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重型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9890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的临床应用。

方法

回顾性纳入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颅内压(ICP)探头置入术,术后1周采用TCD连续监测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时间平均流速(Vmean)、舒张期血流速度(Vedv)和搏动指数(PI),进而评估脑血流状态。

结果

术后1周Vmean和Vedv的变化趋势呈"U"形,术后第3天最低,分别为(72.5±22.6)cm/s和(43.6±19.8)cm/s,与术后第1、2、6、7天的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PI、ICP的数值连线均呈"抛物线"形,术后第4天最高,PI为1.5±0.7,ICP为(17.2±4.5)mmHg,ICP与术后第1、2、3、6、7天的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脑充血的发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术后第1天发生率最高(13.8%,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缺血在术后第4天发生率最高(36.2%,2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呈增加趋势,术后第6天发生率最高(15.5%,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CD作为一种无创、简单、易操作的监测工具,可有效评估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术后的脑血流状态。

其他文献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简称中浆,是一种由于脉络膜血管尤其是脉络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受损,从而导致局限性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浆液性视网膜脱离是其特征。文中就CSC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检查手段、治疗方法加以综述。
目的研究角膜交联术后圆锥角膜在共聚焦显微镜下的图像特点,评估去上皮角膜交联术(CXL)在圆锥角膜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中角膜厚度不低于400 μm的23例23只眼,表面麻醉下去除上皮,点0.1%核黄素溶液行角膜交联术,术后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术前、术后除常规检查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外,行眼前节OCT(AS-OCT)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AS-OC
目的比较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和Topolyzer角膜地形图仪测量Kappa角的一致性。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对2015年6~8月在解放军180医院眼科由同一检查者分别行飞秒全激光屈光手术的屈光不正患者29例(57只眼)采用Pentacam和Topolyzer直接测量Kappa角,并应用Topolyzer进行虹膜定位图像采集导入EX500准分子激光机虹膜定位切削模式生成Kappa角。对三种方法
目的探讨陕北地区干眼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干眼患者147例,同期选择无干眼患者162例作为对照。收集干眼可能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分析陕北地区干眼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长期户外比例、视频比例、局部用药比例、眼病史比例、饮酒比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长期户外、视频、局部用药、眼病史是干眼的独立危险因素(P
期刊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的方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共684例。术中支架释放后静脉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术后持续泵入24 h。次日开始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 +氯吡格雷75 mg/d。流式细胞仪动态监测血小板活化功能。2015年6月之前的486例,术后根据出血或缺血情况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调查并了解浙江省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现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浙江省24家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219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采用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患者的病例资料。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入院CT检查、伤后的病情变化、营养支持治疗的内容及相关并发症。对所有患者行电话或门诊随访,评估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219例患者基本能早期进行营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