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配电系统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来源 :石油规划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的辅助系统,搞好电力调度自动化将对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就杏北油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及几年来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该系统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维护简便、运行可靠,提高了杏北油田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
其他文献
2011年是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60周年。60年来,盟誓及其民族团结的相关话语不仅是历史记忆。它已成为边疆各族人民的情感依附、精神力量、文化传统和共同追求,更是普洱各
中国文化奠定于殷:郭沫若中国文化史论之二/秦川//郭沫若学刊 1990 1 1—8郭沫若:一个传统文化的历史投影/蔡震//郭沫若学刊 1990 1 9—13论郭沫若早期诗歌的楚文化意蕴/王泽
为了更好地评价天然气长输管道设计方案的优劣,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设计方案优选指标体系及结构模型,从多因素、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角度来确定最优方案.通过公式推理和实例分
1944年12月20日晨,山城重庆大雾弥漫、寒气袭人。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匆匆走在起伏的街道上,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所在地——天官府街7号走去,这人即先父
介绍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油井微机计量系统的连续计量与间断计量控制方式;两相、三相分离器压力控制方式;油水液面和界面控制方式;微机系统组成及单井计量仪表的配置。说明系统的
枣庄改革开放40年文学创作的蓬勃发展,是因为沿袭了良好而强大的鲁南文化基因;也正因为有了传承和发展,才有了新时期文学之花的璀璨绽放。枣庄作家浸染于鲁南这块有着深厚文
鲁迅与郭沫若创作历史小说几乎是同步的。鲁迅始于1922年10月发表短篇《不周山》(后改名《补天》);郭沫若于1923年7、8月先后发表短篇《(宛鸟)》(后改名《漆园吏游梁》)、《
今年深秋,为了编写祖父闻一多的年谱长编,我们收集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其中有几份弥足珍贵,这就是1945年上半年,郭沫若写给吴晗的三封信,和闻一多、吴晗等昆明文化界人
在众多的郭沫若史剧研究的论著中,吴功正的《沫若史剧论》值得重视,它视野广阔,深入细密,显示了向纵深处的拓展。 《沫若史剧论》(下称《史剧论》)有着不同一般的庞大而又精
《中外文艺联络社》缘起与简则 朋友们时常谈起,今日之下,读者、作者和编者,都感觉到有三件事不很痛快。 第一件是文章从写成到印在纸上到读者面前,其经过时间少则半载,多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