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列宁的“根本改变”到邓小平的新“判断标准”

来源 :学习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1929年,在纪念列宁逝世5周年的文章里,当时担任俄共《真理报》主编的布哈林曾用大号字母和黑体字引用了列宁晚期(1923年)的光辉著作《论合作制》中的一句名言:“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来作标题。70年后,邓小平又明确地提出了关于姓“资”和姓“社”的新的“判断标准”,即“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可以说,从列
其他文献
利用深床干燥试验台,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了热风温度、表现风速和谷层厚度对于燥时间影响的回归方程,分析各因素的单因素效应与互作效应,利用频
本文认为,文化现象中的“俗文化”虽然与社会意识形态共属人类的精神世界,但两者在其产生的根源、结构、地位作用上有着种种不容忽视的差异。俗文化在存在态势、作用方式上有一种类似“场”的效应——在俗文化所影响的空间区域内多种文化现象之间存在着相融、依托、缠绕、耦合、互补的情势,形成绵延连续,弥漫涵化的场效应。它不知不觉地同化着生活其间的人,给他们涂抹上同样基调的文化背景和相互类同的观念体系,思维方式,以整套潜隐的价值系统俘获人心,从而左右着民众的评价活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它的作用既持久,又深重。俗文化场效应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和具有带动作用的学科。仅就农作物生产而言,在各种技术对农作物高产的贡献中,有1/3以上来自遗传改良,特别是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的研究结果不断
针对复杂机电系统振动信号呈现复杂非平稳性的特点,采用Hilbert-Huang变换(HHT)和基于小波包分解的频带能量比例非线性分析方法,对机电转子系统碰摩和不对中故障试验信号进行分
【正】 一这些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争论愈演愈烈,虽然目前有“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定论,但人们的看法还远未达到统一的程度。众说纷纭之中,
<正> 近几年在我国出现了一股“文化热”,许多人热心于研究、讨论文化问题,包括对传统文化的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以及我国现代文化的建设等等,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但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究竟怎样正确认识、阐述、评判我国的传统文化?这却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想弄清上述问题,必须从学习有关文化学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入手。《中国文化概论》正是适应了人们的这种迫切需要。它是国内第一部从宏观上、总体上对中国文化进行探讨的论著,既全面系统地对
<正> 值此《学习与探索》创刊十周年之际,作为刊物的老读者,我向她表示热烈的祝贺。十年来,在编辑先生们的努力之下,刊物办得相当有生气。我想用“名副其实”四个字来形容她,是一点也不为过的。我们这个民族太需要学习和探索了。我们吃够了故步自封、夜郎自大、教条主义和偶像崇拜的苦头。唯有学习和探索能够救我们。老一辈革命家在学习和探索中为我们争得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天下。可是胜利以后,由于教条主义和偶像崇拜作祟,不那么喜欢学习,尤其是不那么喜欢探索了,结果吃了大亏,什么“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搞得一塌糊
哲学解释和科学解释同为人类的存在方式和关于世界的解释方式,但二者在解释对象、解释原则、解释方法和解释前提等方面却存在着重要的区别。哲学解释和科学解释的区别说明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价值;但也各自具有一定的缺憾。因而,它们不能相互取代,而只能相互弥补;二者的互补和携手合作或许是人类理解自然、进而理解人类自身的最有效途径。
为了探讨采自辽宁省丹东市一种百合(Lilium)种质(简称丹东百合)的分类地位,应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方法对包括丹东百合在内的13种百合种质资源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及其与哲学本体论、人本主义的关系已成为国内哲学界讨论的核心问题。本文认为,整个哲学史大体上经历了从自然主义(自然本体论)到人本主义(人的本体论)以及人本主义从思辨到现实的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费尔巴哈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试图克服传统哲学中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极端对立,把人本学置于现实的基础上。但由于他没有找到这种统一的真正基础,从而无法完成这一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承续了这一历史的逻辑,在它看来,人与自然、主观性与客观性,理想与现实分裂的直接根源只能是实践,然而也只有在这种物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