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节日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10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使在寒冷的大雪天,我也能感受到这位善良的老妇人带来的温暖,她在遭遇不幸时,却热情伸出手来与他人分享。
  密歇根的天气总是这样变化无常。感恩节前的一个星期日,寒风夹杂着雪花,冻得让人伸不开手。这让我想起了去年,那天下午,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商量着感恩节晚餐吃什么。往年,我们总会到教堂邀请一家人来过节。
   “妈妈。”小儿子说,“今天你在教堂里看到米切尔太太了吗?我看到她在拿手绢擦眼睛。”女儿说那一定是因为她儿子去世了。我吃了一惊,和丈夫面面相觑,问她怎么知道这件事。我知道她有个儿子,但只知道他在战争中受过伤,而且并不在这里住。“因为雷尼的爸爸正在帮她准备葬礼。”女儿说。吃完饭,我跟丈夫聊了聊,他说他会给雷尼的爸爸打个电话了解一下情况。
   我知道那天晚上米切尔太太不会去教堂做晚礼拜,她天黑后几乎不出门,但有个声音告诉我,我应该去看看她。丈夫也同意,他说他在电话里也确认过了,最近她儿子曾多次出入医院。上周末,米切尔太太接到当局的电话,说她儿子过世了。“她一个人怎么能处理这种事?我现在就去看她。”
   大雪依然纷纷扬扬。米切尔太太住在一座维多利亚时代的旧房子里。她守寡已经十多年了,但她亲切慈爱,乐于助人。
   听到门铃响后,她打开了房门。“你好,”她皱纹满布的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這么晚你出来干什么呢?”“我儿子说今天在教堂看到你了,说你可能感冒了,我来看看你。”我轻声说。
  我们聊了一些教会将要举办的活动,然后她说想和我说点知心话。我竖起了耳朵,准备倾听一颗母亲的心。
   她儿子曾是一位越战老兵。从参战起,他就一直为疾病和感情问题所困扰。他曾多次住进弗吉尼亚州医院。前几天,她给他寄了一张卡片,邀请他一起来过感恩节和圣诞节。然后她就接到了医院的电话,说他已经过世了。她没法出远门,就在一周前和雷尼的爸爸一起去退伍军人管理局处理了善后事宜。几个月前,儿子曾回来看过她,他们也常通电话,但她知道他的状况很不好。她记得他们最后一次谈话的内容,记得他回家时的样子。她会把这些记忆永远留在心中。他会和已故的父亲葬在一起。
  “米切尔太太,我很难过,但只要你告诉我们,大家都会来帮助你的。”在老来丧子的母亲面前,任何安慰的话语都显得太苍白了。“这周四你来我家过感恩节吧,我不想你一个人过节。”
  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开心地笑了起来,“我倒是很希望你们一家来和我一起过感恩节。我丈夫活着的时候,我们曾数次邀请过客人来我家过节,我很喜欢为大家做馅饼、沙拉、蛋糕和火鸡。你可一定要答应我啊。”她眼中闪烁着光芒,我想这一定触动了她温暖的回忆。
  “我们那天已经邀请了客人了,不过我想他们和我一样,一定也很乐意来和你一起过节。但是人太多了,你愿意吗?”“没关系,我最喜欢热闹,也很感激你们和我一起过节。”
  到家后,我告诉孩子们要去米切尔太太家过感恩节时,他们都很高兴。大儿子说她家房后有座山,正好适合滑雪橇。女儿说她喜欢米切尔太太家的房子,又大又有年代感。我想起我家,虽然房子很小,我也很高兴能有人来做客。
  那天晚上,我跟丈夫说,要是早上不用早起把火鸡放进烤箱,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但年迈的米切尔太太却说她很高兴能为大家准备感恩节晚餐。即使在寒冷的大雪天,我也能感受到这位善良的老妇人带来的温暖,她在遭遇不幸时,却热情伸出手来与他人分享。
   孙庆红摘自《新民晚报》
其他文献
小孩說:我在等你跟我说谢谢!  一辆轿车从度假村出来后,在乡村的泥道上抛锚了,身穿名牌西服的车主焦急地对围观的人喊着:你们有谁愿意帮我爬进车底锁一下螺丝啊?  原来他车子的油管出了问题,漏出来的油已经流到地面,而那里离最近的加油站有上百公里,难怪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身旁的女子鼓吹着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于是他赶紧掏出一张大钞:谁帮我锁紧,这钱就是他的了!  围观的人群里有个小伙子动了
期刊
寒冷是会过去的,战争是会过去的,苦日子是会过去的!  我读中学的时候,刚好是在战争的时候。那时,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非常艰苦,战争却还在持续。   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因为战争而死去。上课的时候,我们也经常会听到远处的枪炮声,我们都觉得世界就快要灭亡了,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到什么时候,或许正上着课,一个炸弹落下来,我们就会全死去。我们谁也没有信心能活到下一天,活到战争结束。   那天,雪停了,但
