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asZhang_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词汇分析能力、基础知识能力等进行培养,常常忽视对学生展开情感教育。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其中蕴含丰富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对于培养学生思想情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品赏细节,深化学生对课文细节情感的理解和学习,促进学生以文章的情感来激发自己的情感,提高语文阅读课文的情感教育价值。
  关键词:品赏细节;以情激情;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4-0127-02
  1.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1)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简单的看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心灵共鸣。语文教学中,教师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考虑,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身心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对文章思想情感深化,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操。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知识教育,忽视了情感教育,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要求提高,使得传统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前小学学生语文情感教育需求,因循守旧的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小学学生全面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逐步落实,语文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将情感教育与实践教学进行结合,以此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提高语文教学价值。
  (2)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意义。一方面,语文教学中展开情感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教学的展开,除去对学生基本知识进行培养外,还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语文情感教育的展开,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内涵、思想进行理解,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中心、情感进行把握,以此来深化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另一方面,语文教学中展开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感教育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在有效增强学生对于语文学科情感感悟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融入感,从而促进学生融合到学习中,进而转变学生被动到主动的学习态度。与此同时,语文文章取材于生活实际,是对世界、社会、生活、情感的一种表达,具有巨大的情感教育价值,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不仅能够在基础阶段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还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康人格和综合素质,因而教师需要展开情感教育时,引进一些情感教育内容,切实推动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成效。
  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1)阅读中品赏细节,融入文章情感氛围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重视朗读。朗读能够促进学生视觉神经、听觉神经相互作用,活跃学生大脑,使得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对文章进行思考、分析,深化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进行理解。小学阶段,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较弱,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对文章情感内涵进行把握,导致学生课堂学习价值不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让学生对文章每一个细节进行仔细地品味,促进学生通过文章细节去把握文章总体内涵,促进学生与作者形成共鸣,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操。例如,教师在讲解《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当学生读到“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部分时,可以细致地了解圆明园建筑的辉煌与价值,激发学生对我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之情。当学生朗读到“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部分时,可以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怨恨,促进学生与作者形成共鸣,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2)情景中进行感悟,与文章思想形成共鸣。语文文章是内涵的、浓重的,其中的思想情感需要读者进行仔细品味,从文章情景中进行挖掘、感悟,以此来促进学生对文章内涵进行理解、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引导学生对文章情景进行感受。如,课文中有这一情景: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一段描述了当父亲看见儿子的学校变为废墟,儿子生死不明时,心中的悲痛與焦虑,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刻的爱。学生在读到这个情景中,能够从情景中感触到文章人物的情感,促进学生融入到文章情感氛围中,提高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与此同时,由于小学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具备一定的感官敏感性,对于外界新奇的事物有着更强的探知欲望和好奇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确保学生能够以愉快轻松的心情融入到课堂情境的创设和感悟过程中,进而深入挖掘文章思想内涵与文章思想形成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扮演好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在课程内容的挖掘和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尽可能多的考虑到学生的生理适应性,因势引导,确保情境的创设贴合并贴近学生学习发展趋势,切实提升学生在情境中感悟的思想水平。
  (3)师生良好互动,增强学生情感感悟。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性与情感性相互交融的学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于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教学,还需要教师以自身良好的情感对于学生进行带动,从而保证教师以积极的情感影响和激励学生,切实增强学生的情感感悟能力。尤其对于小学学生而言,正处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鼓励。因而在教师以自身情感对于学生带动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会积极的进行响应,从而增强学生在小学语文学科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探知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强师生相互间的互动与交流,以师生间的信息交流环节为载体,切实增强师生在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那绿绿的爬山虎》这一课时,教师需要以轻松并富含感情的语气对于课文进行诵读,并提问学生“在对于这一课内容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你能体会到作者的哪些思想?”引导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对于文章进行阅读,并对于问题进行思考。在学生对于问题进行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利用眼神微笑等细节对于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从而在师生间良好的互动交流氛围下,以教师的情感带动并挖掘学生的情感源泉,在切实增强学生对于《那绿绿的爬山虎》这一课时作者情感体验的同时,有效增强学生的情感感悟,切实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成效。
  3.总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展开情感教育,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推进,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活力,促进学生思想情操的发展,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价值。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不仅关注在学生知识、能力培养上,还关注对学生的思想素养、道德品质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情感教育,基于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与作者形成共鸣,利用文章思想对学生进行熏陶,促进学生思想素养的发展。本文就品赏细节、以情激情的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进行探讨,提出了两条语文情感教学策略:一是阅读中品赏细节,融入文章情感氛围中;二是情景中进行感悟,与文章思想形成共鸣。
  参考文献
  [1]雷春明.品赏细节以情激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文存阅刊,2017(14)
  [2]向爱梅.品赏细节以情激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情感读本,2015(11):38-38
其他文献
心理咨询是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帮助来访者自助的过程。当今心理咨询的主要流派有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认知主义学派等。从目的上来说,心理咨询和学风建设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综合应用型学科,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本文结合市场营销教学经验,阐述并分析了项目教学法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在教育界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因此对于化学的教学也就得到了更多的重视。跟其他学科一样,化学教学质量的好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在高中,化学作为必修科目,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每个教师都应该反思:应该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化学学科整体的教学质量?为此,针对这些关于高中化学的现状,本文笔者将会对高中化学中的兴趣教学法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希望
对铁路行业的空间数据进行分析 ,归纳分析铁路空间数据库所包含的内容 ,阐述铁路GIS空间数据库层次结构的设计思想
社区信息的数字化是“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开发社区信息管理通用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社区信息管理通用平台的开发关键技术 ,着重讲述了系统中的视景仿真方法 ,二维地图可视化区与三维视景仿真区同时漫游与信息查询
摘 要:新课标中指出:“美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对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引起高度重视,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美术知识,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进而实现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其情操得到陶冶。”艺术来源于生活,也离不开生活,因此在美术教学中结合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必然选择。本文针对生活化视域下的美术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策略  
摘 要:新课改提出,在教学过程当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课堂讨论法则可以达到这个教学目的。课堂讨论法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而言,更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物理成绩的进步,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讨论法;初中物理;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 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
随着测量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网信息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数据采集和管理的分离,无疑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本文以张家港市沙钢集团管网建设为例,介绍了EPSW(Electronic plane-table Surveying and Mapping System for Windows)电子平板测绘软件和MAPGIS结合进行管网的数据采集和管理的设想。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一直都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着教学模式的吸引力偏弱、学习效果欠理想等问题,所以进行教学法改革就显得尤为迫切,"移动课堂"正是顺应这一
随着测绘产品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地下管线测量的不断发展,需要建立一个良好、规范的城市地下管线数字化工艺流程,本文仅就此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提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