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献梳理中进行学术对话

来源 :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rningD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献梳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问题.不少人以为,文献梳理就是将既有的文献呈现出来.如果是这样,那这篇论文的文献部分将是超大规模的文献堆砌,占有的篇幅很可能超过文章的主体,其必然结果就是喧宾夺主.这是因为,无论是研究者个人的积累还是社会性积累,从恢复研究生招生,"重启"学术研究以来,主要学术领域和学科的文献都已经浩若烟海了.因此,简单的文献呈现已经成为学术论文的累赘.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研究者就要学会在文献梳理中进行学术对话.
其他文献
2020年12月16日,中国知网发布了《2020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该报告遴选出"2020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与"2020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社会科学》成功入选"2020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排名第15位,在综合类期刊中位居第一名.这是本刊继入选"201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之后,再次入选该榜单.
"内卷化"简而言之就是指没有发展的增长.学术研究也存在这样的现象,而且还十分严重:一是众多学者都聚焦于同一个领域的研究,但没有任何创新性,而只是在这一领域内产出了不少论文.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了,同时也成就了不少学者,使他们迅速实现了职称晋升,获得了各种学术荣誉.比如"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各个学科的学者都在这方面有大量论文产出,但并没有推进和深化"一带一路"的研究.诸如此类的热点问题研究,都存在着严重的内卷化现象.
"人类命运共同体"虽然在实践与学理层面分别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其国际传播仍有待改进.为此,在该话语的传播过程中,面对意识形态沟壑与战略竞争壁垒,需要厘清国际(政治)传播概念,注重中西方文化与理论的对接,探寻彼此的共通点,进而塑造与扩容"共通的意义空间",以提高传播效果、扩大受众面,填补"我者"与"他者"之间的认知沟壑,减少传播阻碍,加深彼此理解.
"文"在这里特指学者撰写的学术论文,而"道"是指文的思想内容,更深层次讲就是指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没有"文",就难以明道,也难以传道.因此,文以载道.这一思想是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提出来的,即"文所以载道也".文以载道反映的是"文"必须要揭示认识的内在规律,至少要反映客观事实.
学术研究必须回应现实,中国学术研究必须回应中国现实.这是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中国学术研究的中国关怀,而中国关怀恰恰是中国学术研究的起码要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人们的正确认识只能来自于社会实践.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是要从感性接触中产生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抽象,最后才形成基于具体实践的学术思想.完全靠闭门造车而形成的思想,一定是空洞的,甚至是错误的.
期刊
学术是公器.所谓公器就是指管家之器物.既然如管家之物,那就意味着并非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也并非任何人都可以为之.《庄子·天运》指出:"名,公器也,不可多取."这里的"名"不是指名气、名声、名望,而是指职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开篇就对此作过论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期刊
为进一步完善本刊数字化建设,充分发挥网上快速投稿、审稿的优势,更加全方位地为作者与读者服务,《社会科学》杂志全新改版升级的网站于2021年4月20日正式上线!
学问是系统的知识,系统的知识既包括知识的系统性,也包括知识的历史传承性.这二者构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学问系统.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前提是要构筑起中国的学问系统.社会科学作为学科是从西方传到中国的,学术规范也来自西方,但中国的人文学科一直是存在着一个学问系统的.这个学问系统包括以《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为学术源头的文本经典,以诚信、爱敬、忠恕、知耻、和同为理念的价值系统.
仅就中国而言,学术研究即做学问无非源于两个理由:一个是遭受磨难后的寄托.此类情形在古代中国甚多,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