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结合理念下的《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设计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9431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简述工学结合理念的基础上,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着重论述了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设计的理念、思路、方法与步骤。
  关键词:建筑构造与识图 课程设计 工学结合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职业能力课。它以《建筑工程制图》、《建筑材料与检测》等课程为支撑,是后续《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同时为学生今后的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保障。
  一、课程设计理念及设计思路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设计遵循以下设计理念: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工作过程、以行动为导向;校企共建课程。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
  本课程开发是课程组成员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岗位需求,确立岗位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通过与建筑行业企业的深入交流,确立了以面向建筑工程预决算、建筑工程管理等岗位、针对实际工作过程中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从系统化的学习项目设计入手,确立了以围绕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一主线,构建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单项训练+综合实训”课程体系。
  2.知识、能力、素质融合
  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主要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来选定《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教学内容;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整合知识、技能和态度;通过工作过程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积累经验,推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职业能力。
  3.在教学组织实施方面,以学为主。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灵活使用直观教学、现场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科学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程整体设计
  (一)教学内容设计
  1.教学内容的选取
  (1)教学内容选取主要考虑的因素
  专业能力、岗位迁移能力、考证需求和可持续发展。
  (2)将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考试和新规范标准纳入教学内容
  课程组通过与校内外行业技术人员充分研讨,按照行业相关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将职业标准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素质养成。同时,及时吸纳新规范、新标准,使学生紧跟科学技术发展步伐。
  2.教学内容的安排与组织
  紧扣造价员岗位相关职业能力的要求,创建了“3-5-3”课程内容模式(如图1)。
  学习内容包括“建筑识图、建筑构造和实训”3部分。建筑识图由“建筑施工图认知和建筑施工图识读”2个学习项目组成,遵循 “由简至繁,有易至难”的思路进行设计。建筑构造由“房屋构造认知和房屋建筑细部构造”2个学习项目组成,以建筑物的组成为主线,各学习任务之间是平行关系,具体任务需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规范、图集完成。实训内容设计成点(学习任务实训)、线(项目实训)、面(学习领域综合实训)由易到难、由局部到综合的3个层次的立体式实训教学内容。
  依据课程培养目标,根据课程内容特点,结合学生学习实际,以六步教学法为主导辅以任务驱动等教学方式组织教学。
  (二)教学模式设计
  1.教学模式上体现“三个一体化”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即将理论知识融于建筑构造与识图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有机融合;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即教学场所设在识图实训室;教、学、做一体化,即教学过程体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教,该教学模式改变了先讲理论后实训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大有改观。
  2.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三大能力”
  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培养三大能力,即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方法,具备识读建筑施工图的专业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会查找图集资料等取得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具备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共同合作的职业品质,形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能初步学会适应建筑行业的环境,能进行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等社会能力。
  3.构建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以真实工作场景为背景的项目化教学
  课程组以实训基地作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社会平台,把课堂搬到施工现场,参照职业岗位需求,策划实训项目及任务,组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实施。课程组深入考察实习基地各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结合课程进度在施工现场安排实践教学,使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场景和活生生的工程实例,感受真实工作氛围。
  (三)考核模式设计
  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结合、知识考核与能力素质考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结合” 的立体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成绩(100分)=知识考核(30分)+能力考核(40分)+素质考核(30分)。
  知识考核通过期末考试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考核通过实训方式考查学生识读图纸、绘制图样和制作构造模型等能力;素质考核主要考查学生课堂表现、作业等情况。
  三、实施效果
  通过近几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教学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一方面,实验班学生的识图能力提高幅度大,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另一方面,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
其他文献
接诊是医生为诊疗的目的与患者接触、信息交流的过程,是医患接触的第一环.接诊时医患的良好沟通,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对后续的诊疗工作产生重大影响.语言是接诊时最基本的沟通方式,使用频率最高、最直接,因而最重要。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炭需求也越来越大,需要煤矿企业开采强度和速度,而煤矿岩巷快速掘进是煤矿企业定持续稳定高产的基础。本文从实际出发,首先阐述了制约煤矿巷道快速掘进原因,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技术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煤矿巷道 快速掘进 措施 应用  煤矿巷道掘进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施工工艺工程,制约其掘进速度的因素很多,包括矿区地质构造、掘进装备的先进性、生产技术水平,施工
摘 要:介绍离心泵的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对离心泵密封形式。提出对原有离心泵的密封形式进行改造,用软填料密封代替盘根密封  关键词:离心泵结构 密封 改造  前言:焦化厂化工车间70万脱硫岗位用于循环脱硫母液的离心泵,它的密封是采用盘根密封。此离心泵一般在运转一个半月的时候,就会出现渗漏的现象,对环境造成污染。由于离心泵运转周期短,维修频繁,给维修人员增加了大量的维修工作,同时也影响生产。针对这种情况
摘 要:对通钢国产高速线材轧机精轧机组在设计、制造、使用、装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介绍了针对各种问题采取的改进措施。改进后精轧机组故障时间由每月9小时以上降至3小时左右。轧机下线架次由每月5架降至2架。设备稳定性有较大提高。  关键词:高速线材轧机 精轧机 轴窜 研油膜改进  前言:通钢高速线材厂,是以生产线材为产品的企业。其中精轧机为(10架)悬臂侧交45度无扭精轧机组,是生产线上的主要机械设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数字信息技术更是突飞猛进,使得图书馆管理逐渐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数字化管理模式迈进。数字化资源管理模式的应用,使得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量降低了,提高了搜索和使用图书资源的效率,逐渐使图书管理向区域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但由于资源检索中出现一些问题,如“信息孤岛”等状况,影响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图书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需要对“信息孤岛”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
a摘 要:本文讨论了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4根不同破坏形式下的钢筋混凝土梁,其中一根是未加固的实验梁,另外三根分别用CFRP,GFRP,CFRP\GFRP混杂加固。计算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这证明本文所给的公式可以初步计算加固梁的极限承载力。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梁 加固 受弯承载力  1 加固梁受弯承载力分析  有四根试验梁CL25、DBL25-2C、D
基于对当前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模式的分析基础上,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案例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成功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对发展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