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正己烷中毒11例临床分析与神经电生理检查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u_ja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告11例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疼痛、麻木、无力、泌汗异常、 痛温觉减退、腱反射减弱和肌肉萎缩等,神经电生理检查9例有周围神经的损害,即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动作电位的波幅异常及交感神经皮肤电反应异常.参照诊断标准(GBZ 84-2002),2例诊断为重度中毒,4例中度中毒,5例轻度中毒.入院后给予B族维生素、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地塞米松、血栓通等药物治疗,于3个月后症状开始缓解。

其他文献
目的 揭示临床常见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现状,探讨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方法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3软件,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药敏试验结果解释标准以及数据分析和阐述的推荐标准进行.结果(1)收集全国8省市自治区52家三级甲等医院首次分离株44 312株的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常见菌株没有明显的变化,仍然以大肠埃希菌、绿脓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
目的研究昆明地区2002~2004年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病毒分子流行特征。方法收集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2003、2004年9~12月儿科住院和门诊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粪便标本计2
目的 制备抗弓形虫全抗原、天然P30、重组P30的单克隆抗体(McAb),为抗原提纯、弓形虫病诊断及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 用弓形虫全抗原、天然P30、重组P30分别免疫BALB
目的:探讨PKCNFκB信号传导系统在调节变应性鼻炎(AR)T淋巴细胞的活化及IL4、IL5表达及其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24例急性发作期AR患者和24例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每
目的 探讨儿童幕上海绵状血管瘤(CA)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1994-2003年收治的25例儿童幕上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术前癫痫病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有14例患儿首发症状为癫痫,全部手术切除,8例术前癫痫病程小于1年者术后癫痫均消失;6例癫痫病程大于1年者术后有3例癫痫消失.11例患儿首发症状为出血及其所致神经系统功能受累,10例手术切除,术后无原病变部
目的 比较两种改进后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的优缺点.方法对三套袖法的修肝技术及套管制作进行改进,实施大鼠原位肝移植30例,采用改进的缝合法实施大鼠原位肝移植70例.结果三袖套法手术成功率80%,1周存活率8%,缝合法手术成功率90%,1周存活率72%.结论改进后的三袖套法虽然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无肝期,但手术后并发症多,缺乏实际应用价值,改进后的缝合法是建立稳定大鼠肝移植模型的有效方法。
目的 总结覆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降主动脉穿通性溃疡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2002年8月至2006年2月,14例降主动脉穿通性溃疡,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0.2岁(34~79岁).临床除1例无症状外,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腹痛;3例伴有咯血;11例有高血压病史.术前行CT增强或MRI扫描确诊.局麻下切开一侧股动脉,在DSA监测下行覆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共置入16枚支架,全部成功,2例患者分别用
目的 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与热休克的人汗腺细胞(SGC)间接共培养后,其表型转化情况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所起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和培养人MSC、SGC,采用二步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其均为纯化的SGC、MSC。将原代培养的SGC于47℃下行热休克处理后收集上清液。将第3代MSC作为实验对象并分组。对照组:行常规培养;SGC上清液组:采用含体积分数30%SGC上清液、体积分数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超声造影的不同表现与其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26例,肝内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8例,采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与Aloka 5500超声仪行实时双幅灰阶超声造影,所有病例均活检抽吸组织送病理组织学检查与流式细胞计(FCM)DNA分析.将超声造影表现分为典型组(即造影剂始增时间≤20 s,始退时间≤50 s的"快进快退"组),与非典型组
目的:观察心率减慢时模拟体内长QT综合征第3型(LQT3)动作电位时程(APD)和跨室壁复极离散(TDR)的变化及钠通道阻断剂美西律对这种变化的影响,为先天性LQT3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