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小诗的解读与运用建议——以苏教版《科学》中年级教材为例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xiaofan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科学》的单元小诗站在学生的视角,将科学本质、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内容融入诗的意境,构思精巧,语言精妙.每一首都是围绕单元主题或内容精心创作的,它们有共同的特点——引出单元学习的主题或内容.它们表达的侧重点不同:有的呈现科学现象,有的表现科学规律,有的隐含科学方法,有的激励科学精神.只有真正读懂小诗的设计意图,才能在科学教学中加以合理利用,使之真正服务于科学教学.
其他文献
大学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从高中步入大学阶段,以及从大学跨入下一阶段都需要从思想、生活、学习上进行转变和适应.如果适应遇到困难,需要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等及时进行干预,否则将会对学生学习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研究生入学适应性困难为案例,分析该类适应性困难的原因及对策,为教育工作者在处理该类案例上提供有效方法和依据.
新时期环境下,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教学中应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重点.对于2004年版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而言,其教学内容以专题式呈现,在实际的新课讲授过程中,容易造成学生历史知识记忆的”零碎化”.因此,在高考一轮复习中,以时间轴为主线,引导学生有机整合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利用时空定位的方式,把历史人物与事件放回特定的时空背景中来思考和答题.
入职期教师,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方法、策略,导致专业化成长缓慢.培养入职期教师反思能力,形成反思方法和策略,制定反思制度,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通过规划行动定位,明确研究方向;提炼反思策略,促进专业发展;经验文章显成果,养成反思习惯三方面,落实”反思行动”的具体实施细则,带领入职期教师思不足,而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意外”是教师有意而为之,也将是学生情感的燃点、能力的支点、知识的生长点;是教师教学智慧的”考场”,也是学生聪明才智的”战场”.本文以”做一个指南针”为例,通过在科学制作活动中设计一些”意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掌握其知识点,对课程有更深的理解.
数字化、信息化已成为时代的潮流.从2014年起,上海小学科学学科通过课例展示、专项培训、教学评优等方式,在小学科学课堂倡导数字化实验系统(DIS)的应用.DIS用小学生易于理解的数字来显示实验现象、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形成科学概念,实现课堂学习时空的重新分配,使学生的科学学习变得更为有效.文章通过赛灵格系统的迭代更新阐述了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科学教学方式发生的变革.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课堂无边界”是以课程标准为纲、教材为基、思维为魂、素养为本的课堂新样态下,模糊、柔化学习边界,使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师须创设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源于生活且易于实现的问题作为”课堂无边界”,引发学生积极投身自主学习.运用具有三要点、三层次的”课堂无边界”有效拓展学生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在现行的小学科学教材中涉及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非常多,若能开展好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将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文章以粤教版六年级上册《水质调查》一课为例,提出了上好小学科学综合实践课的几点建议:研透教材,将活动内容用学生身边的例子替换,让活动更可行;寻求外援,将调查工作用事件展示的方式呈现,让实践更生动;新拟课题,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让知识更牢固.
以往,科学课教学过多地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强调研究过程的准确性、结果表述的严密性、解释的科学性等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致和创新的欲望.教学的幽默艺术是一种使教学活动在意外的倒错或矛盾中表现出某种教学意图,并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的一种操作机智,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传授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机敏、风趣和巧智.若将幽默运用于教学中,幽默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会心的微笑中提高教学效果.因此,笔者认为:不妨让科学课堂幽默一点,笑里藏一点儿”道”.
随着”三全育人”理念的持续渗透,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除强调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政素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历史课程的重要性得到了体现,依托”体验式学习”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四史”育人新模式,从而实现高校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