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诊即治”宫颈上皮内瘤变43例分析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ndm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LEEP刀环形电切术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因宫颈病变行宫颈液基薄片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及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多点活检病检阳性率较细胞学检查结果低,随机抽取HPV检测阳性的患者43例,行LEEP刀环形电切术,对比分析TCT、LEEP环切术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43例患者LEEP刀术后病检结果:炎症10例,CINⅠ 7例,CINⅡ 12例,CINⅢ 10例,微小浸润癌4例。LEEP与TCT检查结果符合率LSIL66.67%,HSIL94.44%,各型CIN的高危型HPV阳性例数及阳性率分别为CINⅠ3例,42.85%;CINⅡ 10例,71.43%;CINⅢ 11例,91.67%,癌共4例,100%。结论:当阴道镜下病理结果与TCT不符合时,行LEEP刀环形电切术病检,可提高CIN及早期浸润癌的检出率,特别是高危型HPV感染者。
  【关键词】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活组织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PV);诊治价值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88-02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value of cervical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 (LEEP)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lesions. Methods: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43 patients who had cervical lesions and were diagnosed by liquid-based/thin-layer cytological test、HPV testing and multiple punch biopsy under colposcope but the result of multiple punch biopsy were lower than cyt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HPV test positive.Then the patients received LEEP treatment,w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the TCT、LEEP and the result of multiple punch biopsy under colposcope. Results:The pathologic examination results of 43 patients after LEEP: 10 cases in inflammation, 7 cases in CINⅠ, 12 cases in CINⅡ, 10 cases in CINⅢ,4 cases in Microinvasive carcinoma.LEEP and results of TCT test in line with the rate: 66.67% in LSIL, 94.44% in HSIL, positive cases and positive rates of high-risk HPV in the various types of CIN were 3 cases in CINⅠ(42.85%);10 cases in CINⅡ(71.43%);11 cases in CINⅢ(91.67%);4 cases in carcinoma (100%).Conclusion:When the results of multiple punch biopsy under colposcope were different with TCT tests,do pathologic examination with LEEP can increase the detection rate of CIN and early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particularly the infection of high-risk HPV.
  【Key words】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 (LEEP); Biopsy ; Human papilloma virus(HPV); Value of treatment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大约10年)。因此,宫颈癌是一种可预防、可治愈的疾病[1]。关键是进行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electrosurgicalexcisionprocedure,LEEP)已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现就我院43例阴道镜下活检较宫颈细胞学检查低、HPV检测阳性的患者行LEEP术,对比分析术前术后病理结果,旨在探讨LEEP术病检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价值。
  1 临床资料
  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因宫颈病变在我院行TCT、HPV检测和阴道镜下活检,多点活检较细胞学检查结果低80例,其中HPV检测阳性的患者43例,行LEEP刀环形电切术,43例患者年龄22-60岁,平均36.5岁。阴道镜、细胞学及病理学均由专人进行评价。妇科宫颈形态:宫颈光滑6例,Ⅰ度糜烂17例,Ⅱ度糜爛12例,Ⅲ度糜烂5例,肥大、纳氏囊肿3例。
  2 方法
  2.1 细胞学诊断方法:HPV阳性的43例患者均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采用美国Cytyc公司Thinprep2000液基膜式薄层细胞学检测,采用新柏氏程控超薄细胞检测系统(TCT)/TBS分类法,宫颈病变的范围包括良性细胞改变及宫颈上皮内病变。宫颈上皮内病变根据程度可分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腺细胞(AG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鳞状细胞癌(SCC),腺癌(AC)。LSIL包括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CINⅠ),HSIL包括CINⅡ和 CINⅢ[2]。TCT诊断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11例, 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腺细胞(AGUS)3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9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8例,鳞状细胞癌(SCC)1例,腺癌(AC)1例。
