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皮内针治疗骨折病人中对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价值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g198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在皮内针治疗骨折病人中对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价值。方法:把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86例皮内针治疗的骨折病人进行研究,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划分小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3例病人。对照组选择常规的护理形式,实验组选择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VAS情况、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病人的VAS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前,两组病人的SAS、SD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病人的SAS、SDS显著优于对照;两组病人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存在大的差别(P<0.05)。结论:对皮内针治疗的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有效释放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彼此的沟通,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状况,由此提升患者的舒适感及生活质量水平,获得其对医护人员及医院的认可,值得在临床大力推行。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皮内针;骨折;VAS评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DOI】
  社会的不断前进及发展,促使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水平也得到不断提升,建筑、交通等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受此类情况的影响,促使我国的从业人员产生骨折的情况逐渐上升;尽管在这些行业中做了许多的安全保护措施,但仍存在许多潜在的微信,促使每年的骨折患病率及人数不断上涨,居高不下[1-2]。骨折在骨科中属于极为多见的疾病,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全部或者少数出现断裂情况,多出现在儿童群体及老年群体中,中青年人也有出现的可能。病人一般是一个部位骨折,少部分为继发性骨折,经有效治疗后,大多患者得到良好的恢复,部分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情况[3-4]。针对此情况,需在患者进行医治的期间,依照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形式,以此来改变患者的预后情况及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针对此,本文就我院特定时间接受的皮内针治疗的骨折患者开展实验,详细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把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86例皮内针治疗的骨折病人进行研究,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划分小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3例病人。对照组中男女之比为26:17;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66岁,平均是(42.18±4.57)岁。实验组中男女之比为23:20;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69岁,平均是(42.39±4.61)岁。全部病人的一般年龄,基本病情资料相比没有差异(P>0.05),能够进行比对。
  选入要求:(1)经过相应检查后,符合骨折的症状,确认患者患有此疾病;(2)患者的精神状况及认知功能没有异常情况,且自愿加入本次研究;(3)患者及其家属在医护人员的健康宣传下(疾病的医治过程、护理形式、注意点等)充分了解此次研究状况,并在相关文件上签字[5];(4)年龄在22-69岁之间;(5)没有药物过敏情况;(6)符合皮内针的要求。
  排除要求:(1)患者的病情信息不齐全,存在部分漏缺;(2)患者拒接进行后期持续性医治及定时复诊,中途退出研究;(3)肝肾等重要器官产生病变;(4)免疫系统存在缺陷;(5)存在皮内针禁忌症情况;(6)近期有接受过其他医治。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病人选择皮内针治疗及常规的护理形式,对患者开展简单的健康知识普及、病情护理形式及遵循医嘱叮嘱患者定时服用药物等。
  1.2.2实验组
  实验组病人在对照上,选取综合护理。(1)创建综合护理小队,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前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查,详细了解其病情状况及发展趋势,依照其骨折状况创建专门的护理小组,把经验丰富的医护长任命为护理组长,在开展护理工作时需详细了解其体征情况、骨折形成原因、骨折的具体时间等反面,依照其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此降低患者的疼痛情况[6-7]。(2)心理爱护,因患者的骨折多数属于突发事件造成,疼痛感显著,受其影响易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对此,医护人员需多和患者进行交流,以此降低其疼痛感及负面情绪,在交流时,可向其讲解疾病的详细医治过程、自我护理、注意事项等,增强患者的医治配合度及自我护理能力[8]。(3)疼痛照料,对询问患者疼痛状况及医治后情况是否得到有效缓解,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可对其使用止痛、镇静药物,对于疼痛轻微的患者,可进行注意力转移的形式来降低患者的疼痛状况,增强患者的身体舒适感。(4)牵引护理,每天对患者的患肢部位进行测量,掌控好需要牵引的力度,确定好牵引时长开展牵引治疗,针对患肢肿胀严重的患者可增加牵引的力度,并叮嘱其按时服用药物及热敷,利于肿胀的消失,促使牵引作用更加明显[9]。同时,依照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可制定针对性的康复练习,指引患者进行患肢伸缩练习,辅助患者开展被动与主动练习,一天2次,练习时长为25min,并定时对患者进行按摩,防止压疮、静脉血栓的出现[10]。(5)饮食干预,告诉患者防止进食辛辣、油腻等食物,尽量以清淡、低脂等饮食原则进食,多使用鸡蛋等含有丰富蛋白等食物,利于伤处的恢复[11]。(6)康复训练,依照患者进行手术及皮内针医治后病情好转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多加强肌肉的收缩功能练习,通过此种训练方式可增强患者的关节功能,在病情恢复良好时,可适量增添关节运动,由此提升关节功能的灵活度[12]。在此训练期间,以患者的身体耐受情况作为衡量标准进行,避免加重骨折处的损伤。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VAS情况、生活质量、SAS及SDS评分、满意度。(1)VAS情况,运用疼痛量表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判,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疼痛感越强烈。(2)生活质量,其包含身体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情感功能。(3)SAS及SDS评分,运用焦虑量表与抑郁量表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判,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越发严重。(4)满意度,依照患者填写的护理服务满意情况进行评定。满意度=满意人数+一般人数/全部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把数值带入SPSS221.0系统软件中进行验算,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 2检验,运用(%)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病人的VAS情况
  从两组数据相比较可知,实验组病人的VAS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存在大的差别(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
  从两组数据相比较可知,实验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存在大的差别(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病人的SAS、SDS评分
  从两组数据相比较可知,干预前,两组病人的SAS、SD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病人的SAS、SDS显著优于对照,组间相比存在大的差别(P<0.05),见表3。
  2.4 比较两组病人的满意度
  从两组数据可了解到,两组病人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存在大的差别(P<0.05),见表4。
  3 讨论
  皮内针属于特别制造的小型针,被叫作埋针法,此具有见效快、安全无痛、无副作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救治神经性头痛、为痛、腰痛等以疼痛为主的疾病当中[13]。
  实验组病人的VAS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后,实验组病人的SAS、SDS显著优于对照;两组病人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皮内针治疗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躯体疼痛,从而有效提升其舒适感。综合护理相比常规护理而言,不仅对患者进行医疗救治,还会对其心理状况进行相应的关注及呵护,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14]。在患者住院前进行相应的检查,有利于主治医生及医护人员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依照其病情变化进行针对性的医治及护理方式,以此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及加快病情的好转。对患者进行心理呵护,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护及责任医生的信任感,创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对患者讲解医治的详细流程、自我护理等方面,有利于患者更加了解治疗流程及提升治疗积极性,促进病情的良好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对皮内针治疗的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提高患者的康复进程,确保其心情保持平和,创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及增强彼此的信任,提高医院的信誉度及市场竞争力,值得在临床广泛推行。
