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影响因素和护理措施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0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原因,探讨相应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自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对某院30例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观察。将其分为功能失调组(8例)和非功能失调组(16例)。找出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护理对策。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失调组留置导管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血红蛋白水平>130g/L、导管相关感染率、留置导管期间血栓形成率明显高于非功能失调组(P<0.05);结论:导致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因素很多,如患者对留置导管维护知识的缺乏、血红蛋白水平控制不理想、导管相关感染、导管血栓形成等。针对这些因素,护士需要采取健康教育和指导,合理控制血红蛋白水平,预防导管相关感染,预防血栓形成等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才能预防和减少留置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
  【关键词】血液透析;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影响因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poor function of long-term indwelling catheter in deep vein of hemodialysis
  Zhang Xujing, Zheng Weiwei
  (Changyi City People’s Hospital, Changyi, Shandong Province 261300)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poor function of long-term deep venous indwelling catheter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and to explore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from June 2019 to March 2020, 30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long-term indwelling deep venous catheter in a hospital were observ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functional disorder group (8 cases) and non functional disorder group (16 cases). To find out the causes of poor function of long-term deep vein indwelling catheter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and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and a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scores of mastery of catheter related knowledge, hemoglobin level > 130g / L,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 rate and thrombosis rate during catheter indwelling in dysfunction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n dysfunctiona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factors leading to the poor function of long-term deep venous indwelling catheter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such as lack of knowledge of indwelling catheter maintenance, unsatisfactory control of hemoglobin level,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catheter thrombosis and so on. In view of these factors, nurses need to take health education and guidance, reasonably control hemoglobin level, prevent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prevent thrombosis and other nursing measures to intervene patients, so as to prevent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indwelling catheter dysfunction.
  【Key words】hemodialysis; Deep vein; Long term indwelling catheter; Poor func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nursing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在某医院接受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治疗的30例血液透析患者。排除后,选择其余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是否存在留置导管功能不良分为功能失调组(8例)和非功能失调组(16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透析指征。(2)长期深静脉置管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3)所有患者自愿加入研究,并具有良好的依从性。排除标准:(1)血液系统疾病和严重凝血功能障碍。(2)管道使用寿命超过5年。(3)认知障碍、沟通障碍和精神疾病患者。这项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对留置导管维护相关知识掌握度评分、血色素水平控制是否理想、置管期间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置管期间是否发生血栓形成,根据这些指标的差异,找出引发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发生原因,再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和护理对策。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不良组患者对留置导管维护相关知识掌握度评分、血色素水平>130g/L率、置管期间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率、置管期间发生血栓形成率均显著高于无功能不良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引发血液透析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留置导管维护相关知识掌握度、血色素水平、置管期间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置管期间发生血栓形成均是引发血液透析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3 讨论
  血液透析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功能障碍是指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管不能提供足够的血容量实现完全透析。这种现象不仅会影响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治疗效果,还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有必要积极分析总结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原因,并根据相关原因探讨相应的预防和护理对策。
  本研究对24例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研究。根据是否有功能障碍导管分为功能障碍组(8例)和非功能障碍组(16例)。比较两组的一般数据,发现两组之间在性別和年龄、留置导管维护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得分、血红蛋白水平控制不理想,以及,功能失调组留置导管期间导管相关感染率和血栓形成率明显高于非功能失调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这些因素可能是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留置导管的维护、血红蛋白水平的控制、,导管相关感染和血栓形成是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长期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下是导致留置导管功能障碍发生的各种因素的机制:患者对留置导管的维护知识不够。在留置导管期间,往往不能保持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容易引起留置导管受潮和感染,从而增加其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另外,留置导管后,很多患者在穿脱衣服或剧烈运动过程中经常拔出留置导管,导致留置导管功能不良。血红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低的患者需要使用提高血红蛋白的药物,例如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会导致患者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增加,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概率,形成的血栓容易堵塞预留导管。此外,血红蛋白水平高的患者血液高凝,也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导管插入术中导管相关感染会导致病原微生物粘附在导管壁上大量繁殖,导致早期纤维鞘形成,这将增加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在插管过程中发生血栓。导管插入术中,如果导管腔内发生血栓形成,很容易导致导管堵塞,导致导管内血流不良,进而导致导管功能不良。
