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失眠的研究进展
【机 构】
:
20004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
【出 处】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7年33期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2AM眼压测量在24小时眼压测量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7月天津市眼科医院30例24小时眼压测量患者结果。采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按青光眼学组最新提出的10AM,2PM,6PM,10PM,2AM,5AM,7AM的7次眼压测量法坐位测量。收测患者30例60只眼,男10例,女20例;年龄18~69岁,平均36.3±14.8岁;入院诊断可疑青光眼未用药者20例,入院已经确定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简称中浆,是一种由于脉络膜血管尤其是脉络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受损,从而导致局限性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浆液性视网膜脱离是其特征。文中就CSC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检查手段、治疗方法加以综述。
目的研究角膜交联术后圆锥角膜在共聚焦显微镜下的图像特点,评估去上皮角膜交联术(CXL)在圆锥角膜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中角膜厚度不低于400 μm的23例23只眼,表面麻醉下去除上皮,点0.1%核黄素溶液行角膜交联术,术后配软性角膜接触镜。术前、术后除常规检查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外,行眼前节OCT(AS-OCT)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AS-OC
目的比较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和Topolyzer角膜地形图仪测量Kappa角的一致性。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对2015年6~8月在解放军180医院眼科由同一检查者分别行飞秒全激光屈光手术的屈光不正患者29例(57只眼)采用Pentacam和Topolyzer直接测量Kappa角,并应用Topolyzer进行虹膜定位图像采集导入EX500准分子激光机虹膜定位切削模式生成Kappa角。对三种方法
目的探讨陕北地区干眼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干眼患者147例,同期选择无干眼患者162例作为对照。收集干眼可能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分析陕北地区干眼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长期户外比例、视频比例、局部用药比例、眼病史比例、饮酒比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长期户外、视频、局部用药、眼病史是干眼的独立危险因素(P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的方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共684例。术中支架释放后静脉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术后持续泵入24 h。次日开始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 +氯吡格雷75 mg/d。流式细胞仪动态监测血小板活化功能。2015年6月之前的486例,术后根据出血或缺血情况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