  参考文献:
  [1]张莹莹.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8):40-42.
  [2]陶玉林,刘东瑜,郭利娜.综合护理在骨折患者护理中对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9,6(46):217-218.
  [3]李永菊.分析综合护理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的缓解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56):319,321.
  [4]徐红玲.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的缓解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13):294-295.
  [5]林思静.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40):244-245.
  [6]刘江萍.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0):84,89.
  [7]季婷婷.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饮食保健,2019,6(4):121-122.
  [8]刘爽.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158-159.
  [9]杜春.綜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0):223-224.
  [10]郭汝翠,伍珊,严植燕,等.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0):116-117.
  [11]张利歌.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2):2142-2143.
  [12]陈彦霞.护理干预在骨折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4):730-732.
  [13]张文.护理干预在骨折术后疼痛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2):132,136.
  [14]孙德云.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21,6(8):189-191,19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人工肝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及护理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月一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人工肝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25例,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25例,予以综合护理)。对两组的血栓形成原因进行整理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血栓形成原因分别为静脉壁损伤(12.00%)、血流缓慢(28.00%)、深静脉置管(8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多维度疼痛护理干预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晚期癌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分组方式为电脑随机分组,本次研究人数共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多维度疼痛护理干预,并将两组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102.25±2.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护理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诊治的慢阻肺患者50例,将其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共2组,对照组患者25例,予以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雾化吸入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5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提高发热门诊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在本文研究中将发热门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例研究时间在2021年度4月-2021年度8月,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10例、对照组10例,分别采取PDCA循环管理、常规方式,将两组手卫生依从性和洗手正确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卫生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洗手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慢阻肺(以下称COPD)合并呼吸衰竭(以下称RF)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课题主要围绕我院2020年收治的COPD合并RF患者开展临床研究,依照纳排标准筛选出其中的54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一般组和干预组,对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后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以及对治疗的配合度进行分析。结果:在对两组患者的
期刊
【摘要】目的:为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给予其延续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例数:100例,将纳入研究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为其开展常规护理,实验组为其开展延续性护理手段,对二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血压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并统计患者出院时及出院3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激性高血糖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并明确护理干预的作用,以此为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完全随机的方式在本院中选取100例神经外科危重病患者,给予密切观察血糖与病情变化、专门的管道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并在研究结束后收集患者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判断护理效果。结果:在接受护理措施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在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截取的时间区间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以我院收治的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调查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29例选择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纳入常规组,余下29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间选择综合护理,并设为研究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疼痛评分比对,研究组较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与总结柠檬酸咳嗽反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标准化护理中作用。方法:从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在经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中,选择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80例,以上患者均由护理工作者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并由专业的医师行吞咽造影检查(VFSS)证实和确诊,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以上80例研究对象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均采用常规吞咽功能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对颅脑外伤康复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3月住院患者中选择100例患者进入康复期的颅脑损伤患者,按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称为对照组,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称为实验组,每组50例,两组分别用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生存质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在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