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简称TETA计划)项目办公室掌握的情况,虽然全国培训的教师以城市教师数量为多,但江苏、重庆、海南、西藏等不少省已经或正在将实施的范围从城市扩展到农村地区。可以预计,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即将大规模展开。在这种形势下,认真总结农村地区实施TETA计划的经验,分析农村地区遇到的困难,并探索适合农村实际的远程培训模式,进而大力推动TETA计划在农村的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地区培训的主要经验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是实施计划的保证
绝大多数地方按照教育部的精神,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多方力量参与的各级实施机构,认真组织实施。很多地方重视基地建设和骨干培训者作用的发挥,充分调动了县和学校的积极性,使TETA计划的实施能够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江苏提出了“全省推进、大市统筹、以县为主”的思路,对农村地区给予重点关注。辽宁省锦州市鉴于城区教师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的人数较多,适时将培训重点转移到所辖黑山县等农村地区。海南、西藏、辽宁等地通过行政文件的形式确立了证书与职称、职务晋升的关系,对促进TETA计划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国家级水平的课程深受农村教师欢迎
教育部统一制定了教学人员初级和中级培训大纲,并组织编制、审定了培训教材,开发了网络培训课程。从江苏、辽宁、重庆、西藏等地组织的一线农村教师培训的反馈情况看,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对两套文字教材及其配套的平台或资源以及网络课程总体上是满意的,认为理念新、方法好、内容适当,不仅适合城市地区,也非常适合于农村。
(三)政府投入与多方筹措资金是破解计划实施经费问题的重要方法
在TETA计划的实施中,教育部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主要用于对全局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建设。许多省也制定了相关政策、采取了有效措施,投入了相当数量的经费,着力解决TETA计划所面临的骨干培训、基地建设、条件保障以及资源合理调配等问题。许多地方积极想办法,整合各种资源,启动培训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利用“义务教育”工程、“两基”攻坚项目等的培训经费在41个贫困地区项目县启动TETA计划。四川也积极整合了少数民族教师培训项目,开展TETA计划。应该说,目前TETA计划的实施面临相当好的形势,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都有所提高,甘肃、新疆等地2007年的教师培训经费同比已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随着各地严格落实教育部、财政部的规定,切实将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TETA计划的经费形势会越来越好。
(四)远程教育是大规模、低成本实施计划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的实践,特别是利用国家组织开发的网络课程,在辽宁沈阳和大连、新疆、河南郑州、江苏常州等地进行的教育技术远程培训和2007年暑期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的实践已经证明,利用远程教育手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有利于打破传统培训方式的局限,克服教师数量大、分布广、层次多等培训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缓解培训经费不足、工学矛盾等问题,是大规模、高效益、低成本开展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以2007暑期远程培训为例,国家投入经费360万元,用于30学时的课程开发与传送、质量监测与评估、项目县实施费用补助,直接培训了100个项目县20多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正是由于远程教育具备的优势,2007年11月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在广州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暨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与会的各省代表对利用远程教育手段推进TETA计划实施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达成了共识。
(五)充分利用“农远工程”设备是保证计划在农村实施的重要条件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成功实施,特别是“模式三”已经覆盖农村地区初中近5万所、教师225万多人,TETA计划在农村地区的实施具备了必要的硬件条件。重庆、西藏等地积极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将农村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基地设立在“模式三”学校,建设起了能基本满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硬件设施设备,在短时间内培训了大量的教师。
