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云南省正在倾力打造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德宏州以其独特的区位和通道优势成为桥头堡的“黄金口岸”。在桥头堡建设深入推进的时刻,德宏州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跨越发展机遇,其联通西南的通道优势以及优势特色产业的支撑,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要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机制建设和体制创新,而这些都必须有制度保障,审计作为国民经济的“免疫系统”,其独具的免疫功能正可以发挥这一作用。在当前局面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审计的功能、发挥审计的作用,为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的提速提供保障。
一、德宏州面临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的历史机遇
在云南省的对外开放布局中,德宏州是连接西南的门户,有着重要而特殊的通道优势。德宏州黄金口岸的提出,正是依托德宏州独特的通道前沿优势,着力把德宏州建设成为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的交通节点和开放前沿。
德宏州与缅甸毗邻,是中缅两国开放合作最早也是成效最明显的区域之一,瑞丽国家口岸从1993年对缅开放至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德宏州通过与缅甸和印度东北部长期保持的友好往来、经济合作以及文化交流,为德宏和云南向西南开放积累了深厚的人缘基础和文化积淀。在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历史机遇中,德宏州特别是瑞丽开发开放试验区正在成为先行先试的重要地区。
历史上,德宏州就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要塞,是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中印输油管道三大通道的出入口,很早就建设了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通道。如今的德宏更是成为国道杭瑞高速公路、泛亚铁路西线、中缅油气管道、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的重要出入境节点。由瑞丽出境的铁路建设将使德宏成为内引外联的通道枢纽。黄金口岸的提出,在通道和交通枢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下将不再只是一个口号。
而按照德宏州委、州政府对德宏州黄金口岸建设的基本定位,是要建设“一个节点,三个基地,三个平台,三个窗口”。把德宏建设为立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云南为主体、以缅甸为突破口,连接印度洋、辐射南亚次大陆的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黄金口岸,成为推进桥头堡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经济窗口、文化窗口、友谊窗口。大力发展“生物特色产业基地、进出口加工基地、物流仓储基地”建设;使德宏州成为桥头堡前端的金融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文化交流平台,将德宏州的口岸优势、通道优势与自身产业优势结合起来,为桥头堡建设提供全面支撑。这也是德宏州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所在和方向所指。
二、德宏州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有机制的创新和体制的保障
在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德宏州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薄弱的经济基础、不足的人才储备、淡薄的创新意识等等对德宏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形成极大制约。
首先,德宏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由于众多原因,德宏州经济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全州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全省16个州市的倒数第三位;人均GDP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2%;人均财政收入不足千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薄弱的经济基础也限制了资金投入的能力,导致德宏州交通条件无法得到根本改善,严重削弱了对外通道能力,难以承载黄金口岸的基本需要。
其次,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同时,德宏州也面临着来自干部观念和人才的巨大制约。德宏州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广大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人才资源不足和人才储备的不足,已成为发展的瓶颈。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不高,安于现状,普遍存在创新意识不强,更成为制约德宏发展的重要瓶颈。
一个地区的发展,干部的创新意识和人才储备至关重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要改变德宏州目前的不利局面,首先要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上下功夫。要通过完善的机制建设去推动干部不断创新、敢闯敢试;通过创新找到好的思路,闯出好的路子,才能克服眼前的不利局面、实现全新的发展。
三、审计可以为德宏州跨越式发展提供充分保障
机制的创新和体制的完善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方不断探索和努力,同时也需要有制度的保障,这正是审计作为经济社会“免疫系统”可以发挥作用的方面。
(一)审计可以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督和制约,引导和保护干部不断创新
近年来,审计部门通过积极推进依法行政,逐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对各级干部妥善运用手中的权力做好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也借此保护了大多数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执行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同时也发现了少数干部违规违纪以及存在的责任意识不足的问题,保证了各种经济活动决策和管理的规范性。这也是审计发挥保障作用的重要一环,即既对权力运行给予监督和制约,也保证有想法、有能力的干部不断创新,而这正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保证。
(二)审计可以促进政令畅通,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方向确定后,关键就在于执行。通过加强对各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和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可以保障政令畅通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政令畅通,才能保证大的方向不出错;措施到位,方能确保在执行时不出位,这两者是保证经济社会稳步向前发展的根本。
(三)审计可以推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使全州干部队伍能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当前和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党必须面对的重点。加强廉政建设,可以让广大党员心无旁骛,齐心协力做好本职工作;增强反腐败工作,能够提高广大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形成合力。审计的作用正在于此。
(四)审计能够针对宏观性、体制性和制度性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促进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设
审计工作在加强监督的同时,也正在通过提出审计建议,加大对体制机制制度层面问题的揭示和反映力度,发现体制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着力完善,审计这种既能监督发现问题、又能很好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改革深化和制度建设。
(五)审计可以引导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注重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良性发展
