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河涌改造的历史文脉延续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85695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旧城河涌承载着城市牵系城市居民日常,延续旧城河涌文脉历史是城市人居环境重要的文明体现。本文将以广州荔枝湾涌为例,通过文献整理梳理该河涌的历史文化脉络。并通过实地调研,探讨荔枝湾涌改造中对其历史文脉的延续手法,最后分析目前该河涌历史文脉延续所目前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旧城河涌;景观改造;文脉延续;荔枝湾涌;人居环境
  目前旧城河涌的改造对其历史文脉的延续开始得到了重视与研究实践。但是,这些使旧城河涌文脉延续的实践方式多为“保护主义者”式改造为主,即设定一系列的保护原则与政策,规范如何更好维护、使用与改建历史建筑、景观以及它们周边的环境,以达到保护历史场所的“完整性”的最终目的。[1]这种模式一方面还原了历史风貌,河涌的历史文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延续;但另一方面,这种思维容易造成改造后的河涌景观更多时候因无法满足现代的生活或审美需求最终沦为平庸的困境。
  1 荔枝湾涌的历史文脉背景
  广州荔枝湾涌严格来说并不是一条独立的河涌,而是广州城西一带的珠江边的沼泽低地中纵横交错的水系总称,历史上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而扬名。荔枝湾涌有新、旧之分,在清朝时期,荔枝湾涌所指的区位出现了变化:旧荔枝湾涌是指今荔湾路以西、中山八路以北;新荔枝湾涌则指今荔湾湖公园、多宝路、黄沙大道一带。
  1.1 古代的荔枝湾涌
  荔枝湾涌的由来最早可追溯到汉代。相传在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陆贾到广州向南越国王赵佗劝降,陆贾在离其土城驻地不远的溪边河旁(今周门、彩虹桥一带)种植莲藕和荔枝。东汉年间,这里种植的荔枝已成为上贡皇帝的佳品及朝廷赠送外国使臣的礼物,而这一片风水宝地也被称为“荔枝洲”或“荔枝湾”,这就是荔枝湾这一说法最早的由来。[2]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皇帝刘长在这荔枝湾涌流域修建了广袤三十余里皇家园林昌华苑,[3]南汉后主刘鋹每至暑夏更会在此大摆穷奢极欲的“红云(荔枝)宴”,与爱妃宠臣作乐。
  到了唐代,荔枝湾涌拥有了大片的岭南园林,广州的荔枝也享负盛名,其中更有因荔枝而驰名的园林——荔园。“荔枝时节出旌游,南国名园尽兴游;叶中新火欺寒食,树上丹砂胜锦州。”这是晚唐诗人曹松在《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的诗篇中对岭南节度使郑从谠所建的荔园的描述,可以想象当年荔枝成熟之时的美景。元代,荔枝湾涌沿岸依然保留“御果园”的功能,除了荔枝树,在此区域增种里木树(柠檬树),人们将柠檬制成舍里别(解渴水),进贡上朝,深得元王喜爱。[4]至明代,荔枝湾涌流域广种植“五秀”(莲藕、马蹄、菱角、茨菇、茭笋)。而随着荔枝湾涌水系不断发展,河涌可通达至珠江白鹅潭一带,渔民逐渐在此聚集,白天出江捕鱼,晚上回湾停靠,形成“荔湾渔唱”这明代羊城八景之一。
  清代开始,荔枝湾涌所指定的位置开始进行交替,旧的荔枝湾涌逐步成为历史,而新的荔枝湾涌流域开始走向鼎盛。因“闭关锁国”的政策,清代的广州中国为数不多指定的通商口岸,经济繁荣。当时荔枝湾涌所在的西关地区就是广州商贸活动的中心区域,而荔枝湾涌无论是荔枝的种植种类还是覆盖区域均达到了历史顶峰。此时,在荔枝湾涌上逐渐出现了游河艇,分“四柱大厅”和“洋板”两种。前者四柱一篷,四面通达,可以观赏两岸景色。后者头尖,有大小两种,大者有篷,珠帘掩映。河上有卖小吃的小艇,游客可以吃到真正的“艇仔粥”和水灼河鲜,边吃边谈,十分惬意。这一情景一直延续到解放初。[5]文人骚客、市井小贩、街坊百姓都喜聚于此,荔枝湾涌形成了一派热闹繁荣的景象。荔枝湾涌流域优美的景色同时吸引了不少富商巨贾安家于此,建起了一栋栋别墅和园林。清代后期,生于此地的女性因多有从商的出生背景,受过中西式教育甚至有留学、穿着得体、有见识、讲究生活,她们有了“西关小姐”这一美称,形成了荔枝湾涌又一特色的人文风景线。