二、农村地区培训面临的困难
(一)经费困难
就全国范围来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差异明显。发达地区可以达到或超过每人3000元,而不少欠发达地区的省级经费人均不足10元。按目前TETA计划在农村地区最低约每人200元的面授培训费用衡量,即使这些欠发达地区将省级的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全部用于TETA计划,最多也只能培训大约10%的教师。在市县一级,情况更不容乐观。许多贫困县财政极其困难,能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非常紧张,有的甚至就是零。在学校一级,办学经费欠账很多,有的连买粉笔的钱还需要教师集资,遑论培训经费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TETA计划不能以集中面授的方式进行。
(二)主讲教师缺乏
在TETA计划实施前,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教育技术的学习背景,对教育技术基本属性的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因而基层实施单位难以遴选到足够多的具有良好教育技术学科背景的骨干主讲教师,只能从信息技术教师或信息技术较好的其他学科教师中遴选,而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本来就很缺乏。此外,信息技术教师长于计算机操作,短于教育教学理论,对于TETA计划核心之一的教学设计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把握,所以,信息技术教师担任教育技术培训主讲教师有其先天的不足。虽然在TETA计划总体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塔式培训会造成信息衰减,但经过各地骨干培训,信息衰减不能完全避免,这使得直接面对农村一线教师的主讲教师较难把握教材实质,培训效果难以达到专家水平。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
多数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计算机和网络都难以适应TETA计划的要求。据中央电教馆的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地区的平均生机比大于40:1,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网络带宽方面,农村地区的差距更大,在城市学校宽带100M进教室已经逐渐成为标准配置的时候,多数农村中小学还只能利用52K拨号上网,且全校只有一条电话线可供使用。
(四)教师信息技术基础薄弱
TETA计划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需具备初步的信息技术基础,能比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会使用Windows、Office办公软件,并会上网操作;但是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有的连开关机、操作鼠标、中文输入都不会,即使经过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也由于没有经常使用计算机的条件, 学过就忘。这在客观上要求实施TETA计划时要增加一定学时用以补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五)教师对教育技术认识不够
在现实中,不少人将教学设计和资源处理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培训等同于计算机基础培训,既然全员信息技术培训已经结束,有概念误解的一线中小学教师就认为TE TA计划是又一次的信息技术培训,是重复培训,所以他们不仅缺乏参加TETA计划的积极性,相反还有不小的抵触情绪。
(六)县级实施机构还不能适应远程教育的需要
从全国范围看,适应远程培训需要的支撑体系尚不完备,特别是作为远程培训工作重要支点的县级机构(包括学习资源中心、学习支持中心等),建设步伐还远不能适应开展教师远程培训的需要。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形成,许多县“人网”、“天网”、“地网”以及教师教育、教研、电教部门都缺乏整合,难以独立承担TETA计划的远程培训任务。
三、利用远程手段推进农村实施TETA计划的思考
如前所述,资金困难和高水平主讲教师的缺乏使农村地区的集中面授培训受到制约,远程培训是当前形势下大规模、低成本在农村地区推进TETA计划的必然选择。
从培训资源的传输方式上看,目前我国远程培训的方式主要是互联网、卫星电视和光盘三种。其中,互联网方式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对于TETA计划强调的合作、交流非常有益。学习者个体可以得到更有效的辅导,也可以自主安排时间;但是,如果认为仅仅把培训资源放在网上教师就会主动去学习是不切实际的。互联网培训需要甚至比面授更多的辅导教师,对学习者个人的素质和主动性要求都比较高。最为重要的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教师信息技术基础薄弱以及辅导教师的缺乏是制约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教育技术培训的难以克服的因素。
基于卫星电视的远程培训有许多显而易见的优点。覆盖面大,特别是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使能接收卫星电视的中小学即“模式二”和“模式三”学校数量达到了31万多所。教师参加培训的直接成本很低,不像互联网方式还需要支出机房费用和带宽费用。在看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后,通过收看电视进行学习,有很好的可接受性。
