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后心率变异的非线性动态演变

来源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ei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半年内心率变异(HRV)的非线性动态演变规律及非线性预测的机制与临床价值.非线性指标定量分析16例AMI患者急性期及前半年的HRV,并与16例健康者相对照.非线性指标为复杂度(COM)和预测度(PRE、神经网络法计算),并与线性指标24 h内连续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连续5 min窦性R R间期均数的标准差(SDANN)、24 h内连续窦性RR间期的均方差的平方根(rMSSD)相对照.结果:对照组COM为109.93±38.42,16步平均预测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三峡MQ2000型高架门机的电气控制系统、PLC硬件配置、以及符合国情的PLC应用软件,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及使用维护方便等方面有一定的创新.
探讨Mahaim纤维的电生理特征和导管射频消融的可行性.1996年5月至1999年4月对4例拟诊为Mahaim 纤维引起的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病人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和射频导管消融.男
附件及组合阀的方案能拓宽齿轮泵的用途,在某些情况下,其成本比变量泵系统还低,本文给出了具体作法。介绍了若干实用新型齿轮泵液压回路方案的原理,特点及其适用的机器设备类型。
本文叙述了BCB-B型变量齿轮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应用。
尽管Swartz长鞘的使用可提高导管的稳定性,缩短手术和X线曝光时间,但仍不能完全避免因患者的呼吸动作引起定位在房室环心房侧的消融电极的移动,导致射频效果不佳、手术时程延长,
我院260余例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中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16例,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57±14(16~78)岁。其中冠心病1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4例,心绞痛3例,室性早搏4例),心肌病3例,不明
通过对4500kN冷镦机夹钳机构中的凸轮机构失效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建立了凸轮廓线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和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为旧机床的维修改造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本文在探讨圆管阻尼器气穴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圆管阻尼器的的气穴模型,并通过实验研究与气穴模型进行了比较,从而验证了气穴模型的正确性,得出了圆管阻尼器的气穴出流特性及避免
观察术后平静呼吸时体位变化对房室顺序起搏系统A波振幅测量值的影响,并与术中测量值进行比较.安装DDD或VDD起搏器的患者28例(DDD 17例、VDD 11例),自主窦性心率大于30次/分,
射频消融术是根治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有效方法.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精细的电生理标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无线电及电磁干扰,有些干扰还十分严重,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