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x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所关注的话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特点,这便使得教学效果提升的并不明显。因此,教师作为课程的构建者,应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出发,优化教学设计,从而使教学呈现出高效的态势。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问题;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306
   初中是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言具有深远的作用。加之,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并且是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动力。因此,做好这一阶段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是每个数学教师所关注的问题。但目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将教学过程定义为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学的过程,这样既造成学生的学习呈现出被动的状态,还使得课堂中教与学产生相脱节的现象。因此,教师作为课程的构建者,应从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初中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出发,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以此使教学效果真正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一、构建趣味化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行为产生的内部驱动力。如果学生缺乏对某一事物的学习兴趣,那么学习行为也难以产生,甚至本能地产生抵触心理。而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带给学生一定的枯燥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便难以实现。因此,教师应构建趣味化情境,这样既能够使课堂呈现出生机、活力的态势,还能够带给学生一定的情感冲击,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产生学习的兴趣,以此为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情感基础。
  以“轴对称”为例,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并使他们探索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及性质,笔者首先构建了生活情境,并出示几幅图片,如:奥运会开幕式鸟巢烟火、飞机、蝴蝶、窗花,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到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以及轴对称图形,并使得他们感受到对称美。这时,伴随着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笔者出示相关问题,即: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你能举出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吗?你能利用手中的剪纸剪出具有对称特征的图案吗?这样的问题既使得学生产生了探究意识,还推动了后续动手操作活动的积极展开,并最终使得他们总结、归纳出了轴对称以及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见,通过趣味化情境的积极构建,既使得课堂学习活动变得更加生动,还使得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情绪。
  二、设置启发式问题,唤醒思维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也是唤醒学生思维意识的动力。同时,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因此,作为教师而言,应将课堂还给学生,并以启发式问题为主,不断引导学生揭示问题的答案,这样既能够唤醒学生的思维意识,使他们的学习行为变得更加自主、更加积极,还能够给学生更多能动性发挥的空间,使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以“二次根式”为例,为了使学生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笔者首先以复习的方式作为导入,并结合学生的原有认知提出问题,如:已知一个正数为x,满足x2=a,x是a的什么,记为什么,a一定是一个什么數。以问题载体,引导学生复习算术平方根,使得每个学生的思维由原有思维过渡到新问题的探究中,如:面积为S的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进而使得每个学生初步认识二次根式,同时,通过有效的问题解决,也使得他们归纳、总结出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可见,将课堂还给学生,并以问题作为导向,不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既能够使得每个学生的学变得更加主动,还唤醒了他们学习新知的思维意识,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高效。
  三、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认知
  现代教育教学倡导教学活动需要渗透信息化特征,这也为课堂注入了新活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挖掘数学学科内容的特点,并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展开教学活动,这样既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更加直观、多元化的方式呈现出来,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还能够为学生的学创造一定的空间,使他们的认知与所学知识达到有效联结,以此强化每个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以“正比例函数”为例,在探究正比例函数图象时,由于这一知识点涉及到建模思想以及数形结合思想,对于初次接触函数的学生而言理解函数的意义具有一定的困难,这时,笔者便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以动态的方式将正比例函数图象描述出来,这样既使得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正比例函数以及正比例的意义,还使他们经历了正比例函数图象直观分析正比例函数基本性质的过程,从而使他们深刻体会到数形结合思想与研究函数的方法。
  综上所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首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并落实“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其次,由于初中数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具有一定的矛盾,这便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常常出现思维障碍,这时,教师也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学生更便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从而促进学生产生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也使得他们的学习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岳群.浅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种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5(6):80-80.
  [2]蒋雪松.浅析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9):140-14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教育手段、海量的网络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巨大帮助,怎样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通过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成为当今教育界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深入了解分析当前中职数学情境问题这一教学方式的教学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重视程度较低、教师教学方式传统、学生缺乏学习热情等问题,对症下药,提出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中职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
期刊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困扰高中生的一项教育内容。高中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在教育中传授写作技巧,培育学生们的写作基础,还要通过日常的教学和引导,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写作习惯,让学生们通过学习英语,不自觉的培养写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是最能够体现出高中生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思维能力的部分,需要教师进行灵活的教学,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进阶水平来对以乘法分配律为例的相关教学设计和安排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进阶水平;教学设计;概念知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302   基于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数学课程要以知识体系为脉络,整合知识框架,从整体出发去把握教材,帮助学生建构科学坚实的概念知识体系,同时渗透落实培养学生能力素养
期刊
摘要:为了加强学生日常卫生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制定班级制度。本文立足于中职卫生管理实践活动,分别从“开展健康教学,引起高度重视”“制定班级制度,实施赏罚分明”“开设班级活动,培养卫生意识”“实施家园共育,提升教学效果”这四个方面入手,针对中职学校卫生教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健康教学;班级制度;班级活动;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
期刊
摘要:问题解决是数学课程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体现,问题解决也贯穿了每个学生数学学习生涯,其作用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本文基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作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287  前言  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现在的教学模式,学生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视域下,培养学生的素质成为了教育的新目标。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要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努力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借助语文的人文性,利用多媒体来渗透素质教育。鉴于此,本文讲究探究在新课改视阈下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探如何体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更加强调学生的语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教师既要积极学习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部分教师仍然片面地追求学生的卷面成绩,以牺牲学生学习兴趣为代价换来暂时性的成绩提升。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然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高
期刊
摘要:王维山水田园诗和陶潜田园诗都在当时的诗坛上居于显著的代表性地位,但由于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诗歌的表现手法不同,因此二者所表现出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及影响就各有千秋。  关键词:王维;陶潜;田园诗;差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301  引言  田园诗作为一支独立的诗歌流派,引起世人的瞩目,是在晋代才正式出现的。陶潜田园诗和
期刊
摘要: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被倾听。倾听,是课堂对话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善听,学生乐听,“倾听之花”方能在课堂上常开而散发幽香。  关键词:倾听;教师善听;学生乐听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309   世界著名教育家弗莱雷曾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是在对话中,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倾听另一颗心。  每一个人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互联网+”出现了智慧教育模式,教师通过借助平板电脑、网络等方式构筑数字化课堂,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要积极借助平板电脑、网络等设备,基于“互联网+”构筑智慧课堂,借助交互式平板电脑整合移动终端设备,构筑移动数据网络,更好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平板电脑运用背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探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