在选择远程培训方式时,卫星电视方式比互联网方式和光盘方式具有更好的组织性。我们发现,组织性是大规模开展教师培训的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概念,可以说,没有组织就不大可能有大规模的真实学习发生。一是卫星电视定时播出的特点,使教师可以更好接受。在规定地点学习,有利于分班、分组。二是收看卫星电视进行学习是容易被教师接受的学习方式,学习的阻力小,管理难度自然降低。三是卫星电视覆盖面大,也就意味着组织全体农村教师进行学习的基础设施要求较低。四是卫星电视培训方式的学习成本和监控成本都比较小。
四、发挥卫星电视优势,思考混合培训的学习方案和组织方案
很明显,卫星电视方式具有与上机动手操作分离和难于交互的先天不足,完全采用卫星电视方式进行培训并不符合TETA计划的特点和要求。初级培训教程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主讲教师讲授、学习者自主探究、小组或班级讨论与交流、动手操作完成规定的作业几个方面。其中适合卫星电视方式的主要是讲授部分和自主探究的一部分。当然这两部分内容对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所占的篇幅也达到一半以上。因此,卫星电视方式必须与其他可以提供交流、互动和动手操作的方式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卫星电视优势,结合面授、校本培训或互联网方式,形成混合培训模式。
能够设想,混合培训模式的基本学习和组织方案可以是这样:(1)国家负责开发高水平的、用卫星电视传输的、以讲授和案例展示为主的培训课程,并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定时播出。(2)县级项目实施部门组织教师在预定时间到“模式二”或“模式三”学校收看电视课程。(3)县级实施部门组织教师就电视课程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实施过程性评价。(4)县级实施部门负责收集教师的问题(通过互联网或手机短信反馈到国家项目办公室),同时县级实施部门依靠预先选定的辅导员,组织教师在“模式三”学校或有多台计算机的“模式二”学校上机操作,完成电视课程提出的具体任务。(5)国家项目办公室组织播出答疑节目。(6)教师完成任务并在全班展示小组代表作品。(7)教师过程性评价成绩在县级实施部门汇总后通过互联网报送国家项目办公室。国家项目办公室向成绩合格的教师颁发结业证书。
我们相信,以卫星电视为核心的混合培训的广泛使用,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加快TETA计划的实施步伐。其一,它的良好组织性易于县级实施部门操作,培训规模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达到百万以上。其二,几乎没有直接学习成本的收看电视和班级、小组讨论占到TETA计划要求的50学时的1/2至2/3,使得直接成本较大的上机操作减到最低,可以极大地降低培训成本。其三,坚持混合培训中的过程性评价,可以保证培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一、农村地区培训的主要经验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是实施计划的保证
绝大多数地方按照教育部的精神,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多方力量参与的各级实施机构,认真组织实施。很多地方重视基地建设和骨干培训者作用的发挥,充分调动了县和学校的积极性,使TETA计划的实施能够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江苏提出了“全省推进、大市统筹、以县为主”的思路,对农村地区给予重点关注。辽宁省锦州市鉴于城区教师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的人数较多,适时将培训重点转移到所辖黑山县等农村地区。海南、西藏、辽宁等地通过行政文件的形式确立了证书与职称、职务晋升的关系,对促进TETA计划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国家级水平的课程深受农村教师欢迎
教育部统一制定了教学人员初级和中级培训大纲,并组织编制、审定了培训教材,开发了网络培训课程。从江苏、辽宁、重庆、西藏等地组织的一线农村教师培训的反馈情况看,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对两套文字教材及其配套的平台或资源以及网络课程总体上是满意的,认为理念新、方法好、内容适当,不仅适合城市地区,也非常适合于农村。
(三)政府投入与多方筹措资金是破解计划实施经费问题的重要方法
在TETA计划的实施中,教育部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主要用于对全局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建设。许多省也制定了相关政策、采取了有效措施,投入了相当数量的经费,着力解决TETA计划所面临的骨干培训、基地建设、条件保障以及资源合理调配等问题。许多地方积极想办法,整合各种资源,启动培训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利用“义务教育”工程、“两基”攻坚项目等的培训经费在41个贫困地区项目县启动TETA计划。四川也积极整合了少数民族教师培训项目,开展TETA计划。应该说,目前TETA计划的实施面临相当好的形势,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都有所提高,甘肃、新疆等地2007年的教师培训经费同比已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随着各地严格落实教育部、财政部的规定,切实将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TETA计划的经费形势会越来越好。
