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一点突破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ubuj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走出传统教育重知识传授的“窠臼”,就必须依赖于教学方法的发展、创新和运用。如“一点突破教学法”与“问题教学”“情景教学”等其他教学法的优化结合,使“一法为主,多法相助”的教学策略得以有效的实施,能真正提高了阅读的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一点突破法阅读教学运用
  在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每教一篇文章,摆脱不了选材、构思、中心、表达等文章要素的束缚。程式化的文本处理预设了不变的思路,大讲特讲文章知识,目的是想让学生一下子知道所有知识。于是“注音识字打头阵”、“逐段讲析紧跟上”、“主旨归纳作总结”成了多数教师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这种面面俱到的风格导致面面不到的结果。长此下去,教师会把教材教死,学生也会感觉乏味,阅读教学效率难以提升。要想走出传统教育重知识传授的“窠臼”,就必须依赖于教学方法的发展、创新和运用。笔者在讲读课文方法上不懈地进行改革、发展和创新。如“问题教学”“情景教学”等,使之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其中最有效的是一点突破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优化结合,从而使“一法为主,多法相助”的教学策略得以有效的实施,真正提高了阅读的教学的效率。为使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笔者就“一点突破法”的实施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一点突破法的内涵及其特点
  所谓一点突破法,就是以关键的部位为突破口切入,然后逐步延伸、扩展,突破教学重点。这是从“点”上突破,以此带动对全篇课文理解的讲读方法。“点”,即一篇课文最敏感、最关键的部位,它可以是一个词语或几个词语、一个句子或几个句子、一个过渡或总结段等,如同象棋对弈中的一个关键子,动动它就能活全局;又如撬动石头时的支点,找准它,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所谓“突破”,即以这个点为突破口切入,然后逐步延伸、扩展,把握教学重点。一点突破教学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择性。点的选择性、灵活性强。根据不同体裁的课文.一点突破教学法,具有较多的选择性、灵活性,可根据不同的课文教与学的实际,作出不同的选择,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有利于唤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2.前瞻性。前瞻性研究注重对象的牵连性、影响性、可发展性的把握对研究对象的本质(潜在性)的挖掘。
  3.集中性。一点突破教学法,也有较强的集中性。它可以紧扣一篇课文的一个点来讲读课文,由点延伸、拓展,以达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目的。
  4.渗透性。渗透性表现为通过点的探究,可以显示相关的教育价值。这种教学法,训练重点明确,训练线索清楚,可谓一线穿“珍珠”,环环紧相扣,能给学生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觉,能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学得积极、主动,从而收到实效。学生在探究中感悟,很自然地培养其良好的思想修养。
  二、一点突破教学法的实施
  (一)选准突破点。突破点的选择的是否恰当,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只有准确地选好突破点,“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起来。这样,学生会便被动为主动,才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突破点的选择,应因文而异,可从以下角度考虑。
  1.以文题为突破点。有的文章的标题能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它来探讨,能把握文章的主题。如《真正的英雄》《背影》《蜡烛》《台阶》《雨说》等文章。
  2.以“题眼”为突破点。有些文章的标题中的关键词,凝聚了文章的主题或主要内容,教师若能以它作为突破口,教学效果将会有所提升。如《伤仲永》《落日的幻觉》《桥之美》《变色龙》《我爱这土地》等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依次抓住“伤”“幻觉”“美”“变”“爱”等关键词,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思想内容。
  3.以关键词、句为突破点。关键词的把握,有些较容易。如《看云识天气》中“姿态万千”“变化无常”,《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行道树》中“神圣的事业是痛苦的,也唯有这种痛苦能将深沉给予我们。”有的文章作为突破点的关键词不容易发现,如《散步》中的“背”。《在山的那边》中“在不停地翻过无数的山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4.从文中提炼出突破点。如《苏州园林》可围绕“美”字去进行探讨,《天净沙?秋思》可抓住诗中的“画”去品析。《岳阳楼记》则可把握文中的“情景交融”去领悟主旨。
  (二)点的拓展。找到突破点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释疑。通过“点”渗透到“面”、“篇”,进而达到把握文章情感与主旨的目的。让作者、读者与文本亲切对话,在“对话中”把握知识、培养能力。如《真正的英雄》,在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速读后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文章写了什么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教学《背影》时,教师可在配音朗读或自己朗读之前提出学生听读后思考:《背影》写背影主要内容的是哪一段?“背影”表现出人物的什么情感?如何理解“天无绝人之路”?等;对《蜡烛》一文的教学,教师不妨从蜡烛的“珍贵”及特殊含义进行相关探讨学习。上《台阶》时,则可以引导学生把握“台阶”的本义与引申意义去自学。《雨说》的教学,可以结合副标题的含义去思考诗中的思想内容。《散步》中的“背”。“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代代传承。
  三、点的升华
  一点突破法在阅读教学中,要着力体现前瞻性与渗透性。如教学《在山的那一边》时,通过“翻”和“攀”的探究,让学生感受实现理想必须经历的挫折,感受“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一成功的喜悦。在教学《散步》时,让学生围绕“背”字体会浓浓亲情的同时,感悟“尊老爱幼”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同时对学生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的渗透,让学生把“尊老爱幼”从道德角度和法律角度统一起来,真正培养他们“尊老爱幼”的品德。点的升華要具体内容具体操作,要言之有物,切忌无病呻吟。
  在阅读教学中,准确使用一点突破法,既能节省阅读时间,又能把握文章主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品味关键词语,发挥想象与联想。可通过一点突破法把“情景教学”与“问题教学”相结合;词语品味与情感教育相结合;学科知识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力争走进文本,活跃课堂;发展自我,服务社会。若能这样,阅读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对香港,林夕倾注了太多的情意,一如他自己所言:“自小已很喜欢看香港地图,并把火柴盒当做楼宇,砌成太子道、弥敦道、窝打老道。我对每条走过的街道街名都有感情,要我移民,不能再在铜
公羊能给小羊喂奶吗?你见过会飞的鱼吗?动物大便能吃吗?母鸡也会打鸣吗?动物会撒谎吗?  我们的动物朋友身上有很多秘密呢!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现象背后其实都隐藏着有趣的科学知识。科学的世界,永远充满了怪味儿谜题,只有亲自去体会,我们才能感受到其间的奇妙滋味儿。《大嚼科学》是由知名科学公益传播组织——科学松鼠会的成员参与撰写的少儿科普读物,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讲述有趣的科学故事,带领读者探索世界的奥秘。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