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专题之复习构想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oling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类型及其判读是自然地理的核心知识,也是近年来地理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高考对该专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成因及特点、特殊地区的气候类型成因。试题常以某地区气候分布图或统计数据为命题背景,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一、考情分析
  (一)考纲透析
  1掌握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结合图文材料学会分析某一气候形成的主导因素。
  2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气候特点、形成原因。
  3掌握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根据图文材料准确判断出气候类型的名称。
  (二)考向分析
  1通过等值线图、分层设色地图、统计图等,考查气温、降水分布特点、影响因素。
  2以某区域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某地气候类型及气候对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的影响。
  3通过区域图,考查气候对地形、河流、土壤、植被的影响以及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4以某区域的气象灾害为背景,考查灾害成因及治理措施。
  5通过图表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二、高考真题启示
  【例】(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羅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
  6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植被缺失
  7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8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6D7A8B
  【解析】第6题,解答该题时,首先要理解刀耕火种的耕种方式。刀耕火种,首先要放火烧荒,直接目的是为了在没有植被的土地上播种。尼罗河定期泛滥,有肥沃的淤泥覆盖,没有生长其他植被,故可以直接在沉积物上种植。
  第7题,该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尼罗河下游沉积物主要来自于上游,而其上游地区的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就是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第8题,从题中可知,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故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在11月到次年5月,即冬季为植物生长期,所以地中海气候区的植物符合该地的耕种期。故选B。
  例2(2017年天津地理卷8—9题)读图文材料,回答8—9题。
  8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7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9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7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AB
  CD
  【答案】8C9D
  【解析】8读图分析可知,乙地高空气流是下沉,风速减小,浮尘沉积,A项与图示相符;甲地扬沙通过高层气流吹向乙地高空,后下沉形成浮尘,所以乙地浮尘来自高空气流,B项与图示相符;由上面分析可知,乙地为下沉气流,C项与图示不符;甲地的扬沙主要是大风的作用,D项与图示相符。
  9根据上题结论,浮尘天气主要与下沉气流有关,读A、B、C三图可知,图示主要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故ABC错误;D图中,亚欧大陆主要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与浮尘天气的形成有关。故D正确。
  例3(2017年北京卷41题第一小问)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回答。
  (1)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图17
  【答案】(1)热带草原带。1月特点:植物繁茂,为热带草原的湿季。原因: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多。7月特点:草木枯黄,为热带草原的干季。原因:受信风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少。
  【解析】据图可知,该国大部分地区地处10°S-15°S之间的区域,结合降水柱状图判断出该地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条件下发育了典型的热带草原景观。每年1月份,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南移,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这里,因此该地盛行上升气流运动,降水多,因此到处是稀树高草,呈现一派草木葱绿的景象,斑马、长颈鹿等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这里。7月,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北移,该地受信风带控制,受信风的影响,风从陆地吹响海洋,降水少,形成干季,到处草木枯萎,呈现一派萧瑟的景象。
  三、核心考点整合提高
  1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
  (1)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的根本因素,太阳辐射决定了气温的高低。
  (2)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3)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
  (4)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而影响气候,通过改变大气组成而影响气候。   2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成因和特点
  (三)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图(北半球)
  3非地带性气候分布及原因
  (1)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受地形影响。
  (2)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①分布: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高原的东南沿海、中美洲的东北部、澳大利亚的东北部。②成因:地处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降水多;受暖流影响;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3)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的热带雨林气候向北延伸:受几内亚暖流影响。
  (4)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狭长:受安第斯山脉阻挡。
  4气候类型的分析判读
  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要素进行判断,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
  1判断半球
  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类型所在的半球,如果某气候类型6、7、8月份气温最高,则其分布在北半球;如果该气候类型12、1、2月份气温最高,则其分布在南半球。
  2以温定带
  根据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所处的温度带。
  (1)热带型:最冷月气温>15℃,终年高温。
  (2)亚热带型: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冬温夏热。
  (3)温带型: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冬冷夏热。
  (4)寒带型:最热月气温在0℃以上的为苔原氣候,最热月气温在0℃以下的为冰原气候。
  3以水定型
  在定了温度带的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
  (1)年雨型气候: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属于热带雨林气候(>2 000mm)和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 000mm)。
