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游走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wuinthe3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城市街道的构成要素,认为在城市街道的设计中,在肯定人的存在的基础上,建立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同样重要的概念是最重要的;并相应论述了大量的具体设计手法来佐证自己的理论。这为我们当今的城市街道设计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街道;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心理
  
  《街道的美学》一书作为卢原义信多年来对街道、广场构成方面研究成果,应用格式塔心理学以及其它现代建筑理论,并引用中国的阴阳之说,对世界各国的建筑环境与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归纳出正是东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美学理论以及哲学思想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城市街道景观,并对如何接受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传统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
  
  一 简单的记述形式
  本书虽然属于专业书籍,但是语言通俗,行文流畅,对于初涉建筑领域和相关领域的读者来说也很适宜。读完这本书我们很容易在生活中认同作者的观点,一个好的建筑,它和所处的场所应有着天然的契合,不然,再美观的建筑都让人不舒服。我想在我们的城市中这并不难理解。
  作者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言简意赅,甚至有点“平铺直叙”,却将深邃的建筑专业知识不知不觉地深入到非专业的大众的心里。拉近了读者对建筑知识的距离感,亦能增加读者们继续研读的兴趣。
  
  
  二 专业的思考与憧憬
  本书作者严谨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测量数据,游历各国的实践经验,都是我们设计师需要具备的素质,而且作者为国家的落后而感到羞愧和努力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为自己国家出谋划策的精神更应该时刻鞭策着我们中国的每一名设计师。就当今中国城市迅猛发展下所存在的许多弊病,作为城市的设计者我们有责任进行反思和检讨。
  《街道的美学》一书中提及到了作者对于城市建设方向和宗旨的许多想法、观点,其中涉及到了当时日本国内发展的种种状况,在现实生活中正是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的写照。
  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芦原义信便提出了, “东亚的城市缺乏固定形象” [1]40.
  我国城市化进程开展得如火如荼,却形成“千城一面”, “千楼一面”的局面,失去了品味的人居环境.犹如没有个性的臉,让人记不清长相。让我感慨万千的是,虽然还没有真正地成为一名城市建设者,但在学习了专业知识后,不禁为重庆的城市景观、规划建设成果忧心。作为接班人的我们应该思考发展的道路究竟在何方!
  三 艺术接受心理为基础的理论和观点
  这部著作就以街道的视觉秩序作为建筑空间布局形成的出发点,分别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发,由浅至深论述如何形成不同的建筑外部空间的视觉秩序规律。书中有多处观点和理论,均源自观察者的心理角度,讲求理论联系实际,使其研究成果能够深入人心.
  “所谓‘阴角’,以‘升’为例,系……这种外部空间的构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法则来分析,如……” [1]56
  “阴角”空间,是《街》一书中提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里,主要是作为研究广场设计而引出的。在建筑的外部空间中,“阳角”空间是很容易 创造的,相对的,从街道与建筑的关系来说,“阴角”空间却通常很难成立。相对中国、日本这样对建筑外部空间约束交叉的国家而言,对外部空间没有赋予“图形 ”特性,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城市设计中,我们通常运用图底关系的理论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我们通常要将图底关系以及图底关系反转并列进行研究,后者的目的也就是将建筑外部空间图形化,然而在实际设计中,外部空间并没有被赋予更多的图形特征。
  
  “作为街道来说,或是由于美观,或是由于富于人情味,均能吸引人。”[1] 158
  环境从根本上讲应该是充满人性的。人的尺度、人的行为、人对环境的参与、人的心理才是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以人为本成为环境设计的基本观点,人类的户外行为规律及其需求是任何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依据。城市中的道路是重要的流通场所和市民公共活动场所,是典型的线性环境,而且人们通常是以一定的速度在道路空间中进行活动,因此,绿地景观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在这个特殊场景下,人的视觉及行为特点,使绿地设计更趋于科学性与合理性。例如,绿地的布局方式、面积和形态要依据道路的路幅宽度和交通量而定:1、交通性主干道;2、交通性次干道;3、生活性道路。
  景观设计,应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特别是接受者的心理角度,是非常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领域。通过简单的图底关系,是观赏者的视觉感受更为丰富。芦原义信这种以接收角度为基础所研究的理论,不仅在本书中贯彻始终,在他的其他著述中也有所提及。
  结语
  新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对城市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各种城市空间形式不断出现,但最终可以归结为秩序、尺度以及反映出的科学观等基本因素,对这些因素的认知,将有助于把握城市空间的本质和发展的脉络。
  我知道他想传达一个观点:城市,是人们的城市,设计是为人而做的
  
