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密度影响树木年轮的密度

来源 :自然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ang7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旧金山州立大学研究员亚历山大·斯泰恩的一项新研究找到了树木生长过程中,光密度变化会引起树木年轮密度变化的证据。
  树木年轮由一条形成于生长季初期的低密度年轮和一条形成于生长季后期的高密度年轮组成,在世界上的较寒冷地区,密集的晚材轮会在温暖的年份里变得更密。北极树木年轮极好地追溯并推知了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气温,但是北极树木年轮密度的变化又没有与温度的上升保持一致,这种矛盾就被称为“发散问题”。
  气候科学家们关注发散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发生在2009年的“气候门”争议中,这一问题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这一分歧并不会对理解北极现代气候变化产生问题,斯泰恩解释道:“因为我们有温度计,而这些温度计告诉我们地球在变暖,然而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因为如果我们用树木年轮代表历史气温,我们需要确保我们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
  他与哈佛大学的同事彼得·海波斯一起,开始理解树木年轮密度在北极变低的原因。一种可能的解释认为,光密度的变化是影响树木生长能力的因素。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量下降。科学家们就这种“全球光线减弱”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辩论,许多科学家归因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颗粒释放到大气层中从而影响了射入的太阳光。研究人员对全球光线减弱现象是否导致北极树木年轮密度下降进行了试验。 “要从记录中区分究竟是由温度控制还是由光照控制非常困难,因为通常光照和温度一同变化。阳光更明媚的天气通常也更暖和。”斯泰恩补充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利用北极区域云层和光通性具有区域差别的事实,能够允许他们对生长在最亮和最暗区域但温度范围类似的树木进行比较。他们发现在北极最暗的区域发散最大,最暗的区域光线的改变应该具有最大的效果。
  研究人员利用树木年轮密度变化紧随火山爆发来确认这些发现。主要的火山活动,诸如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也将数以吨计的光散射二氧化硫颗粒喷发到大气中,减少了太阳光到地球表面的光照量。
  他们对七种不同种类的树木的分析指出,火山爆发和全球性光线减弱现象造成的光密度的变化同时影响树木年轮的密度,并且在最暗的北极区域这种影响最大。在最亮的地方,发散问题基本上消失了,树木年轮密度反而与温度具有最紧密的联系。
  这些发现可能影响地球工程提案,这些提案会将更多的气雾颗粒送入大气中阻挡住阳光,并可能冷却一个日渐变暖的地球。然而,对树木年轮的研究指出,北极树木并不会尽可能多地生长,因此也不会吸收尽可能多的导致大气污染的碳。
  编译| 陆佩蓓
  内容来源:science daily网站
其他文献
城市中的鸟儿鸣叫声的频率要高于林地鸟,这是因为城市中的鸟儿试图要将声音穿过一堵墙,而这堵墙就是由交通、机器、人类活动造成的噪音所形成的。但是,最近出版在《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上的研究发现,建筑结构对生活在城市中鸟儿的叫声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在城市景观中的噪音通常是由较低频率组成的。因此,有人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鸟儿通过超越城市噪音的鸣叫来分辨它们自己的叫声,这种做法是非常聪明的。但是,哥本哈根大学
期刊
美国宇航局(NASA)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又发现了一颗系外行星,该星球比我们的地球还要小。这是人们首次发现类地行星围绕着类日恒星旋转。2011年12月7日,科学家在“首届开普勒科学大会”上宣布了这一发现。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可能会在今年年初发表,在此之前他们不愿意透露该发现的详细情况。  尽管这颗被临时命名为“KOI-70.04”的新行星比较小,很像地球,但是它跟作为我们家园的地球相比仍然有些不同之处