通过强化资源环境审计,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可以推动各地建立资源环境审计联动机制,促使有关地方淘汰落后产能,完善制度,有利于引导各级干部注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地方经济良性发展。
四、发挥审计的免疫功能为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护航
为了实现德宏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的迅速推进,德宏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在桥头堡建设中突出先行先试的试验区,形成沿边开放的“深圳效应”。这就需要在众多领域中加大创新。审计要发挥保障功能,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一)加强对大项目的监督,发挥监督实效,使各种项目建设能切实发挥效益
桥头堡黄金口岸的建设,必须有大项目的实施和一批惠及民生的项目的推进,审计要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的跟踪监督,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要充分监督和揭示项目申报、审批、招投标、合同管理、工程和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整改,避免造成损失。在方式上要重点向绩效审计转变。重点关注项目投资的效率和效果,促进各级政府节约投资,提高效益。
(二)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把审计评价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参考和依据,通过审计促发展
近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经济责任审计可以通过对被审计部门领导在经济活动中应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监督,为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要很好地发挥经济责任审计职能,就要在关注财政收支和被审计部门领导个人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同时,加强对领导人的决策合理性和决策实施项目绩效情况的审计监督,有效监督领导决策的合理性和效果,使审计结果能成为评价领导绩效的重要依据。
要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把审计评价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管理、培训、升降留转、奖惩和绩效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审计的监督和示范,真正形成奖优惩劣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使全州干部把精力集中到德宏州的发展上,形成敢创新、能干事的良好氛围,为黄金口岸建设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三)以环境审计为突破口,保护桥头堡黄金口岸优越的自然环境
保护环境是一项造福子孙的大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德宏州具有优越的生态和自然条件,在发展的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生态大屏障,可以为德宏州加速城镇化发展和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的物质支持和生态保障。结合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应把环境审计工作放在更高的高度。通过开展环境审计,对德宏州环境现实状况进行整体的价值度量,为有效保护和治理环境提供可靠信息,起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四)审计要为制度创新提供保障,要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和审计方法创新
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的加速,意味着德宏州经济将极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期处于跨越式增长的阶段,意味着德宏州在新形势下面临着行政运行和政府管理的方式的深刻转变同时也意味着有很多潜在的风险、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关注。要切实使审计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需要审计部门一方面要提升自身素质,创新审计方式、更新审计理念,建设高素质队伍;另一方面还要完善制度建设,为地方发展提建议、出思路,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变化。
德宏州过去曾有着沿边开放的辉煌历史,随着黄金口岸建设的全面推进,德宏州正在迎来更为辉煌的未来。审计将在德宏州前进的路上为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保驾护航。
一、德宏州面临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的历史机遇
在云南省的对外开放布局中,德宏州是连接西南的门户,有着重要而特殊的通道优势。德宏州黄金口岸的提出,正是依托德宏州独特的通道前沿优势,着力把德宏州建设成为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的交通节点和开放前沿。
德宏州与缅甸毗邻,是中缅两国开放合作最早也是成效最明显的区域之一,瑞丽国家口岸从1993年对缅开放至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德宏州通过与缅甸和印度东北部长期保持的友好往来、经济合作以及文化交流,为德宏和云南向西南开放积累了深厚的人缘基础和文化积淀。在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历史机遇中,德宏州特别是瑞丽开发开放试验区正在成为先行先试的重要地区。
历史上,德宏州就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要塞,是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中印输油管道三大通道的出入口,很早就建设了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通道。如今的德宏更是成为国道杭瑞高速公路、泛亚铁路西线、中缅油气管道、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的重要出入境节点。由瑞丽出境的铁路建设将使德宏成为内引外联的通道枢纽。黄金口岸的提出,在通道和交通枢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下将不再只是一个口号。
而按照德宏州委、州政府对德宏州黄金口岸建设的基本定位,是要建设“一个节点,三个基地,三个平台,三个窗口”。把德宏建设为立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云南为主体、以缅甸为突破口,连接印度洋、辐射南亚次大陆的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黄金口岸,成为推进桥头堡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经济窗口、文化窗口、友谊窗口。大力发展“生物特色产业基地、进出口加工基地、物流仓储基地”建设;使德宏州成为桥头堡前端的金融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文化交流平台,将德宏州的口岸优势、通道优势与自身产业优势结合起来,为桥头堡建设提供全面支撑。这也是德宏州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所在和方向所指。
二、德宏州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有机制的创新和体制的保障
在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德宏州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薄弱的经济基础、不足的人才储备、淡薄的创新意识等等对德宏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形成极大制约。
首先,德宏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由于众多原因,德宏州经济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全州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全省16个州市的倒数第三位;人均GDP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2%;人均财政收入不足千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薄弱的经济基础也限制了资金投入的能力,导致德宏州交通条件无法得到根本改善,严重削弱了对外通道能力,难以承载黄金口岸的基本需要。
