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实验教学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apple1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從本质上说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從身边熟悉的自然现象和现实生活出发,结合学生实验教学,探索和认识物理现象,使学生体会“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不断加强实验教学,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笔者以自己多年從事物理教学的实践,总结和体会如下:
  1 变课堂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格物致知”就是從探究事物中得到知识,新教材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增加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甚至每节课有好几个实验,原来上课时演示实验一般只有教师是表演者,学生仅仅是旁观者,即使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演示实验,实验效果再明显,由于学生没有直接参与,学生的认识也只是昙花一现,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比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爱因斯坦、法拉第等,他们都是因为善于观察和实验,自己动手作了大量的实验后,才得出了经典的物理理论,许多物理学家整个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因此,将演示实验变为学生探究性实验后,学生通过真正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深入挖掘教材,为学生探究实验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要想学生探究实验在课堂上圆满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刻挖掘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室里没有的可发动学生自己去找或研制,在上课之前把器材准备好、调试好,避免课堂上实验时手忙脚乱,例如: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时,让学生找来葡萄糖瓶,然后灌满水后用手电筒一照,这就组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探究实验;在《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课中,课前我发动同学们带来口琴、笛子、小鼓、二胡等乐器,上这节课时让学生上台演奏曲子,用手去感受乐器的振动;在讲《研究电磁铁实验》中,我给学生准备了漆包线、大钢钉、大头针等器材,让学生自己绕制电磁铁,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思维高涨,营造高涨的探究气氛,实现探究实验的全面升华。
  3 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乐于动手用实验去验证
  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对周围世界的多种多样运动特别感兴趣,以特有的好奇心和敏锐性,注视悬挂在教堂最顶端的大吊灯的运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物理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我们处在这个形形色色的世界中,稍一留心,好多物理现象就在身边,比如在讲参照物时让学生在上学路上观察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上课时让他们对观察的现象进行汇报;在讲《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时,给学生准备了烧杯、水(里面放上点奶粉)、激光灯,小玻璃块后,有的学生一下子把小玻璃仍到了杯子底,点出了明显的实验方法,除了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之外,在课下,激发学生的模型制作、小发明、社会实践活动等,也是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
  4 以学生实验为桥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对培养劳动者素质和创新型人才尤为重要,有些实验对学生来说一看就明白,但是具体自己动手操作起来却不那么简单,往往是眼高手低,特别是在电学的几个探究实验中,有好多同学对于串并联的一些规律背得很熟,真正让他动手操作却不知所措,只有通过自己亲手实验得出的结论,才感知了事物的发展规律,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养,针对这些实验,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亲临其境,有的教师做电学实验时的导线带了小夹子,老师干脆把各个元件上的螺帽都拧掉了,这样学生做起来很方便,我认为这个方法不太好,起不到锻炼学生操作能力的目的,连接导线也是重要的操作手段,现在实验室内都配备了电工工具,实验教师只要把花线截上几段放在实验桌上就可以了,剩下的工序学生自己完成。
  5 实验时合理分组,注重对学生表扬和鼓励
  有些学生好奇心强,他们非常喜欢学习物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物理枯燥无味,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物理实验对他们会有些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分组实验时应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实验水平,尽量做到合理分组,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鼓励,当某小组实验成功之时进行表扬,并在全班展示他们的成果,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他们受到表扬和看到自己的成果时思维会更加活跃,对探究物理实验更加充满信心,只有对实验充满信心时,才能把实验做的更成功,使实验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形成,总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过程,让学生通过有趣的、易操作的探究活动,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
其他文献
我们农村的初中生,朴素勤奋,在“台灯”下夜战时,见物思理,就“白炽灯”提出了许多物理问题,教师通过解答这些疑问,也给自己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