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 面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的白面条,从粗到细,分成乌龙、冷麦、素面。具体而言,弄成干面卖的时候,直径1.7毫米以上的叫乌龙,1.3毫米以上未满1.7毫米的叫冷麦,而不到1.3毫米的叫素面。
  不过,乌龙、冷麦和素面,本来做法就不一样。前两者是把擀好的面用刀切细的;素面则跟拉面一样,在和好的面团上涂油后,用手指一会儿拉一会儿捻,把越来越细的面条挂起来弄干而成。不同的做法导致不同的断面:乌龙和冷麦的断面都是四角的,素面的断面则是圆形的。
  切面相对容易做,拉面却需要专业的技术和功夫。因此,在日本,素面的地位向来高于乌龙和冷麦。从前人们夏天送“御中元”礼物的时候,经常选择三輪素面等高级品牌的素面。
  在江户时代的日本,看起来像棉线的素面,曾是七夕乞巧节不可缺少的供品。至今,日本西南部的部分寺庙提供的斋饭里,一定有素面,可见它的地位崇高。不过,这些我都是长大以后才渐渐理解的。小时候只晓得,乌龙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家里一般做成鸡蛋热汤面吃;冷麦和素面只有夏天才出现,较粗的叫冷麦,较细的叫素面。但吃法总是只有一个花样:煮好后放在冷水里,用筷子捞起来蘸鲣鱼酱油汤吃。妈妈做的冷麦、素面也没有其他佐料、面码儿(吃面条时用来拌面的蔬菜),真是素得可以了。
  后来我听说,冲绳人爱吃跟罐头鲔鱼、午餐肉一起炒的素面,感到很新鲜。可是,真正叫我大开眼界的是在中国台湾尝到的麻油面线。看起来只是素面上浇了麻油而已,怎么可能这么好吃?朋友告诉我说:那不是普通的麻油,而是花时间熬了麻油鸡的副产品。原来如此!我又发现,中国台湾也有蚵仔面线、大肠面线等浓羹里藏着细面的小吃种类,以及当地菜馆作为主食提供的丝瓜面线汤等。跟始终当冷面吃的东京素面相比,这里的面线花样可多了呀。
  我曾长期搞不清楚日本素面和中国台湾的面线到底一不一样。这次经过在网络上的调查,才得到了结论:原来都是源于中国福建的面线。同样的干面,在不同的地方,竟然变出不同的吃法。我自己虽然吃清素面长大,可是尝过中国台湾的面线后,再也不会做清素面吃,至少要弄成冲绳式炒素面了。
  (摘自《欢迎来到东京食堂》,夕梦若林荐)
其他文献
无论哪一座城市,她首先是一个生命,因为她有历史、有记忆,更有她的集体性格。  “天津是码头,是中西碰撞的地方。天津人豪爽、义气、调侃、幽默、斗气,但是斗气不较真。”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这样定位自己的家乡。早些时候,天津的交通警察都坐在马路角上圆柱形的岗楼里执勤。一个冬天的中午,冯骥才下班骑自行车路过一个交警执勤的岗楼,里面有一个刚穿上警服没几天的年轻警察,模样看上去很神气。这时,有一个老大爷推着自行
期刊
从硬板票、软纸票、磁介质车票到电子客票,作为一名已在铁路一线工作34年的老售票员,北京南站售票车间党支部书记康顺兴见证了火车票的每一次改变:“从最开始4张一套的车票,到现在压根儿不需要纸质车票,这是一种飞跃性的变化。”  “硬板票”时代:拿几张票才能上车是常态  1985年参加工作后,康顺兴第一次“经手”的车票便是“硬板票”。  “车间的老师傅说,硬板票就是第一代火车票,我们把它称作‘常备车票’,
期刊
儿时,爱玩线拉陀螺。两手握住从陀螺中间的两小孔中穿过的线两端,于一开一合拉动中,木制陀螺便“嗡嗡嗡”飞快地旋转起来。玩着玩着,一不小心,那细长而柔软的线常常会打上一个结。于是我便耐心地将它解开,在“结”与“解”中,时间就悄悄地溜走了。  后来偶然想到:岁月,或者说时间,就是那一条细而长的线;而在时间这条线上打出的“结”,便是日子给人的记忆与怀念。有了“结”,人也就拥有了酸甜苦辣的生活。不然,日子平
期刊
