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之四字经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8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高年级的教学要求随着当前社会和家庭对教育教学的越来越重视而不断提高,普通教学和特色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成为了当下的主流,我们教师队伍也应与时俱进,改进教育模式与方法也是我们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小学英语课堂的一种私自经的教学方法谈谈作者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英语;高年级;四字经
  【作者简介】朱紫临,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小学高年级的教学要求随着当前社会和家庭对教育教学的越来越重视而不断提高,普通教学和特色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成为了当下的主流,我们教师队伍也应与时俱进,改进教育模式与方法也是我们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我身边的教师们的工作模式与方法,对小雪高年级英语教学总结出四字经模式,与大家共勉:
  一、处理对话——“短话长说”
  当今外语教学普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student-centered class)”,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机械的、有意义的、交际性的语言活动。首先,要将40分钟一分为二,至少要留个学生一半的活动时间。学生的自主活动使他们有可能犯错误,错误一方面说明学生对新知识或某些旧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备课有疏漏。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再设情景,来弥补备课的疏漏。
  如何控制课堂交际?就学生而言,1.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和互相学习的习惯;2.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好学生用高标准,对差学生用低标准;好学生先发言,差学生后发言;教师鼓励好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性灵活运用语言,差学生以模仿和机械记忆为主。就教师而言,1.并不是所有的英语教师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学生超过教师是很正常的事,不能因为教师口语能力有限而限制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2.教师一方面要在备课时积极准备,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话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形式可以是独白,可以讨论,还可以演小品。总之要以说为主,“短话长说”。
  二、处理课文——“长话短说”
  学完一篇课文,如果学生只掌握了几个“语言点”,十几个生词,这显然是不够的。如果通过学习课文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收获会大不一样。
  教师可尝试让学生“先说后写”。复述课文是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一个好办法。许多教师不愿意占用课上时间让学生复述课文。其实,复述课文好处很多:
  1.复述的过程是一个理解和记忆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2.复述的过程是用英语思维的过程;3.复述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许多学生都通过复述课文练习口语表达,由落后变先进的。口头复述之后便可对学生进行书面表达训练。
  对复述课文的要求要有层次。如一开始可以用5-8句话,复述要准确,要有概括性;接下来可用6-10句话,复述要准确、生动、流畅。
  三、处理词汇——“见景用词”
  新大纲提出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有三要素:语言能力,运用语言有效地交流思想的能力和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顾及交际能力的各个层面:
  1.学生正确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有效地进行表达;2.学生对所学国家文化应有所了解,懂得何时、何地、何种场合、对谁、该用什么方式和态度说什么话。显然,后者是比较难的。
  在情景中学习词汇,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牢固地记忆,还能使学生掌握语言使用的场合。
  四、处理语法现象——“见机行事”
  语法教学要注意:
  1.学习语法是为正确地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服务的;2.语法知识是基础,强调交际并不是不学语法;3.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习语法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适当归纳,并学会使用工具书。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语法知识可“见机行事”。所谓“见机”是要等学生感性认识的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如一般进行时态,第一次第二次出现在课文中时,教师只需稍微提示一下;待出现多次后,可让学生作简单归纳。新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同一语法现象不断循环出现,目的在于让学生不断产生新的认识。
  五、听力和阅读——“见缝插针”
