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穿组织综合病理技术方法探讨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4636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39-01
  近年来随着肾穿技术的广泛开展,肾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已成为肾脏疾病诊断和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1],我科自1996年~2009年对2149例肾活检标本应用综合病理技术,及时全面地保证了肾活检病理诊断,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1996年~2009年本院及外院送检肾穿刺活检标本共2149例,其中:男性1046例,女性1103例,男女之比1:1.05;年龄范围1岁~75岁,平均年龄为33.54岁,分别做光镜和电镜检查。应用规范的专项肾穿刺病理申请单和报告单模式,保证临床信息全面可靠。
  1.2 方法:應用快速制样技术完成光镜和电镜的制备[2],全过程在1.5d内完成。肾穿组织以FAA液(10%甲醛10ml、冰醋酸5ml、95%酒精85ml)固定2h,微波快速脱水、透明、浸蜡2h后包埋,2μm连续切片,分别作HE、Masson(马松三色)、PAS(过碘酸雪夫)、PASM(六胺银)染色,部分病例进行刚果红染色。免疫组化S-P法染色:选用抗体IgA、IgG、IgM、C3、COⅣ,部分病例增加乙型肝炎病毒抗原(HBsAg和HBcAg)检查(试剂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电镜组织切成1mm3组织块2~4粒,立即投入4%戊二醛缓冲液固定2h,1%四氧化锇后固定30min,快速制样;LKB-V型超薄切片机半薄切片观察并定位,超薄切片70nm,醋酸铀及柠檬酸铅染色,日本JEOL-1010透射电镜观察。病例诊断参考WHO1995年肾脏疾病分类标准,由学习过肾穿病例诊断的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应用逐级阅片(HE切片、特染、免疫组化、半薄切片和超薄切片)方法,结合临床实验室结果,进行综合病例诊断。
  2 结果
  2149例肾活检中光镜标本肾小球少于5个且无电镜资料的归入未明确诊断80例(5.9%);完整光镜和电镜样品2069例中256例(13.83%)电镜未找到肾小球,综合病例诊断1594例,占全部资料的74.17%。
  3 讨论
  肾穿刺活检组织新鲜,具有适合病理光镜和电镜检查的特点,为及时全面地提供高质量的各项技术切片,保证肾活检病理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我们在工作中结合肾活检组织固定、HE切片、特染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技术的特点,将各项方法相互结合形成综合技术,为肾活检综合病理诊断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3.1 及时选择适宜固定液:对一次性穿刺的肾组织经分离取材后,选用FAA固定液固定光镜肾组织,选用4%戊二醛缓冲液做为电镜组织固定液,组织固定时间均为2h,较好地保证肾活检组织结构完好性。
  3.2 同步光镜、电镜组织快速制样:光镜组织采用微波快速制样,全过程30min左右,缩短制样时间,浸蜡及包埋采用石蜡松香,以加强切片的延展性。电镜组织采用快速制样技术,全过程1.5d完成,与光镜HE、特染、免疫切片同时提交,为医生综合诊断提供条件。
  3.3 光镜组织集中制片:HE、特染、免疫组化切片一次性完成,即省时,切片质量好,减少肾小球丢失率。切片时选用精度达到1μm性能良好的切片机,切片厚度为2μm;蜡块修切平整后力争一次性制片20余张;选用防脱载玻片,分别捞到10张玻片上,每张保证2张切片;因切片菲薄,为避免皱折选用由20℃~45℃水温二次展片法捞片;以备HE、特染及免疫组化染色。
  3.4 同步式HE、特染染色:HE染色及三种特染同时展开,每一染色法使用固定专用配套的染色缸防止交叉影响。其中PAM染色采用二次染液法,即:工作液染色过程中,待切片出现淡黄色时立即更换新配制工作液继续染至出现黑色沉淀,避免过染的问题。
  3.5 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肾穿组织免疫方法可采用荧光法和免疫组化法,我们体会冰冻荧光免疫法虽方法相对简单,单需增加冰冻切片等工作程序,切片不能长期保存,若肾穿标本量少则难于保证需要。免疫组织化学法不但能将形态学改变与免疫特征结合起来,易于保存并便于观察;从技术工作角度可在石蜡切片过程中一次性完成制片,克服冰冻荧光免疫分次制片和肾标本量少的问题;我们采用S-P即用法,各抗体在肾组织中均能较好的显示免疫特征。
  3.6 专项技术专人负责是质量保证:工作中定技术岗,利用专项业务提高综合技术水平;同时参加医师读片,增加辨认肾组织结构及各项染色特征的能力,及时把握各项技术条件指标,增加工作的主动性,保证肾穿综合技术水平稳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泊云,李玉松等主编. 病理学技术[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48-953
  [2] 唐新萍,邹赛英,邱敬芝,等. 肾穿组织快速电镜制样技术探讨[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4:25(4):31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各种原因所致大面积阴茎皮肤缺损的手术修复方法与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5例大面积阴茎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15例均治愈。Ⅰ期手术12例,Ⅱ期手术3例。随访4月-3年。术后外形良好,生理功能恢复较为满意12例。为套脱伤原位缝合1例,阴囊皮瓣修复11例。术后外观臃肿2例:腹股沟皮瓣1例,下腹部皮瓣1例。术后局部皮肤感觉迟钝3例。再次修整1例:下腹部皮瓣1例。结论:根据具体伤情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05-01  乳腺癌临床上标准的预后因子主要还是一些病理学因子,如腋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组织学亚型等。