  1.2 近代的荔枝湾涌
  民国时期,荔枝湾涌延续清代的发展,到达了历史顶峰并开始衰败。盛极时期,荔枝湾涌流域有潘园海山仙馆、唐荔园、张氏听松园、邓氏杏林庄、李氏景苏园、叶氏小田园、小画舫斋、陈廉伯公馆、蒋光鼐故居等名园别墅。日军侵华期间封锁了荔枝湾涌的出河口,官员富商逐渐迁离,荔枝树也不复繁茂,游客大减,荔枝湾逐步走向萧条。到了20世纪40年代,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增加,荔枝湾涌的荔枝树被砍,流域范围广种菜地,菜农贫民逐步聚居与此,昔日风风光不再。
  1.3 现代的荔枝湾涌
  由于城市建设所带来的污染,荔枝湾涌的水质逐步污染,卫生环境逐步变差并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人居生活环境,因此荔枝湾涌逐步被掩埋和覆盖。借着广州亚运的契机,荔枝湾涌揭盖复涌的计划展开,荔枝湾涌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得以重见天日,在2010迎来新生。改造后的荔枝湾涌重塑当年河涌文脉意境,提升了当地居民的人居环境,并成为广州中心城区标志性观光景点。
  2 荔枝湾涌改造过中对历史文脉延续手段
  据笔者调研,荔枝湾涌改造文脉延续的意象更多选定于其鼎盛时期的清代,并且从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这两方面加以强化。自然景观方面,主要体现了传统岭南水乡特色并融入岭南园林设计,而人文风情方面则融入了岭南传统艺术元素,并从商业方面进行打造,主要体现以下的手段。
  2.1 保留区域建筑与意境重构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和历史,旧城河涌改造中两岸建筑的保留为传统文化活动或仪式的延续和复兴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载体。对于沿岸历史建筑,荔枝湾涌在改造的过程中都将其尽可能地保留与修复,如明代的梁家祠、明末清初的文塔、近代的陈廉伯公馆与蒋光鼐故居等等。如今,梁家祠依旧履行着祠堂的作用,梁氏后人仍会在此进行他们的宗族活动。平时亦作文化休闲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文塔的保留,使复兴传统的“开笔礼”成为可能,文塔建筑本身亦延续了人们对“文昌”的祈愿;保留修复的蒋光鼐故居则活化成为博物馆,向游客诉说当年蒋光鼐相关的事情;保留而有待活化的陈廉伯公馆让游客能想象当年富商巨贾们的生活点滴。因城市的变迁,沿岸现代建筑有村民自建房屋亦有单位宿舍住房等。纷繁多样的建筑导致了与传统建筑和传统意境格格不入的状况。对于这些建筑,在荔枝湾涌改造中并不是采取“拆而重建”的方式,而是将提炼出来的西关特色材质色彩和机理,重新注入于建筑的外立面上,将原有建筑尽可能地保留。[6]建筑的保留,也把当地居民留下了,这样就能把最地道的一系列社会活动保留下来,保留了人们最渴望体验的“人情味”景观。   2.2 重塑历史场景与营造历史场景意象
  历史场景是旧城河涌曾经的写照,亦能最直接地反映历史。重塑历史场景或营造历史场景意象,是复兴历史场所“完整性”的重要手法之一。荔枝湾涌改造后,河涌水质改善,以清代“四柱大厅”船型作为模型的游河艇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重塑了旧时人们“画船士女亲操楫,水窗明瑟共一杯”的历史场景;在河涌改造的过程中,融入岭南园林的元素,以廊、亭、桥、叠石流水等元素作为景观节点,加上沿岸保留的历史建筑,共同营造荔枝湾涌鼎盛时期的景观意象。