其次,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同时,德宏州也面临着来自干部观念和人才的巨大制约。德宏州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广大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人才资源不足和人才储备的不足,已成为发展的瓶颈。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不高,安于现状,普遍存在创新意识不强,更成为制约德宏发展的重要瓶颈。
一个地区的发展,干部的创新意识和人才储备至关重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要改变德宏州目前的不利局面,首先要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上下功夫。要通过完善的机制建设去推动干部不断创新、敢闯敢试;通过创新找到好的思路,闯出好的路子,才能克服眼前的不利局面、实现全新的发展。
三、审计可以为德宏州跨越式发展提供充分保障
机制的创新和体制的完善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方不断探索和努力,同时也需要有制度的保障,这正是审计作为经济社会“免疫系统”可以发挥作用的方面。
(一)审计可以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督和制约,引导和保护干部不断创新
近年来,审计部门通过积极推进依法行政,逐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对各级干部妥善运用手中的权力做好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也借此保护了大多数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执行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同时也发现了少数干部违规违纪以及存在的责任意识不足的问题,保证了各种经济活动决策和管理的规范性。这也是审计发挥保障作用的重要一环,即既对权力运行给予监督和制约,也保证有想法、有能力的干部不断创新,而这正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保证。
(二)审计可以促进政令畅通,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方向确定后,关键就在于执行。通过加强对各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和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可以保障政令畅通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政令畅通,才能保证大的方向不出错;措施到位,方能确保在执行时不出位,这两者是保证经济社会稳步向前发展的根本。
(三)审计可以推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使全州干部队伍能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当前和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党必须面对的重点。加强廉政建设,可以让广大党员心无旁骛,齐心协力做好本职工作;增强反腐败工作,能够提高广大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形成合力。审计的作用正在于此。
(四)审计能够针对宏观性、体制性和制度性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促进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设
审计工作在加强监督的同时,也正在通过提出审计建议,加大对体制机制制度层面问题的揭示和反映力度,发现体制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着力完善,审计这种既能监督发现问题、又能很好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改革深化和制度建设。
(五)审计可以引导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注重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良性发展
通过强化资源环境审计,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可以推动各地建立资源环境审计联动机制,促使有关地方淘汰落后产能,完善制度,有利于引导各级干部注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地方经济良性发展。
四、发挥审计的免疫功能为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护航
为了实现德宏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的迅速推进,德宏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在桥头堡建设中突出先行先试的试验区,形成沿边开放的“深圳效应”。这就需要在众多领域中加大创新。审计要发挥保障功能,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一)加强对大项目的监督,发挥监督实效,使各种项目建设能切实发挥效益
桥头堡黄金口岸的建设,必须有大项目的实施和一批惠及民生的项目的推进,审计要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的跟踪监督,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要充分监督和揭示项目申报、审批、招投标、合同管理、工程和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整改,避免造成损失。在方式上要重点向绩效审计转变。重点关注项目投资的效率和效果,促进各级政府节约投资,提高效益。
(二)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把审计评价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参考和依据,通过审计促发展
近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经济责任审计可以通过对被审计部门领导在经济活动中应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监督,为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要很好地发挥经济责任审计职能,就要在关注财政收支和被审计部门领导个人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同时,加强对领导人的决策合理性和决策实施项目绩效情况的审计监督,有效监督领导决策的合理性和效果,使审计结果能成为评价领导绩效的重要依据。
要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把审计评价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管理、培训、升降留转、奖惩和绩效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审计的监督和示范,真正形成奖优惩劣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使全州干部把精力集中到德宏州的发展上,形成敢创新、能干事的良好氛围,为黄金口岸建设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三)以环境审计为突破口,保护桥头堡黄金口岸优越的自然环境
保护环境是一项造福子孙的大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德宏州具有优越的生态和自然条件,在发展的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生态大屏障,可以为德宏州加速城镇化发展和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的物质支持和生态保障。结合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应把环境审计工作放在更高的高度。通过开展环境审计,对德宏州环境现实状况进行整体的价值度量,为有效保护和治理环境提供可靠信息,起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四)审计要为制度创新提供保障,要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和审计方法创新
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的加速,意味着德宏州经济将极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期处于跨越式增长的阶段,意味着德宏州在新形势下面临着行政运行和政府管理的方式的深刻转变同时也意味着有很多潜在的风险、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关注。要切实使审计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需要审计部门一方面要提升自身素质,创新审计方式、更新审计理念,建设高素质队伍;另一方面还要完善制度建设,为地方发展提建议、出思路,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变化。
德宏州过去曾有着沿边开放的辉煌历史,随着黄金口岸建设的全面推进,德宏州正在迎来更为辉煌的未来。审计将在德宏州前进的路上为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