  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输入。新大纲提出:“听和读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说和写的输出能力。”那么如何能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如此大的数量呢?如果能“见缝插针”,即每节课利用5-8分钟进行听力和阅读训练,经一学年积累,听和读的输入量就相当可观了。听和读应注意以下几点:
  1.输入必须是“可理解的输入”,要有一定的新信息和一定的趣味性;2.输入前提出要求,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和读,也可以让其先听后读,然后教师提问题或提要求(如简述大意,回忆文中提到的細节);3.输入量要充分。如果课上时间不够,课下要布置阅读和听力作业;而且要有检查,计入平时成绩。难度一点一点地增加。
  小学英语的教学是一个目前还不够深入的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把学生和教学放在首要的位置,精益求精,要结合实际,具有开拓者的精神,与学生们一同学习,公共成长,努力专研,我相信,我们有能力可以做的更好,我教育下一代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为开辟英语教学更加好的教育模式二不断努力。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行专业学生为例,从在校飞行学生的英语学习的意义及课程安排、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具体对策等方面来分析与探讨在校飞行学生的英语准备情况。  【关键词】飞行学生;英语;准备  【作者简介】周丹强玉,王晋,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面上项目——中国民航飞行学员职业准备度调查研究(J2017-86)。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中国的民用
岁末寒冬之时,2009年的脚步悄然逼近。对很多IT数码类企业来说,2008年的年末都如同噩梦一般,全球市场都被笼罩在“金融海啸”的“寒流”之下。“倒闭”、“裁员”、“撤单”成为了很多企业挥之不去的阴影,一股全球经济悲观论的思潮重重压在了所有人的心头。纵然2008年的感恩节,美国的各大机构给出更多折扣来挽留消费者,却也无济于事。消费者的信心一旦受到挫伤,再想重拾起来谈何容易?如果说消费电子产业是一个
今天聊的话题是关于小米的米家新风空调,属于并不算“黑科技”但恰恰更能体察人心的舒适化家电,它对于小米生态链而言是一枚关键的棋子,其意义不亚于那些前沿技术傍身的移动互联终端——从整个米家生态链来看,关于“新风空调”的产品布局已经有些时日了,也有了一些代表作品。实际上,小米很清楚,除了手机和传统范畴的数码周边,它有更多需要延展产业布局和精细化切入大众生活的事情要做,如智能家电,如潮流配饰,如电动汽车…
大概6、7年前,国内曾经兴起过一波商业Wi-Fi接入的热潮,但其以广告为主的商业模式一直没能给安装商业Wi-Fi的商户带来实际收益,随着宽带接入费用的大幅度降低,商家在店内布设免费Wi-Fi的动力也越来越大。到如今,从一线城市到四线城市,公共餐厅、咖啡馆、酒吧等娱乐场所,以及其他人们习惯聚集的地方都已经纷纷被Wi-Fi覆盖。不过,供求关系似乎在一夜之间颠倒。以往我们在某个地点坐下,首先就是找一找周
旅途中邂逅风景,看大片时邂逅感动——生命中的不期而遇总是令人如此愉快,而兼有数码伴侣功能的MP4随身看,更向热爱数码逍遥游的人们——特别是那些“摄友”们——展现了一种在自由自在收集美丽瞬间的同时还能随时随地享受声光大餐的双重诱惑。想象—下,将几百部大片放在口袋里,需要及时浏览的作品不必再忍受拍摄设备上局促的屏幕,方便的数据传输和图片浏览都让人惬意。
Suddenly, the radio telescope FAST detected a series of bizarre electromagnetic waves from the outer space. A few hours later, a silvery-white UFO landed in the western desert.  Joe entered a fast foo
过去15年里,中国数字经济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0%,目前,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接近40万亿人民币,总体量位居全球第二。而信息通信行业正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5G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预计到2026年,5G贡献移动数据总量的占比将达到54%。我们之前在关于云网融合的专题里就讨论过,在从传统社会向数字生活转变的进程中,数字化已经成为推动新旧世界转换的源动力,这也为整个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其父是清华、北大哲学教授。1947年,邓稼先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学习。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此时的邓稼先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的第九天,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
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训练中,听力是排在首位。听是语言输入,说是语言输出,有输入才有输出。放眼当今的高职学院英语教学,听力往往是最薄弱的一环。近年来,许多学者和教师都在寻找提升听力的策略,有将听与说结合训练的、有听写结合的。在智能教育潮流的推动下,我国出现了大量智能学习工具,如学堂在线等网络学习平台均已开发了移动终端应用程序,雨课堂、蓝墨云等智慧教学工具纷纷进入高校课堂,为实现课堂的交互教
电影《集结号》正在全国热映。“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是这部电影写在宣传海报上的主旨。影片讲述的故事是:一位老兵回忆当年没有听到他与团长约定以集结号作为撤退的军号吹响而战友们却全部牺牲,他又跟随队伍的步伐南征北战。当他终于回到当年发生血战的旧窑场,发现战场遗址已因煤矿开采而面目全非。除他之外,没有人相信就在这个窑场下面,躺着几十名牺牲的战友。这部影片引人深思,而真实的“集结号”更让人追思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