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弓形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应用

来源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制备抗弓形虫全抗原、天然P30、重组P30的单克隆抗体(McAb),为抗原提纯、弓形虫病诊断及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 用弓形虫全抗原、天然P30、重组P30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稳定分泌高滴度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用ELISA法测定McAb亚类和效价;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特异性鉴定;Giemsa染色观察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利用电镜及IFAT观察McAb对弓形虫的杀伤作用及其作用位点.结果 筛选出3株(4B10、2B3、1H6)特异性较好的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B3、1H6产生的McAb与弓形虫全抗原的阳性反应带均在30 kDa处,4B10反应带主要在22 kDa处;2B3,1H6,4B10 McAb的效价(ELISA)分别为:1:102 400、1:51 200、1:12 800;2B3、1H6为IgM,4B10为IgG2b;3株细胞的染色体数均在100条以上.电镜观察到McAb作用后的弓形虫虫体聚集、肿胀,表面出现缺口和空洞,虫体变形破碎、膜变厚.抗弓形虫全抗原及天然P30的McAb能准确识别重组体pET-30a-ROP2、pET-30a-P30的表达蛋白.结论 抗弓形虫全抗原、P30抗原的McAb均对弓形虫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能准确识别P30抗原,可应用于弓形虫病诊断、抗原鉴定及亚单位疫苗的研制.
其他文献
目的掌握山东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方法卫生部统一抽取本省10个县,30个调查点15000人,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规定方法和要求进行调查。结果
心肌肥大是高血压病重要的合并症,也是心力衰竭的前期病变。探讨心肌肥大的发展机制、寻求合理的防治措施一直是该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目前对引起心肌肥大反应的刺激信号及
目的:将抗癌胚抗原(CEA)单克隆抗体(mAb)C245(IgG4)转变成IgG1,增强其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从C245(IgG4)基因中克隆VH和Vk基因,并插入到含有人IgG1恒定区(CH)
目的:预测并合成SARS病毒Spike蛋白中具有中和活性的抗原表位,鉴定其在免疫检测和疫苗设计中的作用.方法:使用二级结构以及基因组对比预测方法,预测Spike蛋白中具有较高抗原
目的 探讨LASIK手术前后眼压的变化规律.方法用三种不同仪器对42人84眼手术后的眼压、角膜厚度进行测量,比较手术前后眼压值及其与中央角膜厚度的关系.结果术后,电子压力感受器测得的眼压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压平式眼压计所测的眼压值较术前接近或下降,且非接触式眼压计组较Goldmann眼压计组下降更明显,中央角膜厚度与电子压力感受器原理的眼压计之间无明显相关,而与两个基于压平原理的眼压计所测值之间
目的 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膀胱出口梗阻(BOO)患者充盈性膀胱测压检查测量参数的重测信度.方法 BPH患者24例,平均年龄65岁.经直肠超声测定前列腺体积(62.7±30.4)ml.接受3次充盈性膀胱测压检查,分别间隔10 min和4周,其间不给予相关治疗.记录膀胱开放时逼尿肌压力(Pdet.open)、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max)、最小逼尿肌压力(Pdet.min.void)、最大
背景平滑肌瘤是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术前若能排除恶性的可能,则可通过胸腔镜或腹腔镜进行最小侵入性的手术治疗.方法此处报道2例手术,均借助内镜接近术位,一例通过胸腔镜切除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是目前唯一在活体分子水平完成生物学显示及定量评价体内生化改变的医学影像技术,其中放射性核素18F标记的2-脱氧葡萄糖(18F-FDG)在临床肿瘤学中已得到较
目的 揭示临床常见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现状,探讨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方法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3软件,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药敏试验结果解释标准以及数据分析和阐述的推荐标准进行.结果(1)收集全国8省市自治区52家三级甲等医院首次分离株44 312株的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常见菌株没有明显的变化,仍然以大肠埃希菌、绿脓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
目的研究昆明地区2002~2004年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病毒分子流行特征。方法收集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2003、2004年9~12月儿科住院和门诊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粪便标本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