(四)远程教育是大规模、低成本实施计划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的实践,特别是利用国家组织开发的网络课程,在辽宁沈阳和大连、新疆、河南郑州、江苏常州等地进行的教育技术远程培训和2007年暑期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的实践已经证明,利用远程教育手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有利于打破传统培训方式的局限,克服教师数量大、分布广、层次多等培训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缓解培训经费不足、工学矛盾等问题,是大规模、高效益、低成本开展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以2007暑期远程培训为例,国家投入经费360万元,用于30学时的课程开发与传送、质量监测与评估、项目县实施费用补助,直接培训了100个项目县20多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正是由于远程教育具备的优势,2007年11月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在广州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暨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与会的各省代表对利用远程教育手段推进TETA计划实施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达成了共识。
(五)充分利用“农远工程”设备是保证计划在农村实施的重要条件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成功实施,特别是“模式三”已经覆盖农村地区初中近5万所、教师225万多人,TETA计划在农村地区的实施具备了必要的硬件条件。重庆、西藏等地积极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将农村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基地设立在“模式三”学校,建设起了能基本满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硬件设施设备,在短时间内培训了大量的教师。
二、农村地区培训面临的困难
(一)经费困难
就全国范围来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差异明显。发达地区可以达到或超过每人3000元,而不少欠发达地区的省级经费人均不足10元。按目前TETA计划在农村地区最低约每人200元的面授培训费用衡量,即使这些欠发达地区将省级的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全部用于TETA计划,最多也只能培训大约10%的教师。在市县一级,情况更不容乐观。许多贫困县财政极其困难,能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非常紧张,有的甚至就是零。在学校一级,办学经费欠账很多,有的连买粉笔的钱还需要教师集资,遑论培训经费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TETA计划不能以集中面授的方式进行。
(二)主讲教师缺乏
在TETA计划实施前,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教育技术的学习背景,对教育技术基本属性的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因而基层实施单位难以遴选到足够多的具有良好教育技术学科背景的骨干主讲教师,只能从信息技术教师或信息技术较好的其他学科教师中遴选,而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本来就很缺乏。此外,信息技术教师长于计算机操作,短于教育教学理论,对于TETA计划核心之一的教学设计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把握,所以,信息技术教师担任教育技术培训主讲教师有其先天的不足。虽然在TETA计划总体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塔式培训会造成信息衰减,但经过各地骨干培训,信息衰减不能完全避免,这使得直接面对农村一线教师的主讲教师较难把握教材实质,培训效果难以达到专家水平。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
多数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计算机和网络都难以适应TETA计划的要求。据中央电教馆的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地区的平均生机比大于40:1,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网络带宽方面,农村地区的差距更大,在城市学校宽带100M进教室已经逐渐成为标准配置的时候,多数农村中小学还只能利用52K拨号上网,且全校只有一条电话线可供使用。
(四)教师信息技术基础薄弱