  繁盛时期的荔枝湾涌,沿岸拥有众多粤剧私伙局,像八和会馆这样的历史粤剧建筑就隐身于荔枝湾涌片区,粤剧在这里拥有重要的地位。荔枝湾涌改造工程中,植入粤剧大戏台,整合了分散各处的私伙局,并定期在此举行粤剧的演出。这样的舞台既满足了原居民粤剧表演者的演出需求,同时也满足了游客与本地居民看粤剧的需求。与此同时,在荔枝湾三期改造工程中,新建仿岭南古典园林建筑群——粤剧艺术博物馆,以展示为主的方式传播粤剧文化。新建的粤剧大戏台和粤剧艺术博物馆,以一动一静的形式将粤剧元素植入与景观之中,营造了历史场景意象,并且使荔枝湾呈现出独特的本土文化特质,同时也满足了旅客和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2.3 保留及引入本土特色商业
  本土特色商业代表着一个城市历史沉淀,是人文历史不可缺少的见证。当旧城河涌作为景区改造的时候,本土特色商业的保留或注入能一定程度延续历史文脉,体现本土人文风情,并为河涌景观维护提供经济支撑。对荔枝湾涌而言,它很大程度上是因商贸而兴,直到现代,即使是河涌被盖的时期,荔枝湾地区依旧是古玩、特色小食的重要集散地。荔枝湾涌改造注重本地区商业的特色,活化后的旧建筑依然为居民商住使用,并逐步形成原住民自产自销的马蹄糕、斎烧鹅、鸡仔饼等荔湾特色饮食一条街。通过活化旧建而成的荔湾古玩城,将原来零散的古玩商家整合并形成规模,更好地将这一传统商业保留下来。与此同时,引入广绣、广式铜艺等传统工艺商品到荔枝湾涌,以特色商业活化河涌,重塑往日商业繁盛之境,同时为景观维护提供经济支持,形成景观发展的良性循环。
  2.4 复兴传统节庆活动
  传统的节庆活动,承载着城市居民的美好祝愿与集体回忆,亦是城市历史文脉延续的重要体现。旧城河涌改造后,复兴传统节庆活动不但能延续河涌历史文脉,不同节庆的场景更能形成不同的人文景观。在改造工程完成后,荔枝湾涌以泮塘村为依托,西关文化为基础,本地居民为载体,定期和不定期编排特色节庆活动,如春节的水上花市、元宵水灯、端午泮塘赛龙舟、七夕灯谜会、中秋赏月活动、文塔开笔礼与魁星诞、粤剧表演、梁氏宗亲活动等等。公众都能从不同的程度上参与到这些活动之中,从而逐步提升荔枝湾涌的公共文化活动氛围,从活动中感受河涌的历史文脉。
  2.5 提炼地域符号运用
  通过融入地域符号设计的景观小品、景观设施等细节同样能体现出河涌历史文脉。荔枝湾涌提炼西关传统元素并进行艺术创作,通过变化重构等手法提炼出独有的西关文化符号,并运用到视觉标识系统。通过艺术设计,荔枝湾涌上诸如指示牌、说明牌等环境设施的造型,既符合现代生活的需求又散发出浓厚的传统西关文化气息。除此以外,尽可能利用一切物质载体,反复强调西关文化符号并进行艺术装饰,如在地面、桥栏、桥体、建筑外立面等等。这类的西关元素符号丰富了景观细节,体现了区域文脉。
  3 荔枝湾涌改造后文脉延续所面临的困境
  3.1 传统意象未能很好表现
  正如众多旧城河涌改造后所面临的情况,荔枝湾涌在历史文脉延续上做了大量的努力并获得一定成效,但传统景观意象依然未能很好表现。在自然景观方面,对荔枝湾涌历史场景最有诗意的描述,莫过于那句“一湾江水绿,两岸荔枝红”。在历史文脉中,荔枝湾涌因荔枝而得名,因荔枝而扬名,但从复涌以来,这里却没有出现大规模荔枝树林。荔枝湾涌改造之始就有意识地补种荔枝树,但因环境等众多因素一直没有成功成片存活,导致河涌沿线荔枝难寻,在沿岸看到的更多是现代的景观绿化,在短时间内,诗中美好意境很难向大众展示。
  而人文风情方面,荔枝湾涌改造保留了传统商业,一定程度上能唤起一代人的集体回忆。但笔者在调研中与当地的老居民进行访谈,发现他们所怀念的是当年沿着荔枝湾涌河岸钓蟛蜞与田鸡,抓鱼捕虾的场景。很可惜的是,改造后的荔枝湾涌还是难以延续他们的这一份美好的生活回忆,“水深危险”“严禁钓鱼”等等的警示牌,沿岸也几乎没有任何关于这份回忆场景任何形成的塑造。改造后荔枝湾涌虽然环境变美,对本地居民而言却是那样“可望不可即”,而对于游客而言,往往又少了那份最真挚的生活气息。