  (2)夏雨型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750~1 000mm)、热带季风气候(1 500~2 0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和温带季风气候(500~600mm)。
  (3)冬雨型气候: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
  (4)少雨型气候:终年降水稀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与极地气候。
  5气候的描述
  (1)描述气候特征时应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别进行描述。描述气温时要指出冬夏气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描述降水时要指出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等。
  (2)描述气候分布特征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如地中海气候大致分布在南纬或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分布在南纬或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等。
  (3)描述气候成因时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4)在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时,常从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多少等方面探讨气候对农业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四、能力提升训练
  下图是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统计图,图中每个区间有12个点,表示12个月。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城市中的气候类型与甲地的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A利雅得
  B开普敦
  C新加坡
  D悉尼
  2下列城市中的气候类型与乙地的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A雅加达
  B伦敦
  C上海
  D孟买
  3在以下地形区中,以丙地的气候类型为主的是()
  A东欧平原
  B刚果盆地
  C云贵高原
  D巴西高原
  读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完成4—5题。
  4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南北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C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D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5关于图示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最高是七月
  B冬季经常发生森林火灾
  C树木秋季纷纷落叶
  D夏季农业生产缺水严重
  读下图,回答4~5题。
  4若图中甲地常年受西风控制,则该地最可能位于()
  A大洋洲
  B南美洲
  C欧洲
  D北美洲
  5若图中陆地表示亚欧大陆,则乙地所在区域()
  A春季升温快,水热条件好
  B夏季气温高,降水丰富
  C秋季正值春小麦收获季节
  D冬季降水丰富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了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8—10题。
  8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
  9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两地直航到了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10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A半年
  B一年半
  C二年半
  D三年半
  11下图表示30°N~60°N的大陆部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为气候,其气候特征是,主要分布在洲部。
  (2)B、C两地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是,冬雨夏干的气候分布在地区,其形成原因是。
  (3)D处常年受气团控制,其气候特征为。
  (4)下图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将其序号与上述气候类型的代表字母对应填空:①,②,③。
  参考答案
  1B2C3B4B5B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型综合性医院如何有效地开展院前急救.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4年来院前急救工作.结果4年中共出车3800次,接回病人3634人,现场急救1327人,现场和途中抢救成功率93%,参
11月27日至12月1日,眉山市委组织部举办为期5天的培训班,对全市131个乡镇(街道)组织委员,以及各县(区)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市管园区党群工作部负责同志进行了集中培训。落实市委
目的了解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与性别、文化程度、病变部位、病灶数目、致残程度的关系,对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对9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
高考的选拔性质和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的指导思想,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与考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中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现象凸显,这启示广大师生:如果能够适当地注意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对于考生准确地理解教材、解答试题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政治学科与语文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  1.对政治课程的学习要以语文为基础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引导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及预后.方法:75例HIE患儿给予支持及对症治疗,随机分为两组,40例加用尼莫地平3~5mg/(kg,d)(治疗组),与35例不用
昏迷病人因意识障碍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不能配合操作,胃管置入较难,气管切开后的胃管置入难度更大.自1997年起,我们采用病人水平卧位胃管置入法对昏迷后气管切开病人进行胃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心理健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心理因素常常会导致躯体各种功能紊乱,如失眠,胃肠功能紊乱,心脏神经功能紊乱等.通过我们近五年的追踪调查,发现心理因素
长日照植物,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有一段时期每天的光照时数超过一定限度(14~17小时)才能开花的植物。短日照植物,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有一段时期白天短(少于12小时,但不少于8小时)夜间长才能开花的植物。据此完成1题。  1.小麦、亚麻等属于长日照植物,水稻、玉米等属于短日照植物,关于两类农作物的分布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日照植物适合高、低纬度地区  B.短日照植物适合中、
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的误诊情况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选取3l例主动脉夹层中18例误诊病例的相关资料,对临床表现、确诊方法及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误诊疾病为急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46例重症胰腺炎随机分对照组(22例)根据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病人自我感觉而决定进食种类与时间;观察组(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