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墙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建校伊始,就以 “文化立校,打造特色”为宗旨,鼓励班级创意文化建设,“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墙”成为学校全体学生最为自豪的口头禅。承载着个性迥异、反映着班级风貌的班级“墙”文化创意建设成为学校的德育品牌,教室墙面成为彰显学校精神文化内涵的“活页”;成为孩子们认识社会、探索自然的一个窗口;成为实证式的、流动的学生成长记录地带;成为孩子们展示个性、成就自我的欢乐平台;成为班级和谐交流的文化阵地,由此而生成的班级主题精神更提升着孩子们的精神境界。一句话:我们的墙会“说话”。
  
  “墙”会说什么“话”?
  
  班级是学校肌体的细胞,学生在校生活的“家”。创建共同认知的价值体系使班级同学彼此之间达成共识是这个“家”的核心任务。为此,学生处与班主任们几经摸索,确立了“增值以校训为核心的班级精神文化;建立以民主为内核的班级制度文化;丰富以体验为主体的德育活动文化;营造班级与社会交互成长的教育共生文化;建设促进认同感形成的外显物质文化;张扬个性鲜明的班级特色文化”这一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主旋律。而这一主旋律,都融汇于隐性课程资源——教室的墙面、角落“说”来“唱”去,直至孩子们的心里,让班级氛围不但是学习的加油站,更成为灵魂深处思想的加油站,将我们的孩子熏陶成具有强烈责任感、良好判断力和健康心态的特区现代小公民。
  
  一说:增值以校训为核心的班级精神文化
  
  学校以“对人以诚 对事以精”的校训作为文化立校的核心与根本,学风强调“多思、好问、博学、创新”,教风追求“敬业、开拓、严谨、奉献”;师生人际关系均要求遵守“尊重、宽容、沟通、诚信”,这一文化理念渗透于全课程,必然通过师生互动的所有教学环节沉淀于各班级中。
  每个班级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渗透“对人以诚 对事以精”的校训文化。
  
  二说:优化以民主为内核的班级制度文化
  
  制度管理民主化。学校提倡班主任与学生一道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大家相约遵守的班规,辅之以评价手段,并将之具体化、通俗化、趣味化。经过“我参与、我制定”到“我遵守”,民主过程增强了学生遵守制度的主动性。在学校,低年级用儿歌等形式,中高年级用公约等形式制定“班级守则”,规范性、可操作性强,体现班级特色。
  组织管理民主化。做到选举班级干部民主化,班干部工作考核民主化。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而这一切,通过墙面“制度角”的展示,不但浓郁了班级民主氛围,也进一步对学生行为起到了规范、警醒、激励的作用。
  美观、有趣的英文版班级制度墙,由孩子们与老师们共同完成。
  别具一格的激励机制——趣味评价,让孩子们人人拥有追求的目标,享受成功的快乐,班级形成奋发向上的风貌。
  
  三说:丰富以体验为主体的德育活动文化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中心环节,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德育文化活动对班级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为此,学校各班通过日常养成教育的道德规训、社会实践的道德启迪、主题活动的道德凝聚、文化阅读的道德积淀、班队建设中的道德建构等途径,构建本校班级文化德育新模式,使德育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养成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以墙面相册的形式展示,让班级充满了自然的勃勃生机。
  
  四说:营造班级与社会互动的教育共生文化
  
  班级文化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学校致力于创建社区、家长与学校互动型立体教育场,让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让孩子们与家长们共同参与,丰富课程资源,让孩子们收获更加鲜活而生动的人生体验。学校各班设有“同学节”“邻居节”“亲子欢乐营”等家长互动实践活动; 开展“五小小进社区”活动;建设“社区漂流书屋”“社区红领巾义卖广场”等社区文化角,让孩子们“感受社会,和谐交往,丰富生活,感动心灵”。
  家长义工在将学校、家庭、社区一体活动成果以墙文化形式展示。
  
  五说:张扬个性鲜明的年级、班级特色文化
  
  学校鼓励年级、班级最大限度地利用促进班级氛围形成的环境因素,将年级、班级管理成果“外显于形”,以此帮助学生将年级、班级价值“内化于心”,形成年级、班级鲜明的个性特色。由此,学校年级、班级文化“百花齐放”,成为校园最为独特而靓丽的一道风景。
  其一:个性LOGO个性班级
  各班学生与班主任老师一同创意并设计的班级LOGO,每个班以不同的精神图腾诠释着学校“对人以诚对事以精”的校训,殊途同归地使每个班级形成“精诚、团结、奋发、进取”的凝聚力。
  其二:年级主题文化特色
  三年级组的“奥运伴我成长班级文化”,奥运精神以各种形式走进班级文化,走进孩子们的德育活动,伴随孩子们成长。
  二年级组的“国际理解文化”,一个年级就是一趟欧洲文化之旅,本年级主题文化研究被选为区教育局小课题研究之列。
   其三:小学部的“班级创意角”
  环保教育从爱护教室的每一片绿叶开始,绿色环境,绿色心情,为我们拿下了深圳市“绿色学校”称号。此外,教室里还设有书香角、信息角、自主角等,充分体现了各个班级的独特创意。
  将教室每个人的储物柜做成个性化的自我风采展示角,多有创意!
  