  3.2 非景区河段改造工程文脉意象不明显
  荔枝湾河涌在非景区段改造中,文化元素减少,河涌文脉意象不明显。第二三期的荔枝湾涌改造工程开始远离第一期的主景区而深入到民居住宅,商业氛围较淡,游客相对较少。据笔者调研观察,这部分的河涌改造主要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为主,虽然设计多层次的步道和重新改造绿化环境,但景观相对单调,而对历史文脉延续所做的设计十分少,不能体现河涌的文脉特征。旅游开发是如今旧城河涌改造最热衷的手段,荔枝湾涌文脉延续所做的工作更多地亦是面向游客。但是,本地居民也有对河涌传统文脉美好意境的向往,而这种意境往往是更加贴近生活的。对于非重点景区的河段,因宜以居民的日常生活为出发点,无论是从景观艺术方面还是生活文化营造方面,也要重视对其文脉的延续,唤起并创造居民美好回忆。
  3.3 部分旅客对荔枝湾涌的依恋度不高
  地方依恋意指人与特定地方之间建立起的情感联系,以表达人们倾向于留在这个地方并感到舒适和安全的心理状态。结合《城市居民休闲的地方依恋研究 --以广州荔枝湾为例》的调查分析所得,人们对荔枝湾涌的依恋度主要来源于就是荔枝湾涌的文脉延续承所带来。但是研究同时指出,像高学历人群、年轻人、专业人士等人群对荔枝湾的依恋度较低。[7]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游客对社会人文所带来的情感享受的关注度也越高,他们对于旅游功能相对较低,更加注重景观环境、社会人文的情感享受。[8]对于见识较广的这类人群,旅游开发为重点的荔枝湾涌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预期甚至达到视觉疲劳,因此对荔枝湾河涌改造中以“保护主义者”形式进行文脉延续的手法并不完全认同。随着大众人群经济生活水平和思想水平的提供,这种不认同感在将来定会成为旧城河涌文脉延续手段的重要难题。
  针对以上种种困境,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公共艺术的植入尝试缓解这一矛盾。艺术的介入往往改变着城市空间的意味和性质,使之具有新的意义、氛围和公共参与的可能。通过艺术智性的、包容性的随机介入的方式延续河涌文脉,营造有关河涌文脉的公共艺术空间,从而创造出更多供人们相遇、相谈的机会与空间,增加河涌的社会人文感受。[9]对改造后的旧城河涌而言,公共艺术的植入不但可以填补文脉延续手段中那些缺少的意境和体验,并且可以使文脉延续不但停滞与过去,而能服务当下,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 丹尼尔·布鲁斯(美).建筑、景观与记忆:历史保护案例研究[M].汪丽君,舒平,王志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 蒯威.(荔枝湾)荔红渺邈,苒苒物华休[N].南方都市报,2006-08-31.
  [3] 梁廷楠(清).南汉书[M].林梓宗,校点.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
  [4] 屈大均.广东新语[M].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74.
  [5] 黄爱东西.老广州:屐声帆影[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6] 黄绍宏,林云,杨学成.西关文化元素在荔枝湾涌改造中的延续和运用[J].园林建设与管理,2013(2):65-69.
  [7] 王华,严婷.城市居民休闲的地方依恋研究——以广州荔枝湾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5):104-108.
  [8] 谢涤湘,常江,朱雪梅,陈鑫.历史文化街区游客的地方感特征——以广州荔枝湾涌为例[J].热带地理,2014,34(4):482-488.