期刊
一个人无论多么渺小,但是,如果在他灵魂的工具栏里输入“爱心”两个字,能够搜索出若干个结果来,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我是一名自由撰稿人,经常利用引擎工具在网上搜索。有几个小人物,事儿亦小,却让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一  他是北京市海淀区一位公交车司机。每天开着车在规定的线路上周而复始地行驶。  那年冬天,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大爷在医院站点上了车。老大爷叫焦元庆,刚刚在医院看完病,在小保
期刊
谢谢这可爱的生活,你虽然给了我们无数的风浪,无尽的辛苦,但好在,你给了我们最爱的人。  1月4日,央视《新闻联播》后的黄金2分钟,首次播出了一条由快手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组成小视频,感动了许许多多人。   片名叫《点赞可爱中国》。   视频中,有练功累到哭的孩子,有努力生活的快递员,有普通的农民夫妇,有惦念孩子上学远走他乡的父亲。   他们,都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面对辛苦无奈的生活,
期刊
是的,但是妈妈这一生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比不上你走在我身边,这么多的建筑站在街边也比不上你好好活着。你快乐地活着,就是妈妈的骄傲。  那场灾难,来得突然,且气势汹汹,连让她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从发病到医院下发死刑宣判,不过短短的一周时间。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想了三天三夜。第四天,去原单位办理工作交接手续。第五天,买了一张飞往北京的机票,并在那里买了一大堆的中草药。那天晚上,她带着那些大大小小的药包
期刊
她下定决心:我要变年轻,不能因为衰老让儿子认不出自己。等儿子回来了一看,妈妈还是他走时的样子,没有变,那多好。   1   2019年4月8日傍晚,北京突然下起滂沱大雨,她跑进一家小吃店躲雨。雨水淋湿了头发,她顾不得擦拭,而是拿出一张餐巾纸,小心翼翼擦着一张泛黄照片上的雨水,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宁宁,别怕,我会保护你的。”   她叫李艳霞,照片上的少年是她的儿子金宁,失踪多年。拿着儿子的照片
期刊
后来,母亲说,连她也确实忘记了,那天,是父亲的生日。  有一天,父亲突然从外面回来了。  夕阳正在地平线上挣扎,他提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工具包,缓缓地朝家里走来。我和姐姐刚吃完饭在外面玩。姐姐连忙推推我,要我去叫母亲。  母亲也很惊讶,因为父亲此前并没有告知。更奇怪的是,他那工具包里头一次没有工具,全是带给我们的礼物。  父亲向来很节俭,不只是对自己,对我们也是这么要求,就连平时我和姐姐过生日,也从来
期刊
绵绵的情话少了,更多的是对彼此的关心和呵护:你的风湿病今天好些了吗?天冷,我给你煮了你最爱喝的莲子粥……  他们是半路夫妻。那一年,他的妻子病逝,她被前夫抛弃。那一年,他32岁,她28岁。  领了结婚证出来,一抬头,太阳红彤彤的,射出了千万支金箭。哎哟,他的眼中了一支,他揉揉眼睛,一时恍惚,不知今夕何夕,再看看身边的女人,女人如水般清澈的目光正痴痴地望着他。  他拉拉她的手,她羞赧地红了脸,那娇羞
期刊
我听了禁不住要去抱这个老头子,真心想要拥抱他,好好谢他,他总是润物细无声地指给我看这些朴素温厚的情感,自己却浑然不知。  在我小时候,父亲总是很少和我说话。但他并不是不苟言笑的人,只是他有太多的工作要做,太多的事情要思考,以至于在我的童年回忆里,父亲就是一个沉默的背影。这背影对一个孩子,充满了威严和距离感。当然有时他也会回头对我笑笑,我那时就会特别地开心,觉得自己正一天天成长为他的朋友,但当他转过
期刊
空气中好像传来了母亲叫我们吃饭的声音,是啊,那是母亲叫唤自己孩子的声音,那温馨、和谐、柔美的画面,一刻都不曾忘记。  有一个地方,隐匿在秀水青山间,埋藏了都市的喧嚣,暗淡了名利的浮华,飘逸出一股祥和与恬静的气息,那就是我童年的家,一个回不去的小山村。  “二佬,邻居家的小孩老大不小了,现在都还没找媳妇,曾经你们还一起玩。”母亲担忧地说到。我说:“是啊,岁月不饶人,我们都已而立之年了。”母亲也会说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