  2.2 阴道镜:采用美国WelchAllyn公司生产的电子影视阴道镜,由专人操作。43例患者均在阴道镜指导下取活检。9例患者未能观察到鳞柱交界,13例患者未发现典型病灶。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TCT结果为LSIL 、ASCUS和AGUS 的患者(23例)活检病理均为炎症;TCT结果为HSIL的患者(18例)活检病理为CINⅠ12例,炎症6例;TCT结果为SCC、AC的2例患者均为CINⅡ-Ⅲ。
  2.3 HPV-DNA分型检测:采用凯普HybriMax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试剂盒作病毒分型,可同时检测HPV-DNA 21种亚型,高危型13种(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低危型5种(HPV-6、11、42、43、44),43例患者HPV检测均阳性。
  2.4 LEEP环切术:月经干净3-5d,用三瑞光电一体阴道镜及金科威公司HF-120型高频电刀,在阴道镜下详细了解病变面积,移行带宽度及宫颈外口形状,行碘实验,确定病变范围,选用切割和电凝混合功率(35-45W),根据病变程度采用不同大小的LEEP电圈刀,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切除范围在病变移行带外缘5mm,宫颈3点或12点处与宫颈表面垂直切入,深度7-25mm,速度宜慢。切除组织定位标记,送病理检查。创面出血点用电凝针及球状电极止血,创面处置云南白药,纱卷压迫24h后取出。所有手术均由专人在门诊进行。
  3 结果
  3.1 LEEP环切术手术过程:手术时间2-16min,平均6.7min,出血量5-40ml,平均20ml。
  3.2 LEEP术病检结果:炎症10例,CIN I 7例,CIN II 12例,CIN III 10例,AC 1 例,SCC 3例。LEEP、TCT检查结果见表1。LEEP与TCT检查结果符合率LSIL 66.7%, HSIL 94.4%。
  表1 TCT与宫颈LEEP术后病理结果比较(n)
   3.3 子宫颈HPV-DNA的检测结果:43例患者全部HPV检测阳性,其中15例为低危型,28例为高危型。各型CIN的高危型HPV阳性例数及阳性率分别为CIN I 3 例,42.85% ;CIN II 10例,71.43% ;CIN III 11例91.67% ;癌共4例,100%,见表2。
  表2 HPV分型检测与宫颈LEEP术后病理结果对照
  4 讨论
  4.1 关于液基薄片细胞学检查:液基细胞学用液体储存宫颈细胞,标本取出后立即洗入细胞保存液中。这样几乎保留了取材器上所得到的全部标本,也避免了常规涂片过程中部分细胞易取材丢失和细胞过度干燥造成的假象。自动化制片,制成单层,背景清晰的薄片,大大提高了细胞学的准确性,在乔友林1997年所做的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横断面比较研究中[3],液基薄片技术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72,0.935)。液基薄片技术是公认的宫颈癌筛查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首选方法。
  4.2 高危型HPV检测:近年的研究发现,几乎90%以上的宫颈癌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LSIL主要与低危HPV有关,HSIL主要与高危型HPV有关。高危型HPV阳性率随级别的加重而升高,尤其是在重度CIN中,高危型HPV阳性率更是显著增高。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CINIII中的感染率91.67%高于CINII(71.43%),更高于CINI(42.85%),进一步证实高危型HPV与重度CIN的发生有关。HPV检测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敏感性,检出率可达到85%-95%,研究结果提示联合液基薄片细胞学检查和HPV-DNA检测,两种方法对高度病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可达100%[4-5]
  4.3 阴道镜下活检:联合液基薄片细胞学检测和HPV-DNA检测,两种方法可以检测出大部分的宫颈癌及CIN患者,但病理是否标准,通常阴道镜可以指导活检,取得病变部位的病理标本。阴道镜检查可以通过放大的宫颈图像反复仔细观察宫颈鳞柱交界的病变,并观察在涂3%醋酸、复方碘溶液以后宫颈病变出现的图像特征,指导定点取活检作病理检查,得出病理诊断。阴道镜下活检与手术标本的符合率很高,章文华报道符合率高达97.2%。但阴道镜下取活检仍然会漏诊,本组43例患者中,有4例微小浸润癌为阴道镜漏诊病例,漏诊的原因可能为:阴道镜下活检取点带主观性,与观察者的经验有关。内生型病灶往往隐匿在颈管内,宫颈表面无明显异常,阴道镜不能观察颈管内病变,若不能看到整个转化区和全部病变,也可能导致漏诊。Reicho等研究了大量IA期宫颈癌患者的病灶特征,发现其中12%为多灶病变,18%的病变位于宫颈管内[6]。其次CIN的多中心性及各中心的不同步性也决定了宫颈活检的局限性,取材点少,钳夹组织过小或深度不够或取材定位不准确,所取到的就不一定是病变的最高级别,导致漏诊或低诊,延误治疗。
  4.4 LEEP环切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LEEP刀是利用金属丝由电极尖端产生3.8MHz的超高频电波,接触身体组织瞬间,由组织产生阻抗吸收电波,产生高热,使细胞内水分形成蒸汽来达到各种切割、止血的目的。由于止血效果好,手术方便,无需住院,避免了传统锥切的很多并发症。切下的组织未被炭化,因此可以用来做病理切片进一步筛查宫颈癌,其指征为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为CIN、阴道镜检查异常、多次宫颈涂片异常而宫颈活检正常、宫颈管内赘生物以及除外宫颈浸润癌[7-8]。本组结果说明LEEP术能有效地弥补阴道镜下活检的缺陷,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本组43例患者均为阴道镜下活检比TCT低的病例,而LEEP与TCT检查结果符合率:LSIL66.67%,HSIL94.44%,并且确诊了4例微小浸润癌,提示阴道镜下活检遗漏了癌前病变和早期浸润癌,LEEP则可降低此种危险的发生率。因此阴道镜下定点活检不能代替宫颈环切术。所以当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与TCT不符时,应行宫颈LEEP环切术病理检查,提高CIN及早期浸润癌的检出率,特别是在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
  总之,LEEP环切术是诊断和治疗(即诊即治)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理想方法,不仅可以达到治疗目的,而且可以明确诊断CIN,进一步明确宫颈病变程度,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間短,术中出血少,患者痛苦小,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费用低,无需住院等优点,适用于CIN的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郎景和.迎接子宫颈癌的全球挑战与机遇[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3):129-131
  [2]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6
  [3] 乔友林,章文华,李林,等.颈癌筛查方法的横断面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24(1):50-53
  [4] 洪蝶,吕卫国,叶枫,等.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的检测。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15):36-38