  [9] 李楠,刘敬东.景观公共艺术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何美莹(1991—),女,广东广州人,广东工业大学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格蕾丝是美国著名雕塑家、画家、概念和表演艺术家。本格蕾丝的作品与女权主义运动有着的复杂关系,她是女性主义艺术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她一直致力于尝试突破男性霸权定义艺术的实践,在男性霸权的艺术规则中,某些材料被人为定义为男性化属性,只有艺术家使用,诸如石头、砖、黏土、钢带、油漆等。她试图通过使用这些材料,完成女性前所未有的创作,成为超时代的艺术品。  关键词:雕塑家;油漆;影像;观念艺术
期刊
摘 要:溥仪为清朝最后一任皇帝,也是中国帝制“最后终结者”,但由于他的个人原因,不须要为朝代灭亡负责,仅仅为历史的符号,但是其后来几十年的人生可谓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本文即是在读完本书的基础上对这位皇帝的评价,以对其他学人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皇帝;清代;自传  俗语曰“时势造英雄”,但历史人物如果未能抓住历史车轮带给自己的历史使命感,而是随波逐流,则他的人生往往沉沦在历史长河中。而爱新觉
期刊
摘 要:传统工艺已经衰老、抢救性保护之余我们也要正视这个现实。“工匠”作为一种精神值得我们祭奠,“匠心”也将在新时代“工匠”的身上得以延续。“工匠”精神如灯传照,但工艺革命的号角已经吹响。“智造”时代的工艺不再受产量的技术限制、不再受异地运输的空间限制、不再受物料的质量限制、不再受传承的经验限制、不再受人力的成本限制、不再受制作的时间限制……这是一个全新的工艺时代。对年轻的工艺学习者而言、这是最好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表现为技术与艺术相融合且互动性趋势明显。新技术的应用为展品的展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参与其中理解展品的信息。本文以介绍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的展品为主,分析增强现实技术(AR)、虚拟现实技术(VR)以及代替现实技术(SR)在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互动;体验;沉浸;融合  伴随着新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如数字
期刊
摘 要:现代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的现实生活随之发生着不断变位。综合材料绘画作为一种具有当代性的艺术创作形式,在材料选择与形式呈现上,也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产生与时俱进的变化。M系列综合材料绘画,以对手机这种现时代电子科技产品的解构为主要创作素材,在材料选择、肌理处理等创作手法上,典型化地体现了绘画与科技产品的结合和创作理念的顺应时代的变化。  关键词:综合材料;现代绘画;科技;艺术人文  综合材料绘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兴起,各行各业都在探索一种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再发展;对于传统的制瓷业来说,自工业革命以来已受到多次冲击,手工青瓷在新材料的发现以及大工业生产的背景下已经被压缩的几乎失去了市场份额;而“互联网+”的出现又颠覆了传统陶瓷的销售模式。本文试图探索一种传统制瓷工艺在“互联网+”背景下生存及发展的新方式。  关键词:“互联网+”手工;青瓷工艺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思维改变了企业的传统思维模式,并成为当下各行业的发展的必备要素。设计的互联网思维模式下人人皆为设计师,传统意义上设计师和用户的边界趋于模式,设计师的再定义以及设计师的存在价值值得探讨。  关键词:设计;设计师;互联网;思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互联网已经
期刊
摘 要:日本的设计在世界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无论是在平面上还是在工业设计上都是整个世界的佼佼者。一个澳大利亚摄影师在其个人网站上,发布了190多张关于井盖的照片,设计者巧妙地将井盖变化成为艺术的载体,体现了日本人喜欢在琐细处下功夫,很佩服他们总能在一些小的地方表达创意。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水平,城市的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日本的井盖设计,恰巧从一个很小的侧面反映了日本的城市经营理念。撇开民族感情
期刊
摘 要:当代科学技术长足发展,互联网使得全球经济关联、文化趋同,相对时间内空间距离得到缩短,发展的速度变得惊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比任何一个时代都频繁,中国文化已经被融入世界进程中,本土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迁,审美化泛化成为当下最为关注的焦点。对于当代艺术设计来说,回过头来再认识工匠精神中至善至美的造物观,从匠人精神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当下的设计与文化、艺术与生活,反思物与人、技与艺的
期刊
摘 要:服装摄影已逐渐成为,服装生产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了解摄影的发展与应用,概括出摄影的诞生与发展。  关键词:服装摄影;摄影基础的发展;摄影基础的应用  1 摄影术的诞生和发展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翟(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就发现了小孔成像的现象,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直到16世纪的后半叶,欧洲人在墙壁上打孔并装上凸透镜,从另一侧的墙壁上观看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