  为预防和减少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护士需要采取以下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1)健康教育和指导。在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前,护士需要向患者详细宣传与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相关的健康知识,如留置导管时告知患者,导尿切口处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日常生活中也要尽量选择宽松柔软的衣服,避免穿袖子紧的衣服,以免穿脱衣服时拔出导管。此外,应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留置导管移位或脱落。(2)合理控制血红蛋白水平。护理人员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剂量。在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其血药浓度和血红蛋白水平,以避免血红蛋白水平快速升高导致留置导管内血栓形成。(3)防止导管相关感染。为了防止导管相关感染,在留置导管前,护理人员应严格清洁和消毒导管出口周围的皮肤。其次,还必须避免导管出口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每次血液透析后,应更换导管两端的肝素帽。在更换肝素帽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4)以防止血栓的发生,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如血液透析血流量控制不当、导管密封不当等,为了防止这种并发症的发生,护士需要合理调整血液透析血流量。患者开始血液透析治疗时,不能直接增加血流量,而是逐步增加血流量。其次,血液透析后,用20mL生理盐水正压冲洗留置导管,再用12500U肝素生理盐水溶液或纯肝素储备液密封导管。如果患者留置导管内发现血栓,应及时抽取留置导管内的残余血液,并将尿激酶注入维持注射泵中溶解血栓。
  综上所述,针对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刘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的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2018,25(8中旬刊):15-17.
  [2]郭艳齐.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7(3):137-138.
  [3]刘荣.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的全程护理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104,106.
  [4]谢丽.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7(50):137-138.
  [5]Wang J ,Pediatrics D O .Cause Analysi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Femoral Vein Thrombosis Caused by Deep Vein Catheterization in Children[J].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2017 (09):20-22.
  [6]张雅怡,梁茂红,古慧莲.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双腔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6(6):856-859.
  [7]Hong M , Zhang L,Cheng Y,et al.Analysis of Causes of Infection and Nursing Measures in Hemodialysis Indwelling Catheter[J]. 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2017 , 28(11):1216-1219.
  [8]Chen Y,Room B .Prevention and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Patients after Deep Vein Catheter Infection[J].Systems Medicine,2018,35(001):80-82.
  [9]张留平,王越,杨金芳,等.肝素尿激酶混合封管改善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现代医学,2014,042(007):790-79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多维度疼痛护理干预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晚期癌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分组方式为电脑随机分组,本次研究人数共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多维度疼痛护理干预,并将两组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102.25±2.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护理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诊治的慢阻肺患者50例,将其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共2组,对照组患者25例,予以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雾化吸入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5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提高发热门诊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在本文研究中将发热门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例研究时间在2021年度4月-2021年度8月,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10例、对照组10例,分别采取PDCA循环管理、常规方式,将两组手卫生依从性和洗手正确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卫生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洗手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慢阻肺(以下称COPD)合并呼吸衰竭(以下称RF)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课题主要围绕我院2020年收治的COPD合并RF患者开展临床研究,依照纳排标准筛选出其中的54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一般组和干预组,对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后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以及对治疗的配合度进行分析。结果:在对两组患者的
期刊
【摘要】目的:为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给予其延续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例数:100例,将纳入研究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为其开展常规护理,实验组为其开展延续性护理手段,对二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血压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并统计患者出院时及出院3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激性高血糖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并明确护理干预的作用,以此为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完全随机的方式在本院中选取100例神经外科危重病患者,给予密切观察血糖与病情变化、专门的管道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并在研究结束后收集患者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判断护理效果。结果:在接受护理措施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截取的时间区间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以我院收治的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调查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29例选择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纳入常规组,余下29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间选择综合护理,并设为研究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疼痛评分比对,研究组较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与总结柠檬酸咳嗽反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标准化护理中作用。方法:从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在经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中,选择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80例,以上患者均由护理工作者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并由专业的医师行吞咽造影检查(VFSS)证实和确诊,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以上80例研究对象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均采用常规吞咽功能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对颅脑外伤康复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3月住院患者中选择100例患者进入康复期的颅脑损伤患者,按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称为对照组,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称为实验组,每组50例,两组分别用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生存质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在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在皮内针治疗骨折病人中对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价值。方法:把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86例皮内针治疗的骨折病人进行研究,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划分小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3例病人。对照组选择常规的护理形式,实验组选择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VAS情况、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病人的VAS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表现显著优于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