写下“寒露”一词,似乎有一股寒凉之气迎面扑来,碧云天,黄叶地,雁南飞,寒山转苍翠……二十四个节气里,寒露是第一个出现寒字的节气,有它来做先锋,后面接连而来的冷霜寒雪就顺理成章了。  白露与寒露中虽然隔了秋分,仍是一脉相承。白露的露是清凉的露,是热后的慰藉,那么寒露的露则是清冷的露,肃穆的露。  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列队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
期刊
水果要熟,但是不能过熟,因为过熟则烂。  朋友要熟,但是不能过熟,因为过熟则狎。  读书要熟,但是不能过熟,因为过熟则泥。  技巧要熟,但是不能过熟,因为过熟则流。  所以,在水果店很少有人挑熟透的水果,因为那些水果买了得立刻吃,是不堪放置的。  所以,古人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因为蜜过了头会腻,反不如知心而不贴肤的朋友来得长久。  所以,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因为人们对倒背如流的
期刊
魏太子曹丕为五官中郎将,邴原任五官长史。一次,太子燕会,宾客有100多人。曹丕提出一个议题让大家讨论:“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邪,父邪?”大家众说纷纭,或救父,或救君,意见并不一致。  这个故事很容易让人想起前些年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即女朋友和母亲同时落水,作为男朋友与儿子的你该先救谁?  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选择往往涉及几种标准的优先性评价问题,如法律与人情的
期刊
爱美这事儿,古今皆然。染发就是其表现之一。而古人染发还一度成潮流。  大文豪苏东坡,曾写诗对染发这一现象进行批评,“膏面染须聊自欺”。这里的“须”,是胡子和头发的总称。言下之意,满脸褶子已经是既定的事实,将头发染黑,看起来年轻点儿,但那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做法。  可古往今来,愿意“自欺”的人,著实不少。  哪怕像王莽这样的硬汉子,皇帝都当了,可还是敌不过染发的诱惑,为的就是要让自己看起来年轻一点儿。
期刊
在一档综艺节目里,节目组要求明星去帮助家境贫寒的孩子。和黄渤搭档的是一个爱跳舞的农村女孩。节目接近尾声了,黄渤却对这个孩子没有一点儿帮助的意思。  这时,在一旁的黄磊提醒道:“黄渤,你可以试试去帮一下这个女孩,让她可以上舞蹈学院,这样就有可能改变她的一生。”黄渤是一个从底层走出来的明星,深知生活的不易,更懂得珍惜人才和爱护人才,何况还有黄磊的善意提醒。大家以为,黄渤会行这个提携之便吗?  一向情商
期刊
赵雷的《成都》唱遍大街小巷的那一年,我去了一趟成都。民谣歌手是小酒馆的标配,但令我浮想联翩的只有成都的茶馆。  民谚说:“茶馆是个小成都,成都是个大茶馆。”足见“坐茶馆”之于成都市民文化的重要性。在快有百年历史的腌卤店“盘飧市”点了一份卤货,店家先上的却是一盅盖碗茶;隔日去太古里的网红店,景德镇的青花瓷碗也是标配。  历史学者王笛写过多本关于成都茶馆的书,而我第一次读到他的《茶馆》,恰好在成都。 
期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守在炎热潮湿的太平洋小岛上的飞行员士气低落,中队指挥官决定在战斗间隙用战斗机来制造冰激凌。他让地勤人员将混合好的牛奶和可可粉倒进旧的副油箱中,将战斗机升至高空,从而让液体结冰。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地将逐渐冻结的混合液体搅拌成香滑无比的巧克力冰激凌。战斗机制造的冰激凌大受欢迎,很快被疯抢一空,甚至连他的上司都打电话来询问自己的那一份冰激凌在哪里。  对出生入死的士兵而言,冰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