TETA计划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需具备初步的信息技术基础,能比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会使用Windows、Office办公软件,并会上网操作;但是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有的连开关机、操作鼠标、中文输入都不会,即使经过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也由于没有经常使用计算机的条件, 学过就忘。这在客观上要求实施TETA计划时要增加一定学时用以补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五)教师对教育技术认识不够
在现实中,不少人将教学设计和资源处理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培训等同于计算机基础培训,既然全员信息技术培训已经结束,有概念误解的一线中小学教师就认为TE TA计划是又一次的信息技术培训,是重复培训,所以他们不仅缺乏参加TETA计划的积极性,相反还有不小的抵触情绪。
(六)县级实施机构还不能适应远程教育的需要
从全国范围看,适应远程培训需要的支撑体系尚不完备,特别是作为远程培训工作重要支点的县级机构(包括学习资源中心、学习支持中心等),建设步伐还远不能适应开展教师远程培训的需要。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形成,许多县“人网”、“天网”、“地网”以及教师教育、教研、电教部门都缺乏整合,难以独立承担TETA计划的远程培训任务。
三、利用远程手段推进农村实施TETA计划的思考
如前所述,资金困难和高水平主讲教师的缺乏使农村地区的集中面授培训受到制约,远程培训是当前形势下大规模、低成本在农村地区推进TETA计划的必然选择。
从培训资源的传输方式上看,目前我国远程培训的方式主要是互联网、卫星电视和光盘三种。其中,互联网方式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对于TETA计划强调的合作、交流非常有益。学习者个体可以得到更有效的辅导,也可以自主安排时间;但是,如果认为仅仅把培训资源放在网上教师就会主动去学习是不切实际的。互联网培训需要甚至比面授更多的辅导教师,对学习者个人的素质和主动性要求都比较高。最为重要的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教师信息技术基础薄弱以及辅导教师的缺乏是制约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教育技术培训的难以克服的因素。
基于卫星电视的远程培训有许多显而易见的优点。覆盖面大,特别是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使能接收卫星电视的中小学即“模式二”和“模式三”学校数量达到了31万多所。教师参加培训的直接成本很低,不像互联网方式还需要支出机房费用和带宽费用。在看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后,通过收看电视进行学习,有很好的可接受性。
在选择远程培训方式时,卫星电视方式比互联网方式和光盘方式具有更好的组织性。我们发现,组织性是大规模开展教师培训的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概念,可以说,没有组织就不大可能有大规模的真实学习发生。一是卫星电视定时播出的特点,使教师可以更好接受。在规定地点学习,有利于分班、分组。二是收看卫星电视进行学习是容易被教师接受的学习方式,学习的阻力小,管理难度自然降低。三是卫星电视覆盖面大,也就意味着组织全体农村教师进行学习的基础设施要求较低。四是卫星电视培训方式的学习成本和监控成本都比较小。
四、发挥卫星电视优势,思考混合培训的学习方案和组织方案
很明显,卫星电视方式具有与上机动手操作分离和难于交互的先天不足,完全采用卫星电视方式进行培训并不符合TETA计划的特点和要求。初级培训教程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主讲教师讲授、学习者自主探究、小组或班级讨论与交流、动手操作完成规定的作业几个方面。其中适合卫星电视方式的主要是讲授部分和自主探究的一部分。当然这两部分内容对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所占的篇幅也达到一半以上。因此,卫星电视方式必须与其他可以提供交流、互动和动手操作的方式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卫星电视优势,结合面授、校本培训或互联网方式,形成混合培训模式。
能够设想,混合培训模式的基本学习和组织方案可以是这样:(1)国家负责开发高水平的、用卫星电视传输的、以讲授和案例展示为主的培训课程,并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定时播出。(2)县级项目实施部门组织教师在预定时间到“模式二”或“模式三”学校收看电视课程。(3)县级实施部门组织教师就电视课程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实施过程性评价。(4)县级实施部门负责收集教师的问题(通过互联网或手机短信反馈到国家项目办公室),同时县级实施部门依靠预先选定的辅导员,组织教师在“模式三”学校或有多台计算机的“模式二”学校上机操作,完成电视课程提出的具体任务。(5)国家项目办公室组织播出答疑节目。(6)教师完成任务并在全班展示小组代表作品。(7)教师过程性评价成绩在县级实施部门汇总后通过互联网报送国家项目办公室。国家项目办公室向成绩合格的教师颁发结业证书。
我们相信,以卫星电视为核心的混合培训的广泛使用,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加快TETA计划的实施步伐。其一,它的良好组织性易于县级实施部门操作,培训规模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达到百万以上。其二,几乎没有直接学习成本的收看电视和班级、小组讨论占到TETA计划要求的50学时的1/2至2/3,使得直接成本较大的上机操作减到最低,可以极大地降低培训成本。其三,坚持混合培训中的过程性评价,可以保证培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