其他文献
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构建科学、民主又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深深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的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与艺术。教师对新授内容的富有情趣的巧妙的导入,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设民主、和谐、科学的教学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摘 要:对滑升模板的构成和组装进行探索,阐述了其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同时,分析了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举措。  關键词:桥梁施工;滑模技术;桥墩;应用技术;问题;解决办法  前言  在高速公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公路桥梁建设也随之加大,因此,在公路桥梁设计上出现了很多高墩、钢构等新型构造桥梁,特别是在山区的高速公路建设中,常常遇到一些深谷而需要建造高墩,为了适应滑模施工的要求往
期刊
摘要:荆州市城北(小北门--西门)两河四岸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充分挖掘三国文化、楚文化及地域文化,巧妙利用植物”寓意”与各景区景点立意的有机结合、荆楚民居传统建筑及生态建筑风格特色来进行三国文化及楚文化氛围的营造,运用立意、寓意、写实的设计手法,创造丰富,变化的空间,注重环境设计人性化及细节化的处理。  关键词:设计思路;意境;特色;色调;规划结构;道路交通结构;创新与特色  本规划范围位于荆州古城
期刊
摘要:雨水口是道路排水系统中的重要构筑物,雨水口形式、数量及设置位置都会直接影响一条市政道路在降雨过程中径流排放速度和积水程度。现就雨水口设计中需注意问题进行相应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雨水口形式重现期径流系数位置最低点  1、前言  雨水口是雨水管道系统中收集雨水的构筑物,也是城市道路的一部分。路面上的雨水首先进入雨水口,再通过收水支管进入雨水管道。一个雨水系统内管道的流量,泵站的容
期刊
摘要:滨水地区作为整体全面考虑,沿岸建筑实体、建构可参与的水环境、绿带、夜景对改善沿岸生态环境有很大影响,塑造形成独具一格的滨水景观特色。  关键词: 滨水区亲水环境 滨水绿带 夜景设计    滨水区由于其所在的特殊空间地段往往具有城市的门户和窗口的作用,因此一项成功的滨水工程,不仅可以改善沿岸生态环境,重塑城市优美景观,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并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带动城市其他地区的发展。  滨水
期刊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然而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依然存在一些缺陷,从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两个方面介绍了城市空间对高层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高层建筑     O 概述   随着结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结构形式趋于多样化,高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在成为城市风景的同时如何恰当的融人城市空间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
期刊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城市规划纲要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容量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工程设施,并保证城市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途径、程序的优化和布局的科学性。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土地价格。   土地价格是为购买获取土地预期收益的权利而支付的代价,即未来地租(收益)的资本化。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土地经济规律研究的深入
期刊
摘要:城市河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元素,对城市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对其进行生态性的恢复,对于提升城市景观特色,改善人居环境,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淄博涝淄河综合治理工程情况,对城市河道的治理及生态恢复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为城市河道治理提供理论及技术依据。  关键词: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生态恢复涝淄河  城市河道在一个城市的发展中,不仅仅是满足城市防洪和用水的需要,在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城市规划中尤为重要的景观规划  关键词: 城市景观; 生态规划; 生境方法;  1、 城市规划编制时应格外注重的要点  1.1 要正确把握规划设计创新的文化精髓, 切忌形式主义在塑造城市形象时,一要正确把握规划设计创新的文化精髓, 切忌形式主义。 城市形象重在体现历史传统的 “神韵” 。 城市形象的设计是创造性的活动, 只有独具匠心的设计, 才能成为该城市的形象。  1.2
期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质量提高过程中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其改造难度越来越大,改造成本也越来越高。“城中村”由于历史和管理体制等原因,规划管理无序,布局结构混乱,基础设施缺失,环境卫生、消防安全、治安计生等问题突出,道路泥泞、污水横流、垃圾成堆、供水电力通讯杂乱等现象严重,极大地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影响了城市的整体面貌。“城中村”改造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味、推进城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