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来源 :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li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研究必须回应现实,中国学术研究必须回应中国现实.这是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中国学术研究的中国关怀,而中国关怀恰恰是中国学术研究的起码要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人们的正确认识只能来自于社会实践.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是要从感性接触中产生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抽象,最后才形成基于具体实践的学术思想.完全靠闭门造车而形成的思想,一定是空洞的,甚至是错误的.
其他文献
<正>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就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建立“共和政体”,作为无产阶级进行社会改革的工具;“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将来进行统治的现成的政治形式。”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自从十月革命以来,每一个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也就是一个新的共和国的诞生。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其政权组织形式就具有这样的基本特征:1.确认工人阶级(通过工人阶级政党)对国家的领导,并广泛吸收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它不仅是议事机关,
<正> 在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期间,匈牙利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九七五年召开的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充分研究和详细分析了这些变化。在此基础上,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党的行动纲领。纲领着重指出:“今后的十五至二十年当中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取得新的进步,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从而更加接近我们选定的历史目标——共产主义。”
<正> 共产党通常是在与劳动群众组织的紧密联系中产生、壮大和发挥作用的,因而共产党员在各个阶段上极为重视制定马列主义政党同群众组织相互关系的原则。这些原则考虑到国际工人运动的全部成就,并以阶级斗爭的普遍规律为基础。资本主义国家有大量的各式各样的群众组织。为了评价这些组织在阶级斗爭和政治斗爭中的作用和地位,有必要从目标和任务的角度将它们简单地介绍一下。这首先是按阶级和职业特征联合劳动群众的组织(工会),其成员有几千万工人和职员。工会作为无产阶级这一先进阶级的最广泛群众性组织,近年来开始积极吸收另
<正> 任何一个似乎能表达复杂现实的概念都有其不完善的地方,“欧洲左派”这个名词也不例外。即使就地理位置上和实质上而论,这种提法并非确切,从而必需指出,它往往与西欧共产党、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三者的处境和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关联,这种提法并不会引起什么是努力实现不同目标的各种运动的前进动力之争议。实际上,在西欧国家中那些有组织、政治上有实力的团体组织里(往往那些团体组织外也是如此),正在进行着维护生态平衡,女性解放、反对战争或反核大战的运动,以此表示对当前形势和社会倾向的不满。有活动能力的往往是那些
在爱德华·卡德尔的思想和著作中,突出的中心问题之一是解决社会主义南斯拉夫的民族问题,以及各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和其相互间的关系的问题。在他的许多有关著作中,主要的是《斯洛文尼亚民族问题的发展》。在这本书的再版(1939年初版,1960年再版)前言中,爱德华·卡德尔对马克思主义的民族问题思想作了有意义的贡献。卡德尔的立论是以其分析的完整性见长,因此难以对之加以割裂或节删。这个摘录是选其重要的立场和观点归纳成四个主题部分,分别按其发表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正> 尽管人们对印度工人阶级和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政党的数字在不断增加(现有十来个组织)这一事实表示怀疑,但印度左派力量在稳步上升这一结论却是无可非议的。这种不断扩大的状况为下列事实所证明:“红色”议员是印度议会中为数最多的反对派(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者——在“下议院”中有35席);马克思主义者所领导的左翼民主阵线——此处简称为印共(马)——在西孟加拉邦和特里普拉邦(两邦共有人口6千万左右)执政,同时,在目前处于总统临时管辖下的喀拉拉邦(该邦有2600万人口),传统的“共产主义堡垒”的力量
2020年12月16日,中国知网发布了《2020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该报告遴选出"2020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与"2020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社会科学》成功入选"2020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排名第15位,在综合类期刊中位居第一名.这是本刊继入选"201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之后,再次入选该榜单.
"内卷化"简而言之就是指没有发展的增长.学术研究也存在这样的现象,而且还十分严重:一是众多学者都聚焦于同一个领域的研究,但没有任何创新性,而只是在这一领域内产出了不少论文.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了,同时也成就了不少学者,使他们迅速实现了职称晋升,获得了各种学术荣誉.比如"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各个学科的学者都在这方面有大量论文产出,但并没有推进和深化"一带一路"的研究.诸如此类的热点问题研究,都存在着严重的内卷化现象.
"人类命运共同体"虽然在实践与学理层面分别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其国际传播仍有待改进.为此,在该话语的传播过程中,面对意识形态沟壑与战略竞争壁垒,需要厘清国际(政治)传播概念,注重中西方文化与理论的对接,探寻彼此的共通点,进而塑造与扩容"共通的意义空间",以提高传播效果、扩大受众面,填补"我者"与"他者"之间的认知沟壑,减少传播阻碍,加深彼此理解.
"文"在这里特指学者撰写的学术论文,而"道"是指文的思想内容,更深层次讲就是指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没有"文",就难以明道,也难以传道.因此,文以载道.这一思想是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提出来的,即"文所以载道也".文以载道反映的是"文"必须要揭示认识的内在规律,至少要反映客观事实.