  文化就像水,看似柔弱,却“善利万物而不争”。南山二外班级文化,正如水的柔韧——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规范着孩子们的行为,陶冶着孩子的心灵,激励着孩子的发展,塑造着孩子的精神脊梁。文化是教育的灵魂和血脉,也是学校历史长卷中的精神记忆。以鼓励班级创意文化为主体的南山二外校园文化正是用这种持续的精神教育力量,打造了学校品牌。
  
  (作者单位: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
  广东深圳518000)
  责任编辑谢光灵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拟从语音迁移角度研究儿童二语习得,采用语料库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接受过一年浸入式外语教育的30名中班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十个月的二语语料收集,对语音迁移影响下儿童二语发展的特点进行描述、分类,以期更好地指导儿童二语教育实践。  【关键词】儿童二语习得;语音迁移;浸入式外语教育  【作者简介】程婧(1985.07-),女,汉族,福建福州人,福建医科大学文理艺术学院,讲师,硕士
所谓“追问”,顾名思义,是指追根究底地问。具体而言,它指的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在动态的品德课堂中,往往会出现答疑、讨论等各种形式的追问契机。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契机进行适时、有效地追问,品德教学就会呈现出理性交锋、心灵碰撞、情感交融的情境,从而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处,使品德课堂走向精彩。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有效追问呢?一般而言,有效追
【摘要】莎士比亚戏剧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典型代表,在文学史上极具地位,影响深远。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宣扬人性关怀、倡导自由纯爱、反对禁欲主义。这些作品充分彰显了爱与人文主义关怀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震慑人心的有力音符,也是人类社会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现如今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认知与陶冶作用。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爱;人文主义关怀  【作者简介】李臻莹(1981.12-),女,河南漯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较高的历史地位与价值,许渊冲作为中国古诗文翻译届的泰斗,其独特的翻译思想能够将古诗文用英文文本的形式精准呈现,且其翻译方式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本文以许渊冲《春晓》的译文翻译为例,分析了许渊冲在翻译过程中形成的三美理论,并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探究当代英语翻译的方法,以此来促进古诗词的翻译质量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英语翻译;许渊冲;《春晓》  【作者简介
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观察访问身边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预约劳动者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按职业选择分组。  学生:分组访问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师:孩子们,你们现在是三年级的小学生,
班级管理中,有一项最常规的工作——卫生值日,每日必做,却每日烦心。这不,在卫生检查中,又有班主任反映,有的学生就是不肯好好做值日,一是原本就怕劳动,二是有家长“撑腰”。有的家长认为,搞卫生不会也罢,将来可以请人做,何必费时费力?有的家长还建议学校请一些工人专门为班级搞卫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情形似乎正慢慢成为一种发展势态。但我认为,作为一名教育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试想,如果学生连与自己
摘要:完善的师德制度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保障。师德制度建设要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师德规范应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健全师德制度的内在机制,提升师德制度的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师德制度;师德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121(2010)01-0009-03    师德制度是师德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师德建设只有在师德制度的支持和配合下,才能增强自身的力度和
“我不是卖灵丹妙药的。我只是在探索:遇到问题可以怎样去思考,才有解决的希望。我不兜售教育秘方,我在学习教育智慧。”  ——摘自《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邂逅  王晓春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原本是该与我擦肩而过的。那是学校2011年寒假里的新年礼物。那段时间,业务类的书籍看得有点倦怠了,所以假期未开始,几本文学类的书就被我從书店里搬回,打算换换口味,好好享用一番。至于这本,只有暂作收藏了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儿童的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品德教学要回归儿童的生活。鲁洁教授在《行走在意义世界中——小学德育课堂巡视》(《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10期)一文中指出:儿童生活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结构,既是由儿童生活的事实构成,又是由儿童生活的意义构成,品德教学要回归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生活事实和生活意义相联结的世界。而作为教学活动主要凭借的品德新教材,尽管尽力设置生活化的学习主题,但儿
2010年10月16日-17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第19届年会于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台湾铭传大学等25所大学的德育专家,来自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教育期刊代表,近60人参加了本次年会,会议征集论文40多篇。教育学分会理事长吕达亲临年会指导。与会代表们围绕主题“德育研究:理论与现实的对话”,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一、德育理论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