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研究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_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日常电器种类和数量都逐步提升,居民对电力的需求增大,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一项严峻的考验。目前,自动化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到各种生产当中,电力企业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配电自动化,配电系统是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电和输电的枢纽。通过自动化的设备对电力进行输送和管理,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同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目前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其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定的措施。
  【关键词】    自动化装置    配电管理    问题研究
  一、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概述
  配电自动化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进行监控和控制,通过一系列装置(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变压调节装置)进行操作。目前电力企业已经普遍应用自动化系统,其中各种设置和操作均可做到信息互通,各部门不同种类的设备数据可以共享,不仅使信息更加利于管理和控制,还提高了输电效率,降低输电的故障和事故。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为:故障排除与处理、负荷动态管理与控制,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在配电过程中,先通过计算机的数据采集与监视,将数据通过互联网与各个机组共享,同时具备远程操作功能,配合故障检测与排除系统,可以实时的维护配电稳定。配电工作主要负责电力负荷的控制和管理,早期因配电系统不完善和电力供应不足,经常出现的限电手段来维持电力优先供应,通过自动化管理可以有效的对负载进行控制,降低功耗,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
  二、电力配电自动化及电力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较多,对于偏远的乡村和山区缺少对应的资金扶持,加大了电力系统建设和优化的难度。同时,配电设施过于老旧,在环境比较恶劣的天气情况下,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整体来看,我国沿海地区电力系统发展较为完善,而西部地区稍微落后。2、兼容性较差。因为配电系统是有多组装置和环节进行控制,其运行操控复杂度较高,需要多个设备协同进行才能对电力的配送进行控制。但在自动化运行期间,由于不同设备的自动化装置不兼容,导致在配电过程中会存在各种问题,甚至会发生设备的故障,同时还不利于信息的相互传递,因此自动化设备兼容性差是较为棘手的问题。3、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较晚,其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不及发达国家,自主研发能力较差,许多自动化技术仍然停留在理论实验阶段,并且自动化系统运行效率低,不能执行复杂的新型控制。因此需要引进国外的设备和系统,但引进先进自动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其所有功能,仅限于日常的工作管理,对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和其他复杂的功能接触较少。
  三、对于提升我国配电自动化控制与配电管理的措施
  1、加强配电系统的全区域建设 。电力系统的稳定是保证人民生活和工作的基础,政府不能仅凭经济发達程度来进行下发相应的电力建设资金,需要提升对电力系统重视度,全区域加大电力自动化建设,保障电力的稳定运行,能够更加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电力企业需要做好整体规划与布局,加快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培训对应的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素养的管理人员,为我国全局配电系统的全区域建设与完善打下良好的基础。2、积极研发新技术。配电自动化涉及学科较多,专业性强,主要涉及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两门重要学科,同时与材料工程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相互配合。对于配电自动化的创新需要从高校抓起,电力企业可以与各高校进行联合创新研究开发,不仅加快成果的研发,还能够促进成果转化,使自动化技术快速的应用,同时可以为电力部门输送更多的创新性人才。此外,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多加学习国外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与配电管理模式,通过仔细的分析研究学习其核心内容,加快我国自身的研发进程。最后,应加大对创新的重视程度,提高对研发的资金支持。3、加强员工培训管理 。在电力自动化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部门需要加强沟通,按职能分工,确保工作的有效性,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由于电力行业的建设和运行是一个整体系统,因此有必要严格执行各个工作部门的协调,避免员工纠纷。要做到功能重叠、工作职责明确、范围明确以及良好沟通,避免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利益冲突。人员的主观性对电力管理系统有着重要影响,相关工作部门需要对工作人员做好思想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进一步提高电力管理建设水平和整体运营效率。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传统变电站的功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降低运行风险。
  小结:随着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电力企业已经逐步发展较大规模,目前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我国人需要不断提升配电系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优化配电管理模式和方法,逐步提高电力企业的科技水平,加强电力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专业素养,解决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加大电力系统的全区域建设,从而不断提升电力企业的运行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李尚明. 对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27):209-209.
  [2] 马骏昶, 周宇浩. 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措施分析[J]. 科技风, 2018, No.347(15):178-178.
  [3] 刘永斌, 王建设.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研究[J]. 黑龙江科学, 2017, 8(17):38-39.
其他文献
随着MEMSCAD技术的发展,节点分析法作为一种层次化和参数化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MEMS设计。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工作已经完成版图到节点单元的解析方法研究,以及导出初始网表的工作,
最近几年里,一种称为“异向介质材料”人工复合型材料在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光学和应用电磁学等领域内开始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具有一些特殊的电磁性质(如负的介电常数,
【摘要】 作为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分支部分,电气工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效果、时长和质量,而电气工程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建筑的运行情况及后期的使用效果,因此,做好电气工程的项目管理十分重要。  【关键词】 电气工程 项目 管理  一、电气工程概述  电气工程,简称电气工程,主要研究发电、输电和使用期间制造、测量和控制各种电气设备及系统的工程技术。电气工程的质量直接影
随着专用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对于低成本、高性能的锁相环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锁相环电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各类锁相环的设计一直是IC设计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电荷泵锁相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学位
玻璃材料由于其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已经在电子显示、建筑、医药包装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玻璃材料的加工(切割、焊接、成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加工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
学位
本研究主要致力于180nm CMOS工艺下L-band射频前端的设计,包括电流偏置、低噪声放大器、有源混频器和无源混频器的电路设计。  本研究中提出了一种由温度传感器控制的带隙基
【摘要】 输电线路的竣工验收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其日后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竣工验收的程序、材料两个方面探讨了输电线路竣工验收的方法,意在为输电线路的竣工验收工作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输电线路施工 竣工验收方法 电力企业  前言:随着我国电力行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推进,海外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而且海外业主对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电力企业更需要做好输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