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资源巧应用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jxbj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推进农远工程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农远工程的管理部门是很难做好的。在教学研究中,学校要和教研室配合,让教研员来指导教师如何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推动农远工程向纵深发展,更好地发挥农远工程的效益,学校要推动农远工程应用管理工作向规范化、常规化、科学化发展。
  一、及时接收管理资源,形成校本资源
  目前,农村小学大部分利用网络下载农远教育网站上的各类资源。学校要定期地查看和接收资源,如果有的资源遗漏了,可到其他同类学校查找并拷贝,及时把遗漏的内容补上。网络管理员对于远教资源要严格保存、分类管理,做好记录,并将这些资源通过局域网或其他形式及时地向学科教师推荐,以便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
  如何维护好自己的资源库,一些学校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只有资源库完善、资源丰富,才能满足教师教学的需求。例如,我市杨树小学对资源的整理、归档做了多样的尝试。刚开始对所有的数据都保存,不到1个月,电脑4个硬盘都装满了。在刻录光盘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光盘容量小,一张光盘只有700MB;有的光盘质量差,刻录中出现损坏;光驱经常出故障,耗时也耗经费;贮存的资源没有连续性等。后来,学校购买了200G的移动硬盘直接接收IP资源,在移动硬盘里进行整理、归档。把下载的资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完整的远程教育IP资源,放在移动硬盘内,通过远程教育资源浏览器查看;一类是经常使用的远程教育资源,把这些资源进行分类登记,课程资源分学科、分年级、分课题登记,并注明下载的时间、容量的大小。可以按爱国电影、小小律师、专题教育、科学人生、为农服务等分类,按年度登记,建文件夹存放在电脑的硬盘里,并打印纸质目录放在教师办公室,便于教师查找和直接使用。目前学校已贮存近500G的有效资源。
  二、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在教与学双方之间搭建了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供了条件。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无异于思想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引导教师走上现代化教学之路,应用远程教育资源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英语“空中课堂”的开通,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输送到边远的山区和贫困地区学校,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资源匮乏、英语师资短缺等问题,也有利于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体现教育公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跃进小学利用英语教学光盘给学生上课,鼓励学生参与活动、与“空中课堂”里的学生(学习伙伴)形成互动,在互动中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
  三、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二次开发运用
  目前,多数教师对农远资源的应用局限于照搬照抄、机械运用的水平,忽视了结合本地本校学生实际对远教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农远工程接收的资源主要是一些大中城市中小学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以及各种类型的练习题。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不足的局限,对农村学校无疑是很有用的。对农村学生而言,生活环境、认知水平与城市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城市学校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不一定适合农村学校的需要。因此,完全照搬照抄,有时会适得其反。在校本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如适用性较差、交互性不强、制作欠精细、智能性欠佳等。
  远教资源要想在农村中小学得到很好的应用,还有一些实际的问题需要解决。只有长期探索实践,对远教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才能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以信息技术带动农村教育的现代化。
  四、改革创新,走出困境
  针对农远工程的硬件设备老化、后续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杨树小学的做法是:校长担任技术指导小组组长,管理各套设备,把学校所有电脑室按用途分成上网、备课、接收、操作四类进行管理使用。每类教室安排专人管理,由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使设备运行时时处在最佳状态。
  2006年底,杨树小学开始对农远设备进行优化,对损坏的设备进行及时维修,组合成适合小学教育的多媒体教室。对所有的设备进行编号,确定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对设备的运用都做了记录,注明运用的时间、设备名称和责任人,对人为损坏或借用不及时归还的教师按照《农远设备管理条例》给予处罚。远教设备的维护坚持“小病自己治,大病不过夜,保修期内多检查,雷电天气多防范”的原则,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不耽搁正常教学活动。
  在校长的组织和领导下,杨树小学积极开展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与课程整合的研讨工作。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远程教育公开课不少于6节、参加远程教育研究活动不少于4次。由教务处安排、各教研组具体落实,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广大教师利用教研例会收看教育卫星播放的优秀课例。教师通过卫星接收的同步课堂、示范课等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每学期不少于4次。同时,由教务处和骨干教师带头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课题研究活动。通过学习与研究,全体教师更新了教育理念,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了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少先队大队部定期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保证一周一次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一月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活动、一学期一次专题教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多数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兴趣和意识。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给杨树小学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首先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其次是主动收集教学信息的教师多了,自觉研究教学的教师多了,自主学习的学生多了;三是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研究的水平。