期刊
我曾有机会在日本群马县高崎市研修一年。初到异国他乡,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也不同。刚到日本那几天,日方专门请老师给我们讲当地的历史、风俗习惯和生活常识,还专门拿出一天时间给我们讲解如何处理垃圾。  拿到培训时间表,我看到要用一天的时间讲述如何处理垃圾,忍不住笑了,心想日本人真是没事找事,倒垃圾这点小事也能讲一天。  培训那天,一位中年女教师来为我们上课,她简单介绍了本地区的垃圾分类,然后给我们放了一部
期刊
从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算起, DNA向人类展露其本来面目已经有59年了,然而分子生物学依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人类已经绘制出包括自身在内的许多物种的全基因组(即整套遗传信息、生命之书)图谱,DNA测序似乎已经成为技术难度不太大的机械化操作。然而,平时充斥于学术论文和新闻媒体的“基因”,只是“生命之书”中一些极小的段落,基因组绝大部分区域仍然隐藏在暗影中,长久以
期刊
时髦的食花热  花香使人陶醉,花色使人目眩,你是否知道,看似娇艳异常的花儿还是极好的烹饪原料哩。  20世纪末,一股食花潮流正在世界各地悄然兴起,在欧洲和美国的一些饭店里,以鲜花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的各种菜肴大受欢迎。一些厨师用郁金香蓓蕾制作冷盘的原料,用烧热的雏菊酱汁蘸上小牛肉,用糖拌紫罗兰花或玫瑰花瓣制成甜食,这些别出心裁的菜肴使得那些爱好尝新的食客们大流口水。  最初,厨师们只是为了追求烹调原
期刊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从小对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爱好。最近,我对自己居住的小区房屋周围和绿化地带进行观察发现,在上海这座繁华的都市,就在我们身边,生长着各种各样具有药用价值的野生草本植物。它们有的喜欢阳光干燥的沙地,有的喜欢生长在墙角石缝,各种门类都有,不下几十种。  我们小区位于上海西区,这里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环境非常优美。细心观察,我发现墙角边、石缝中、行道树旁就有一些既可食用又有药用价值的野草 
期刊
飞碟是一种尚未查明来历,至今尚无确切证据存在的空中飞行物,国际上通称UFO(英文unidentmed nyingobject的缩写)。根据目击者提供的资料,科学工作者总结出飞碟显现时的几大特征:1、外形各异,如碟形、卵形、雪茄形、球形、陀螺形等等;2、高速飞行,且可垂直升降、悬停或倒退;3、高机动性,能实现直角或锐角转弯;4、能时隐时现;5、能发光,有多色随变光、常态光、也有具有透视能力的光等;6
期刊
天文学家们用一种叫”Illustris”的计算机模拟器创造出了第一个逼真的虚拟宇宙。Illustris能够以空前的3.5亿光年的分辨率,在多维数据集中重现130亿年的宇宙演化过程。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单独的模拟器有能力同时复制出一个既有大规模也有小规模的宇宙。”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研究员迈克·沃格尔斯伯杰如是说。  先前模拟宇宙的尝试都由于缺乏计算能力和底层物理的复杂性而受阻
期刊
人类天生就是“追星族”——追那天上的星星。正是对星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造就了天文学这一探索宇宙奥秘的学科。今天,城市灯光使我们很难再像古人那样欣赏美丽的星座和银河了,然而我们对宇宙的了解却远远超越了古人。那么,我们在观天时是不是会比古人更有乐趣呢?  让我们想象一万年前的情景吧。太阳早已落山,大地一片寂静。这是一个无月的晴夜,远处,近处,没有一丝灯光——那时根本就没有灯,没有任何种类、任何形式的灯
期刊
外界普遍认为,打哈欠是为了帮助提高血液中的氧气供应。然而,过去的研究并没有发现打哈欠与血氧含量的关联性。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尼昂塔分校的心理学家安德鲁·盖洛普领衔的研究团队发现,打哈欠能使大脑降温。  睡眠周期、大脑皮质的兴奋程度以及感受到的压力都与大脑温度波动相关,打哈欠的功能是保持大脑温度平衡并将其保持在最佳状态。根据这一理论,哈欠也应该极易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因为周遭凉爽的空气流通可能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