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的可融性研究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Y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本质是相通的,对于实践的重视,对于人的尊重,以及二者在教育特征方面的互补,内在的相似性决定了它们融合内在的可行性。文化自信——习近平提出是时代课题,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理论基础与方向指引,它为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提供了现实可行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高校;融合;文化自信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含义
  1、马克思主义教育
  马克思主义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根本,以中国的具体实践为基础,以培养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它为中国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供了基本,同时也是最根本的思想保障与精神支撑。在高校教育领域,马克思主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核心指导思想,它已经通过有形的书本,无形的教育宣传,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信仰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忠、孝、仁、义、礼、智、信为准则,在此基础上从个人层面的“修身、起家、治国平天下”,到街坊四邻的“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到民族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再到国家的“独立、富强、民为贵”。在教育领域,传统文化提倡“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高校教育方面,我们也越来越强调德育与智育的并重,体育与审美等全面发展。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传承,这就注定了它的两面性——糟粕与精华。所以我们必须立足时代的发展,挖掘传统文化的宝库,与时俱进。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融合性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立足点是对人价值的正确认识,它的目标追求是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传统文化教育是以“仁孝”“德”为基础,到“四维八德”的渐进发展,致力于实现人人贤、圣的大同社会。
  1、二者对于实践的重视
  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在表现形式,教育过程,思维方式等是存在差异的,正因为如此,教育形式才得以多样化、丰富化,才不会形成“一个模子的人”。唯物史观“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①。“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②马克思主义教育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践认识物质世界,认识人与自然。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着重强调当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今天的付出、辛勤,达到美好的明天。
  2、二者对于人的尊重
  “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正是因为有了差别,世界才多姿多彩。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纯而又纯的世界是不存在的③。这体现了习近平文化观对于人的尊重,对于国家的尊重。“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④“夫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⑤。马克思主义观对于人的尊重体现到了历史创造者的高度;传统文化教育人们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對于人的尊重,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相似性体现,是二者在现实融合的共同的理念基础。
  3、二者特征的互补性
  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商品本质的剖析与批判,并汲取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总结。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要代表,以“德”“仁孝”为基础,向人的精神深处纵深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是一种“马斯洛式”的教育,是一种从解决物质到精神的发展历程;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穷则独善其身式”的教育,“颜回式”精神追求至上的教育。文化自信的提出,为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提供了结合点。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具体途径
  1、促进高校教育改革,为二者融合提供外在条件
  随着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马克思主义教育在高校已经形成了“4+2”的稳定模式,但是传统文化教育却在大学教育渐行渐远,逐渐走向了被大学生“淡忘”的境地。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很好融合的重要外在问题。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党已经提出了时代前进的方向,教育部与高校应该积极响应,组织学术界与高校在理论上讨论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可能性与实践性。同时在实践中,应该注重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的改革与创新。实践是检验问题的重要措施,同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该在新的时代问题面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传统文化的智慧有机结合,推动文化繁荣,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
  2、培养高校大学生正确的三观,为二者融合提供内在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的社会观、职业观、家庭观,他们在表象是不同的,但是他们本质是相同的。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西方“自由竞争”、“个人主义”等的影响,高校部分大学生养成了个人主义、急功近利、拜金主义等不正确的三观。因此高校教育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作用,同时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仁孝”的基础作用,体现社会主义新三观,树立正确的“三观”,为二者的融合提供条件。高校大学生作为时代接班人,应该承担责任,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加以吸收、融合,树立正确三观。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172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荀子.修身,中华书局,2012:33
  ③习近平,华盛顿州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发表的演讲,2015.9.22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56
  ⑤孟子·《离娄上》,东方出版社,2013.2.1.
  作者简介:
  李光明(1993.3-),男,河南安阳人,硕士,主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杜巧玲(1994.5-),女,重庆丰都人,硕士,主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其他文献
传统上在Internet提供电视广播服务是采用Client-Server架构,但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Server负载日益增大,服务供应者必须负担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而IPTV集宽带有线电视网,集因特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之崭新技术。随着Internet的使用人口增加,Client-Server架构所面临的问题日益严重,使得P2P(Peer-to-Peer
期刊
摘要:当前,国内BIM专业人员数量比较少,也缺乏人才的支撑。为此,国内高校需积极重视对BIM人才的培养,让建筑工程的专业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以及运用该技术。BIM技术体现出协调性以及模拟性等特征,能增加学生对建筑工程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提升学生对信息进行收集以及处理的能力,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所以本文首先对BIM技术进行分析,之后研究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教学中的应用,最后提出几点建筑工程的专业教师运用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二数据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其地位更加重要。并且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革新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现阶段这些技术甚至可以将任何你可以想到的进行数据化处理与记录。在这场技术革命之中,高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参与者也是推动者,现阶段高校通过自利用自身所拥有的数据与信息资源在各项科研或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推动
期刊
摘要:我们免费师范生从大学走进工作岗位,由于角色的突然转换让很多人都不适应,无法在短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我结合自己这三年来的工作经验,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理论,我总结出师范生应怎样做到快速的角色转变,上好高中音乐课,并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做到可持續教学。通过这些研究结论,可以让师范生们少走很多弯路,也能让我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定位和认识。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师范生;年轻教师;
期刊
摘要:在《城市设计》课程改革中,利用微课作为教学资源,利用互动媒介作为学习平台,利用多样化的空间作为课堂载体,精心组织“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并切实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不仅初步实现了《城市设计》课程相关知识节点的高效导入;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生配比居高不下的资源瓶颈,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设计课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与目的  1.微
期刊
摘要:当代大学生个性意识强烈,那种靠强行灌输的方式来达到思想教化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预先构建的思想观念体系能否有效地植入学生的心中,很大程度地取决于这种思想观念的来源方式,目的性很强的说教灌输只能被动地逼迫学生接受,收效不佳,而通过新媒体媒介下的双向交流则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取,增强德育的实效。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教育;双向互动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广义的新媒体包括大量的新兴媒体,指
期刊
摘要:大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能有效地缓解就业难的问题,而且能使其拥有更广阔的能力提升的空间。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因此,目前,各大高校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增加毕业就业率,纷纷构建了高校大学生創新创业的教育体系。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对学校的教育进步、我国经的济发展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其解决的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期刊
并购    安捷伦科技签署  收购Adaptif Photonics  安捷伦科技公司和德国Adaptif Photonics公司日前宣布,双方已签署协议,由安捷伦收购Adaptif公司。Adaptif是一家面向电信、传感器和激光器市场的私有公司,为光元器件和系统测试的高级偏振分析和控制提供关键技术和产品。此次交易符合标准成交条件。具体收购资金信息没有公布。   Adaptif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增强
期刊
我一直认为,大学定位问题其实就是大学如何办学的问题,大学定位的种种逻辑无非就是厘定大学的本质、现状与未来。基于这种认识在我的研究中虽然频繁涉及与定位相关的问题,但是一直不愿将“大学定位”作为独立的问题进行研究。另外,大学的定位一般被认为是大学自主的事,即“我的办学与发展我做主”,其他机构不可干预。在这种思维下,大学定位通常被划到院校研究与战略管理研究的领域,通常的做法是通过调研并运用大量的数据来判
期刊
摘要:本研究运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以网络问卷和现场问卷共同发放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进行甄别。其中,男性125人,女性192人,年龄介于17至25岁。运用高考成绩作为学业成就水平的预测指标,得出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其学业成就水平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对CSRI-50 50种性格特质进行因素分析,提取出九个显著预测高考成绩的因子。分别是有爱心的、乐于助人的、富有同情心的、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