的内
内容摘要: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的部分之一,从文学作品出现、传播、消费和被界都以来,文学批评就出现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文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以及促进文学活动进行的动力因素,对于文学的传播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和解读了美国文学批评语境下的刘易斯作品。  关键词:美国文学 批评语境 刘易斯 作品解读  辛克莱·刘易斯是美国的著名的作家,也是首位美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非常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