  [5] 赵昀,崔淑慧,任丽华,等.细胞学、HPV高危型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6,7(2):89-93
  [6] Reicho O,Pickl H,Tamussino K,etal.Micro invasive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ite of first focus of invasion[J].Obstet Gynecol,2001,97(6):890-892
  [7] 沈坚.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治疗方法的选择.中华医学杂志,2006,5(86):291-294
  [8] 邓云.LEEP刀治疗重度宫颈糜烂及宫颈不典型增生疗效分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11(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758.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56-01  吾友田某,年近三十,素体尚盛,然自发蒙入学,至于婚育,过廿年,阴囊潮湿,股内发红并奇痒,搔抓不止亦未能制之,肤因之而厚。因多年未曾谋面,一日相见,知余习医,遂言及此苦。当时是,余只知《内经》病机十九条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便处以出心火、利水湿之当归拈痛汤如下:当归15克、羌活5克、防风5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胶囊(S-1)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替吉奥胶囊80mg/(m2·d),2次/d,连服14d,停药7d,21d为1个周期,连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84例患者均可评价,完全缓解(CR) 16例,部分缓解(PR) 31例,稳定(SD) 24例,恶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7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70-01  喹诺酮类(quinolones)抗菌药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其结构含4-喹诺酮母核,对细菌DNA促旋酶选择性抑制而发挥杀菌作用。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口服吸收好、体内分布广,临床具有广泛适应症。本文就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基础与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各种原因所致大面积阴茎皮肤缺损的手术修复方法与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5例大面积阴茎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15例均治愈。Ⅰ期手术12例,Ⅱ期手术3例。随访4月-3年。术后外形良好,生理功能恢复较为满意12例。为套脱伤原位缝合1例,阴囊皮瓣修复11例。术后外观臃肿2例:腹股沟皮瓣1例,下腹部皮瓣1例。术后局部皮肤感觉迟钝3例。再次修整1例:下腹部皮瓣1例。结论:根据具体伤情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05-01  乳腺癌临床上标准的预后因子主要还是一些病理学因子,如腋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组织学亚型等。但在乳腺癌预后的研究中发现,目前的乳腺癌临床预后因子对乳腺癌预后的判断还存在缺陷,例如,临床上认为腋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较腋淋巴结阳性者预后好,但却仍有1/3的腋淋巴结阴性的患者发生远处转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探讨研究雌激素辅助治疗老年女性反复发作性下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48例年龄50~75岁女性,绝经期后复发性下尿路感染患者,病史均有半年以上,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雌激素联合抗生素,对照组则只采用抗生素治疗。随访观察治疗后6月内的情况。结果:采用雌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10/HP,RBC无或24h尿蛋白定量0.05)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98-02  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常年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节多见,轮状病毒肠炎是婴幼儿夏秋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因之一。轮状病毒性肠炎以发热、呕吐、腹泻、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此外,尚可引起多系统损害的合并症,严重者处理不恰当可危及患儿生命。现就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32例轮状病毒性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尿白蛋白(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免疫球蛋白G(IgG)等微量蛋白对高血压病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对210例高血压病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者尿Alb、α1-MG、β2-MG、IgG等进行检测。结果210例高血压病患者尿中Alb、α1-MG、β2-MG、IgG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仅β2-MG二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成人根管治疗患者的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情况和牙科焦虑症对根管治疗选择及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对340名成人根管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牙科焦虑症情况。并按问卷得分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牙科焦虑症患者和非牙科焦虑症患者,对两组的根管治疗选择情况进行分析,并按组统计不选择根管治疗的原因。在两组选择根管治疗的患者中分别随机抽取30
期刊
【摘要】颈椎病不仅常见、多发,且逐年呈年轻化发病趋势,该病严重困扰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颈椎病左侧易发因素究竟有哪些?目前尚不明确,医学文献中未见相关报道。我们通过对历年临床资料的搜集整理,病例的随访、追访,找到了一些颈椎病左侧易患因素,以提示人们避免致病因素,远离颈椎病带来的烦恼。  【关键词】颈椎病;易患左侧;致病因素;探讨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標识码】A【文章编号】1008-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