  农远工程是一个包含众多要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后续还有许多事要做,还有更难的路要走。例如,设备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维修维护、系统的不断优化和更新换代;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包括资源的不断充实和丰富,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新的需要;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教学一线数以千万计的广大教师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教研人员对远程教育的教学指导;资金投入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相关数据的测算,投入机制、保障机制的建立等等,都是需要我们在可持续发展的大框架下加以解决的问题。
  要想农远工程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继续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以建章立制、强化管理为抓手,完善远程教育资源设备管理、维护、应用的长效机制;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为突破口,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以实施农远工程、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为重点,提高农村中小学校教育质量与效益,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作者单位:安徽桐城市教育局教研室)
  
其他文献
当今“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与黄炎培先生基于“民本思想”所倡导的职业教育平民化原则一脉相承;黄炎培先生关于职业教育的基础要“完全筑于社会的需要上”的主张,对
一天下午,高一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师出差在外,由我负责维持高一(9)班上机自习课的纪律。我给学生开了机房门后就到另一间电脑室给高二年级学生上课去了。给学生布置好课堂练习后,我抽空去检查高一电脑室的纪律情况。我刚走到门口,耳边便传来激烈的重金属音乐,其中混杂着猛烈的枪炮声,只见四五个男生正聚集在教师机旁。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学生在玩暴力游戏——我向来痛恨学生沉迷于暴力游戏。走近一看,原来他们正在安装CS反恐
目的:了解高层次卫生监督人才培养现况.方法:通过网络资料检索建立卫生监督相关专业、方向及学位点等信息数据库,对高校卫生监督研究生培养、教学科研机构设置进行梳理分析.结
在海洋的结构合成的增强的眼镜纤维的使用正在变得更普通,特别地由于潜在的重量积蓄。在增强的聚合物(GRP ) 上层建筑和钢壳形成了的眼镜纤维之间的关节的机械反应被检验并且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乌东德水电站库区方山果沟泥石流的动力特性,首先采用概率累积曲线法对沟口堆积颗粒进行沉积环境的定性判断,然后采用图算粒度参数法对泥石流堆积物进行分析,并对泥石流的动力特性进行初步的定性判断,最后根据堆积颗粒受力分析结合初步的动力特性的定性判断结果建立固体颗粒的力平衡方程。通过对方山果沟泥石流堆积物进行分析,得出方山果泥石流沟具有以下动力特征:方山果沟泥石流堆积物以碎石为主,分选很差;
[摘要]文章就目前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现状,针对教育部明确提出的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比例的要求,提出了建设和管理兼职教师队伍,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管理措施与管理办法,为优化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结构配置,进一步研究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兼职教师 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唐冬生(1963- ),男,湖南永州
众所周知,青砖在我国是一种非常重要而且传统的建筑材料,青砖在古建筑之中不仅仅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同时青砖还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装饰价值.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青砖在湖南
城市加快建设和步伐和范围,让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绿化用地的减少和人们对绿色健康生活向往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城市建筑屋顶绿化作为改善城市绿化建设的新方法,
[摘要]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是衡量和评价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要打造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做好包括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在内的每一项工作。而近年来在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方面遇到的问题,又给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针对这些新建院校在学生毕业设计方面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翔实的分析并提出了现实可行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大学生毕业设计 质量  [作者简介]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是统领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通识,之所以称之为通识,是因为信息的搜索、加工、交流和集成都离不开这个基本的框架。因而,它在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