但在乳腺癌预后的研究中发现,目前的乳腺癌临床预后因子对乳腺癌预后的判断还存在缺陷,例如,临床上认为腋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较腋淋巴结阳性者预后好,但却仍有1/3的腋淋巴结阴性的患者发生远处转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探讨研究雌激素辅助治疗老年女性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48例年龄50~75岁女性,绝经期后复发性下尿路感染患者,病史均有半年以上,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雌激素联合抗生素,对照组则只采用抗生素治疗。随访观察治疗后6月内的情况。结果:采用雌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10/HP,RBC无或24h尿蛋白定量0.05)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98-02  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常年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节多见,轮状病毒肠炎是婴幼儿夏秋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因之一。轮状病毒性肠炎以发热、呕吐、腹泻、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此外,尚可引起多系统损害的合并症,严重者处理不恰当可危及患儿生命。现就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32例轮状病毒性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尿白蛋白(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免疫球蛋白G(IgG)等微量蛋白对高血压病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对210例高血压病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者尿Alb、α1-MG、β2-MG、IgG等进行检测。结果210例高血压病患者尿中Alb、α1-MG、β2-MG、IgG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仅β2-MG二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成人根管治疗患者的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情况和牙科焦虑症对根管治疗选择及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对340名成人根管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牙科焦虑症情况。并按问卷得分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牙科焦虑症患者和非牙科焦虑症患者,对两组的根管治疗选择情况进行分析,并按组统计不选择根管治疗的原因。在两组选择根管治疗的患者中分别随机抽取30
期刊
【摘要】颈椎病不仅常见、多发,且逐年呈年轻化发病趋势,该病严重困扰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颈椎病左侧易发因素究竟有哪些?目前尚不明确,医学文献中未见相关报道。我们通过对历年临床资料的搜集整理,病例的随访、追访,找到了一些颈椎病左侧易患因素,以提示人们避免致病因素,远离颈椎病带来的烦恼。  【关键词】颈椎病;易患左侧;致病因素;探讨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標识码】A【文章编号】1008-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LEEP刀环形电切术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因宫颈病变行宫颈液基薄片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及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多点活检病检阳性率较细胞学检查结果低,随机抽取HPV检测阳性的患者43例,行LEEP刀环形电切术,对比分析TCT、LEEP环切术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43例患者LEEP刀术后病检结果:炎症10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156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治疗组,中医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疗效和面肌恢复情况 。结果:三组之间功能恢复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88.4%和92.3%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刺; 针灸;穴位注射; 面肌功能  【中图分类号】R277.8【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都是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主体,两者有着共同的对象,即人民,但两者的出发点不尽相同,在工作角度与主题内容上有着较大的差比。长期以来,更多的业者以医者身份来从事公共卫生行业,使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界限变得模糊,本文浅析了两者的关系,从中发现一些重要的交叉点,以指导从业人员更好的完成各自的工作。  【关键词】公共卫生;预防医学  【中图分类号】R19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